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环境对犊牛腹泻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2018-01-29 17:44李留江柴建敏付蔷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9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

李留江+柴建敏+付蔷

摘要:为了掌握规模奶牛场寒冷季节犊牛腹泻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课题组选择了6个奶牛场2月龄以内的1135头犊牛进行调查;分别从临床症状、发病情况和血液、粪便生化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经调查:犊牛腹泻年均发病率为28.63%(325/1135),淘汰率为12.31%(40/325)。10月至来年5月期间,发病犊牛数占全年发病数的96.15%(325/338);寒冷的12、1和2月份间发病率最高,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9.69%(259/325),1月份犊牛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32.30%(105/325);在冬春季节,饲养管理性腹泻占28.62%(93/325),传染性腹泻占71.38%(232/325)。血液生化血糖显著降低(P<0.01),血钾显著升高(p<0.05)。

关键词:寒冷;犊牛腹泻;调查;分析

随着新疆奶牛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寒冷季节犊牛腹泻发病率呈增长的趋势,危害日益严重。腹泻是指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的一种犊牛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粪便呈稀汤或水样、脱水、酸中毒,在寒冷的冬季死亡更快。犊牛腹泻为犊牛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诱发因素多样复杂,它与犊牛免疫力低下、病原菌对胃肠道的作用、饲养管理和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作用等都有直接关系,而寒冷环境的刺激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诱因。

1材料与方法

1.1调研对象和时间的选择

试验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垦区的141团、142团、144团、石总场、147团和148团等6个团的6个规模奶牛场进行调查(为了叙述方便,按顺序将6个奶牛场编为1~6号)。

1.2临床区分管理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的方法

管理性腹泻亦称犊牛饮食性腹泻,发病年龄不定,多在30d内,散发,无季节性;体温正常或升高,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或褐色,或有血液,反复发病;病理特征是消瘦。传染性腹泻:出生后10d内,体温升高40℃,稽留,严重脱水,多伴有呼吸道病和关节炎,粪便内混有血液或黏液;病理剖检特征为消化系统内广泛性出血、坏死。

1.3调查与方法

1.3.1发病及记录①根据临床调查内容,设计了《奶牛场犊牛腹泻流行病学调查表》,主要包括调查时间、奶牛场、犊牛腹泻类型、犊牛日龄、近15d治疗情况、使用药物及采集血液和尿液样品情况等,奶牛场和片区兽医技术人员负责填写。②现场调查:通过现场临床观察、翻阅档案等方式了解该牛场犊牛的饲养管理、腹泻、治疗和使用药物等情况。

1.3.2试验器材使用深圳市沃赛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R70C-NH3在线式氨气检测仪,DR70C-C02在线式二氧化碳检测仪,DR70C-H2S在线式硫化氢检测仪,深圳市拓普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TP401温湿度表,普朗医疗XFA6100A型血液细胞分析仪,普朗医疗PUZS-3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3数据处理

将现场记录的腹泻犊牛数据资料采用Excel2003和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用Descriptive Statistics中的Crosstabs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出生至断奶期间的饲喂情况

出生至断奶期间的饲喂情况见表1。

在哺乳期间,精饲料和优质干草任犊牛自由采食,当精饲料能够采食2kg左右时实施断奶,断奶时间大约在60~65日齡。

2.2试验奶牛场6个犊牛饲喂的环境的情况

第一种(两个):圈舍外墙有保温层,舍内有增温、换气设备;第二种(两个):圈舍有土制煤炉增温,圈舍能够保温,小隔断内,地面铺麦草的环境育犊;第三种(两个):圈舍有土制煤炉增温,圈舍能够保温,通风换气能力较差,大隔断内,地面铺麦草的环境育犊。冬季3种圈舍内主要有害气体含量情况见表2。

2.3 6个奶牛场犊牛舍生活的犊牛腹泻发病情况

6个奶牛场犊牛舍生活的犊牛腹泻发病情况见表3。

从表中能够看到,随着犊牛圈舍环境有害气体指标的不断升高,犊牛腹泻发病率呈增长的趋势。这是因为犊牛生活在低温、潮湿和有毒气体超标的圈舍时,机体受到较多不良因素损害,机体抗病力不断下降,发病犊牛数量增多。这与梁小军等在文中表达的观点一致。

2.4一年中的不同月份犊牛腹泻发病情况

一年中的不同月份犊牛腹泻发病情况见表4。

可以看出,在寒冷的12月、1月和2月期间,犊牛腹泻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月份,1月发病率是11月的7倍多。这是因为在此期间,外界温度很低,为了提高圈舍的温度,都在保温上采取了较大措施,造成圈舍通风不畅,湿度增加,有害气体含量上升,发病数就升高。

2.5冬春与夏秋季节犊牛腹泻情况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冬春与夏秋季节犊牛腹泻情况见表5。

从表3数据分析,寒冷的冬春季节犊牛腹泻发病数是温暖夏秋季节的25倍(13/325),数据用De-scriptive Statistics中的Crosstabs方法进行分析,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

2.6犊牛的管理性腹泻与传染性腹泻发生情况

在冬春季节里,犊牛的管理性腹泻与传染性腹泻发生情况见表6。

肖定汉在主编的《奶牛病学》中指出,犊牛管理性腹泻是由于孕牛在孕期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犊牛不能或者很晚才吃到初乳,以及饲喂的乳汁不能做到“三定”;加之,饲养环境通风不良、温度低、湿度大、有害气体聚集和卫生条件差造成的。犊牛管理性腹泻出现后,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防治,否则,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继发感染,成为传染性腹泻。另外,数据统计可以发现,犊牛传染性腹泻是管理性腹泻的近3倍,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endprint

2.7临床未腹泻犊牛与管理性和传染性腹泻犊牛血液细胞监测情况

临床未腹泻犊牛与管理性和传染性腹泻犊牛血液细胞监测情况,见表7。

从表7能够看到,管理性和传染性腹泻犊牛血液中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嗜中性白细胞比非腹泻犊牛血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管理性和传染性腹泻犊牛血液中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比非腹泻犊牛血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差异显著(P<0.05)。

2.8临床非腹泻犊牛与管理性和传染性腹泻犊牛血液生化监测情况

临床非腹泻犊牛与管理性和传染性腹泻犊牛血液生化监测情况,见表8。

从表8能够看到,非腹泻犊牛与管理性和传染性腹泻犊牛血液中的ca、P、Na、cl和Fe等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差异不显著;血糖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血钾显著显著升高(P<0.05)。

2.9腹泻犊牛临床转归的情况

腹泻犊牛临床转归的情况见表9。

从表9可以看出,犊牛腹泻后,临床康复多集中在第4~6天,占总发病数的54.46%。

3分析与讨论

1)现代医学认为:病原体、宿主群体和环境条件三者构成发病生态学。这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极其复杂,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受动物本身抗病力和传染来源与传播媒介数量的影响。因此,集约化规模饲养犊牛,其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2)犊牛有机体与外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犊牛对外界生态条件均有一定的适应性,当外界环境条件剧烈变化或犊牛适应性降低时,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会使其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新疆石河子垦区的冬季异常寒冷,犊牛只能在圈舍内生长发育,而圈舍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就会直接影响犊牛的健康生长。因此,在低温、高湿、有害气体聚集的圈舍内育成犊牛,会致使犊牛机体抵抗力下降,致使犊牛腹泻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3)在调查与分析中发现,两年内的12、1和2月份的发病率最高,占全年发病数的77.51%;所以,加强寒冷季节犊牛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通过血液生化监测,血糖水平降低,血钾水平升高,血糖的降低应该是机体抵御寒冷环境,而大量消耗血糖的结果;至于血钾升高的原因,目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5)在治疗犊牛腹泻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钙制剂来抑制血钾的升高,补充水分和纠正酸中毒以及电解质失衡等问题,提高防治犢牛腹泻的治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