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摘要:随着养羊产业的发展,羊坏死杆菌病的发病率也有了一定的升高,及时关注该病并减少其发生是提高羊养殖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该病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诊断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羊坏死杆菌病;诊断;防治
我国养羊业近年来发展很快,虽然经历了小反刍兽疫所带来的短暂的低谷,但是短时间内即有了明显的恢复,但是依然要注意其他疾病的发生。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在受伤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成空腔,胃肠道黏膜发生坏死,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
1病原
坏死杆菌菌体为多型性,常见于病灶及幼龄培养物,无荚膜,无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本菌为专性厌氧菌,能产生两种毒素,一种是外毒素,可引起组织水肿,另一种是内毒素,可使组织坏死。
2流行病学
2.1易感动物
绵羊最易感,山羊次之。
2.2传染来源
病羊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来源。病菌随病羊的病灶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排出,另外健康羊的口腔、肠道和外生殖道等处也存在着坏死杆菌。可通过唾液、粪便及尿液排菌。
2.3传播途径
本病经皮肤和黏膜的损伤而传播,有时可经脐带感染。在口蹄疫、绵羊痘、猪瘟和副伤寒等发病的同时,本病原常常为继发感染菌。
2.4流行特点
本病多为地方流行或散发,尤其在5~10月多发。在多雨或低温潮湿地区放牧或长途运输,行进在崎岖或荆棘丛生的道路易造成蹄部外伤,这些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
3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2周,一般为1~3天。由于羊受侵害的部位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命名。
3.1腐蹄病
病初羊只跋行,患肢不敢负重,喜卧地,严重者有全身症状。当叩击蹄壳,用力按压病部时呈现疼痛,清理蹄底,可见小孔或创洞,内有腐烂的角质和污黑臭水。病程长者还可见到蹄壳变形。在趾间、蹄冠、蹄缘和蹄踵出现蜂窝织炎时,多形成脓肿,脓漏和皮肤坏死,这种坏死还可以感染到肌肉、腱、韧带、关节和骨骼。导致蹄匣或趾端脱落。此时病羊卧地不起,全身症状恶化,进而发生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3.2坏死性皮炎
其临床症状为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疡。多发生在体侧、臀部及颈部。病初局部發痒,仔细检查时,可见有干痂的结节,肿胀但不热不疼,随后组织坏死并形成束状的坏死灶。病部脱毛、渗出,皮肤颜色变白。灶内组织坏死、溶解为灰黄色或灰棕色臭创液,破溃后流出液体。但创口小且边缘不齐,创底凹凸不平,这种坏死灶有的病羊发生4~5处,有的可多达10多处。少数病例,其病变深达肌层、腱、韧带和骨骼,甚至在腹腔或胸腔造成透创或肢端腐脱。一般病羊全身症状不明显,康复时病变部位形成疤痕面愈合。严重者可出现全身变化性反应,最后由于败血症而死亡,有的病羊可发生乳头和乳房皮肤坏死,甚至乳腺坏死。
3.3坏死性喉炎
又称“白喉”,多见于羔羊。病初体温升高,流涎,鼻漏或气喘。口腔黏膜红肿,在齿龈、舌、上颚、颊及咽等处,可见粗糙、污秽的灰褐色或灰白色伪膜,用力撕脱露出后易出血,呈现不规则的溃疡面。病变发生在咽喉时,表现颌下水肿、呕吐,不能吞咽,严重的呼吸困难。病变蔓延及肺部或转移到其他部位,常引起化脓性炎症,最后导致死亡。病程4~5天,有的可延续2~3周。
3.4坏死性肠炎
常与副伤寒等病并发或继发。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腹泻,排出带有脓性黏液或坏死黏膜的粪便。
3.5坏死性鼻炎
在病羊鼻黏膜上有黄白色假膜覆盖物和溃疡。这种坏死性病变可蔓延至鼻甲软骨、鼻和面骨,甚至副鼻窦和眼组织。病羊表现咳嗽,排出脓性鼻液,呼吸急迫和腹泻,最终导致病羊的死亡。
4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症状,观察病变部位,坏死组织的特殊病理变化及病灶散发出的臭味和运动机能障碍,结合疾病的流行情况,一般可做出确诊。
5防治措施
5.1预防
保持羊蹄部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羊舍内的粪尿,在放牧季节应选择干燥地放牧。防止外伤,防止尖锐的铁器或石头刺伤。在多雨或长途运输之际要及时检查,发现外伤要及时处理。以免感染而发生此病。除上述之外,还应该避免拥挤,防止相互抵架。
5.2西药治疗
发病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护理工作,保持蹄部清洁,适当补充精料及干草。治疗较轻的病羊时,患部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4%的醋酸溶液洗净后,撒布高锰酸钾粉或硫酸铜粉,或者用1:4甲醛松馏油涂擦患部。如果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可撒布卤碱粉或涂10%卤碱软膏。对于坏死面积较大、侵入组织较深或形成瘘管的,可用20%食盐水中加1%高锰酸钾溶液放人水桶中,使患部在水桶中浸泡1小时,连续3天后,改用10%~20%碘酊涂擦或向瘘管注射。在必要时可用烧开的植物油向坏死部浇烙,或用36%的甲醛溶液涂擦或注入瘘管内。如发生转移性病灶时,应进行全身性治疗。可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160万IU,2次/d。或用10%磺胺嘧啶10~20raL,2次/d,连用3~5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