代伟业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大众化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而《数控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覆盖知识面广、专业技术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控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与训练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控技术 教育与训练模式 应用型本科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教研项目:《机械类专业数控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与训练模式研究》(批准文号:HBJY15
001)。
【中图分类号】G712.3;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229-02
《数控技术》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具有能够在生产一线或相关技术部门从事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护、维修等技能。而对学生而言,该课程内容抽象、枯燥乏味、编程指令难记忆和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控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与训练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设置
根据我院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学习,通过课堂理论授课,结合多媒体动画及视频演示,旨在让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数控刀具及数控加工工艺,全面学会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的手工编程。第二部分为数控仿真学习,学生通过仿真软件的学习,模拟真实的操作过程,为学生的实践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通过Mastercam软件的学习,初步掌握自动编程方法。第三部分为实践操作,以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过程,以不同类型的工件设置不同项目,每個项目必须完成工艺路线分析,制作加工工艺卡片、刀具卡片,编程完成后首先进行数控仿真,最后到金工实习厂将工件实际加工出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
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须注意以下三点:
1.理论教学部分,主要在教室进行课堂授课,以加工典型实例展开教学,使用图片展示、多媒体动画演示、数控仿真等多种教学手段,要求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基本原理、数控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处理及典型数控机床的编程指令等知识。
2.对于数控仿真软件的学习,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实施。即以典型性实例展开教学,熟悉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件建立不同的实施项目,每一个项目必须完成加工工艺制定、数控程序编制、程序校核与检验、软件仿真验证等环节,使学生全面掌握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上所能加工的不同的零件类型、特点及注意事项。
3.对于自动编程软件的学习,主要是在分析图纸和实施绘图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图形的绘制及自动编程方法,尤其是曲面的造型、实体造型方法、二维零件加工和三维曲面加工的自动编程方法[1]。
二、应用能力训练模式
1.在金工实习厂建立数控实训室,购置了数控车床、镗铣加工中心、数控加工刀柄、刀具、万能磨刀机、夹具等硬件。所采购机床设备均为工厂实际生产时所使用的机床设备,方便学生更快掌握生产一线数控机床设备的使用方法。
2.学生在数控实训室学习操作数控设备、学习数控加工工艺方法和编程训练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相关科研项目中,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承担部分具体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校级、市级及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创新[2]。
3.结合黄骅市模具行业发达的情况,与大型机械装备及制造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从企业选拔工程技术人员或资深技师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取得了良好的实习实训效果。
4.积极引导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报名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查找自身所学知识的不足,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水平。
5.开设开放型选修类综合实验项目,包括需使用宏程序编程的“数控车床非圆曲线类工件”、“数控钻铣综合类工件”等实验项目,作为理论课程实验的补充,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修,有利于对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拔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数控技术》课程不断调整与改革,提高了应用型本科数控技术人才的实践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缩短了学生适应数控技术岗位的时间,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符合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花,袁梦,刘萍.民办本科院校《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6(3):35
[2]王明红.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数控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