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肇杰
摘要: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毕业生的头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择业观,使之更好地步入社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探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规范教育;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12-0084-04
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面临毕业,学生容易产生思想波动。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思想最复杂、最矛盾的时期,导致思想教育工作不仅难以开展,而且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一情况,如何有效地开展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稳定学生思想,并将其引导到正确方向,以便更好地步入社会,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突出对毕业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使大学生们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但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存有一定程度的疑虑和担扰。虽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认同度较高,但在思想深处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看法。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努力向上的,但有些人缺乏较高的价值目标,在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部分毕业生比较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具有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有的学生不关心政治,羡慕并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使大学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追逐金钱名利、计较个人得失,把前途等同于钱途。
二是西方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蚀。由于国际上思想、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实施的“西化”、“分化”的渗透,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蔓延滋长。
因此,引导大学毕业生加强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则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对于思想文化阵地的争夺从未停止。面对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倾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要充分认清当前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和重要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同时,我们还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进而自觉地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要使理论学习真正人脑、人心,则必须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要结合毕业生的实际,运用大量鲜活的案例,丰富的载体,翔实的数据,辉煌的成就,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大局,明确肩上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
二、突出对毕业生的高层次道德规范教育
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大学生的心理期待存在着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在人们心目中,大学生应该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礼节、有教养的群体,而事实却不尽然。尤其是在部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存在一种“随”的意识,如随便、随意、随心所欲、随波逐流等等。由此带来的一是脏和乱,缺乏必要的卫生观念和劳动意识;二是漠视公共财物,缺乏应有的公德意识;三是常会发生少数毕业生聚众酗酒、赌博等负面现象,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
(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是部分毕业生降低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由于临近毕业,部分学生在即将转换角色和环境的意识下,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虽然自我评价仍然较高,但却存在一些理性道德与道德实践的反差,口头上讲社会公德,而在实践上却不能严格按照社会公德来约束自己,因而做出有违公德和道德的事情。
二是学校放松了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些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偏差,认为学生即将毕业,在离校前只要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不出大事就万事大吉了,故而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走过场,做做表面文章,缺乏细致深入的工作;部分教育活动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三观,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
三是部分毕业生的思想和情感复杂多变。对于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问题是对他们今后人生有着重大影响的选择,这一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影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他们会因此而呈现兴奋、悲伤、徘徊、痛苦、无助等矛盾、复杂、多变的特征,如果不能及时调控情绪,有可能做出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违法的行为。
(二)加强引导的方法
一是强化自律意识。道德不应该只是外在的强求,而应该是内心的选择,心灵的自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出现违德行为,并非是道德知识的贫乏,而是因为道德准则接收上的非自觉性,即他们对道德准则的接收或承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来自于外在的压力。一旦他们内心深处违背道德的诱惑被强有力地激发起来,就会使他们的意识得到强化,从而使他们挣脱道德规范的束缚,做出违德行为。因此,对其进行道德教育,重要的是使其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以及自觉能动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
二是强化“做人”教育。“做人”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教育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和群体的关系。21世纪的教育不仅培养大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毕业生的“做人”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做人是第一位的,先做人后做事。强化人格教育,注重行为规范。要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学生懂得,行为举止虽无声,但比经过加工的有声语言更能真实地反应一个人的思想、态度、修养。endprint
三是强化制度约束。人的道德行为通常情况下并不能自觉产生,制度法规是督促及维持这一行为的重要手段。严格管理以及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在产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强化检查监督力度并辅以必要的奖惩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虽说目前高校制度建设在实行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总体上程序及功能的欠缺使之并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呈现执法松、纰漏多、弹性大、威慑小等特点。为改变这一事实,则必须要充分利用制度法规的正功能对大学生的品行加以严格有效的约制。若如此,则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必依、有章必循;另一方面还需在充分认清现有规章制度的不足及短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已有的规章的同时,制定新的更有强制力和约束力的规章,从而促使大学生的道德规范从他律性向自律性转换。
四是强化环境熏陶。有效的道德教育依赖良好的道德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的最直接的渠道,校内育人环境是切实有效发挥学校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阵地的重要场所,这其中主要应关注两点:一是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标杆,为学生树立德行榜样,二是需着力打造校风文化,以优良的校园文明引领学生形成良品善行。社会是影响学生道德观形成的大环境,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显得尤为重要,要大力宣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提倡民为本、顾大局的集体主义道德,同时加大对负面社会风气的打击和惩罚力度,力争为大学生创造出外部满满正能量的德育环境。墨子曾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为达到良好的环境教育效果,则必须营造和弘扬正向的校园道德文明以及社会正气,如此才能逐渐减消学生负向道德意识及道德行为失范的产生。
毕业生离校前的一段时间是学生思想敏感、行为起伏较大的时期,往往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高校工作者应着力做好这一时期的学生德育工作,使毕业生自觉注意自身的一举一动,维护自身形象,做到举止文明、勤劳动、讲整洁、爱公物、遵纪守法,使他们愉快充实地享受和珍惜大学生活的最后时光。同时,每一个毕业生不仅应成为基础文明的模范,而且应立足高层次道德规范的追求,积极地践行共产主义道德。为此,一要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道德理论教育,从理论上提高实践共产主义道德的自觉性;二要引导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理想目标,只有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理想目标,才会产生催人奋进的力量,激励着人们从事高层次的追求。在实践具体的道德规范时,应将基础文明教育看成是实践共产主义道德的必要步骤。这样,才能立足现实而放眼未来,不断实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升华。
三、突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
近几年,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高工资、高福利、高奖金的工作成为首选。毕业生面试时,重点往往关注单位经济效益、工资奖金、住房条件等等物质层面的需求,专业与未来工作是否对口问题反而被忽视了。这种导向之下,有些学生虽然专业学习成绩不错,但可能并没有找到稱心的工作。毕业生在就业工作选择上追名求利、重实惠轻专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少数大学生择业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需要,注重经济效益和地理位置,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祖国需要和事业成就。某省教委曾对省内10所高校3000名本科生进行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在前两位的是能否发挥专长、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社会的需要被排在第五位。
二是有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时态度不端正,对用人单位百般挑剔,过多强调自己“自主择业”的权利,而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和社会需要的现实,往往因此而造成择业的困难。
三是少数大学生仍有依赖心理和自卑心理。部分大学生存在等靠要思想,求职不主动、不上心,更因为自身能力及素质欠缺而畏首畏尾,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被动消极,而且缺乏个人独立的思考和决策能力,消极被动等待,听天由命,最终很可能一事无成。
因此,高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
一是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帮助毕业生越过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心理关口。十几年的校园生活,过分的依赖与保护,长期接受的应试教育,平坦的人生体验,使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才市场,容易引发一些择业心理问题。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引导毕业生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
二是加强择业技巧的指导。择业技巧是求职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不能恰当、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不知道求职、择业的程序,不知道如何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下大力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技巧指导。首先,帮助毕业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等活动,指导毕业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知识、性格等作一个综合评价,确定既能发挥自己特长又符合社会需求的择业目标。其次,通过讲授择业技巧向毕业生介绍自荐方式、自荐信的写法、应用艺术、体态语言、礼仪常识、个人资料准备等,使毕业生掌握基本的择业技巧。再次,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实践锻炼,在课堂上模拟招聘,教师及时指出其不足,进行指导与矫正,锻炼同学的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
三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首先,要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活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不能只是从个人的、工具性的和物质需要的角度来看待职业。择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要,要立足高远,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清楚地知道个人的发展前途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只有三者紧密结合,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理想服从于社会需要,自我的人生价值才能在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中得以实现。第三,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勇闯世界、拼搏进取的远大志向,“志在四方”“以身许国”历来是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该传统,从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作用的地方去,而不是到因名利而无法发挥自身价值的地方去。
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使之既有个人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集体奉献的精神;既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有正确的成才意识,又有正确成才的途径;既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规定,又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既要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又要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
总之,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做好毕业生思想工作是做好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对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重点,教育毕业生以德立身,以诚立命,以才立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