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芬
【内容摘要】在全民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志愿者开展的志愿者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志愿者可通过自发的开展教育活动,让特殊的群体、弱势群体接受特别的教育,使这类群体能在社会上进步。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志愿者行动”模式存在低效化的问题,现对这一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社区教育 志愿者 行动模式
社区教育志愿者,是指在社区中愿意自动从事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人群。社区可鼓励拥有知识的志愿者加入社区教育团队,做好知识普及工作。志愿者行动的模式是否科学,与志愿者是否能高效开展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现对志愿者行动模式进行探讨。
一、志愿者行动模式的标准性
教育志愿者来源比较复杂,比如有些志愿者为愿意从事志愿工作的高校学生,他们愿意通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奉献自己的耐心;有些为目前曾经受过高等教育的全职妇女,这些妇女因故不再参与社会工作,然而她们不愿意与社会脱节,于是愿意通过进行志愿工作与他人交流。志愿者来源不一,造成志愿者的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如果社区没有了解志愿者的素养是否达到开展教育志愿工作的需求,那么不具备相应素质的志愿者可能会在教育中误导他人。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教育社区志愿工作并非志愿者拥有满腔热情就能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它对志愿者的科学文化素养、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为了让具有相应能力的志愿者能进行志愿工作,让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志愿者不进入志愿教育岗位,需定期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志愿者才能进入岗位。社区需根据教育的需求让志愿者签订岗位责任状,了解工作的细则,使志愿者在开展志愿工具的时候,了解工作的标准及考核的标准,从而能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社区要结合志愿者从事的志愿项目及志愿工作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明析志愿者的权力及义务履行的情况,为志愿者评分。评分的结果将影响志愿者开展下一项志愿工作。比如社区可将教育工作的难度分析,总分不足、志愿工作经验不足的志愿者只能开展基础教育工作;而積累了足够分数及经验的志愿者可挑战高难度的工作。
只有统一志愿者行动模式的标准,才能确保志愿者的素养,才能给予志愿者考核,让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达到标准化的要求,教育志愿工作才分层进行、科学的进行。
二、志愿者行动模式的持续性
虽然志愿者的工作是自愿开展的,他们拥有是否开展志愿工作的绝对选择权,希而如果能够强化志愿者工作的持续性,让志愿者的工作团队参保持稳定,那么志愿者工作的安排将能有序化,工作开展的效果将能稳定化。当前志愿者行动模式很少考虑志愿者的工作意愿是否有持续性。社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励志愿者持续投入志愿工作:第一,为志愿者创造进修的机会,虽然教育志愿者的工作岗位是普及教育,但是志愿者有志愿者的工作需求。志愿者会希望在工作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比如通予志愿工作者的家庭妇女过去曾学习过专业的英语知识,他们参与志愿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不希望生疏学过的专业知识,更希望自己能在参与志愿工作中进一步精进专业知识。此时社区要开展专业知识教育工作,使志愿者能够接受更专业的教育。第二,分类细化志愿工作,志愿者在工作中如果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会愿意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为了避免志愿工作泛在化,社区要把志愿工作分类。比如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把一对一、一对小范围人群、一对大范围人群进行分类;还要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的层次进行分类,使志愿者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第三,简报考核志愿者工作的情况,使志愿者了解自己的工作优势、缺势,能让志愿者依工作兴趣和工作效率调整工作。
三、志愿者行动模式的拓展性
当前社区志愿者行动模式比较强调志愿者工作的自发性,而忽略了给予他们激励。为了让志愿者的行动模式能够拓展,丰富活动形式,社区可以把教育志愿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结合起来,让志愿者在工作中享受到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比如社区可以把志愿教育工作与法律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等工作结合起来,让志愿者能够在大型工作活动中,应用专业的知识来支援工作,帮助大型公益社会活动的开展。在工作中打造“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来让志愿者和受助者建立感情联接,使志愿者获得情感的满足。在社区志愿工作中,齐集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志愿工作者打造品牌化的工作项目。
教育志愿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工作,它还是一种社会活动。社区要以把社会活动项目化、品牌化、事业化的方式开展活动。社区要通过为志愿者创造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引导志愿者参与喜欢的志愿活动、鼓励志愿者支援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加强教育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
总结
当前社区教育志愿者行动模式存在标准化不足、持续性不强、拓展化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社区教育志愿工作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如果要优化德动模式,就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优化社区教育志愿者工作模式实施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洪珍. 基层社区教育问题探析——以福州市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 周洪珍. “订单导向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基层社区教育中的实践——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5).
[3] 戎梅. 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作用的实验研究[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04).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社区教育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