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伟
摘 要:传统模式下的高校美术鉴赏课当中,在油画鉴赏方面一般都是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当中所处的主体地位,进而使得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无法有效的实现,并限制了油画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基于此,以美术鉴赏课当中的优化鉴赏教学作为出发点,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策略,希望能够提升高校油画鉴赏教学的实际效果,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与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校;油画鉴赏;教学策略
现阶段,高校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就需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即除了夯实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主要是因为艺术鉴赏是增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以及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并且对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审美以及鉴赏能力均具有较好的积极作用。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艺术鉴赏课,并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但艺术鉴赏课的时间安排并不是太多,油画鉴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向学生介绍油画作品创作背景以及具体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油画的鉴赏能力,进而让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鉴赏思维。
一、油画艺术的特点
油画艺术最早出现在欧洲,在我们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也有了四百多年的历史。形式多样是油画风格的主要特点,主要分为抽象与写实两种派别。其中,抽象油画指的是通过色彩以及线条的不同构图方法和空间表达形式,来对画面当中的韵律予以展现,并且作者也能够利用抽象的画面来对自己内心最为真实情感予以表达。写实油画则主要指将现实生活当中的立体事物以平面的方式较为逼真地展示出来,进而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立体物象特征[1]。油画所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可以利用二度空间平面展现出事物在色调方面的层次,进而对事物所具有的表象特征予以直接的传达;其二,能够通过色层薄厚对比的方式,来体现出主题内容所包含的画面肌理,同时色彩拥有较强的可塑性;其三,在油画油色变干后,能够长期保存,若被破坏还能够利用相关的修补方式来对其进行修复,就算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依旧还是光彩夺人;其四,油画主要讲究在物理空间方面的写实,采取块面以及光影等相关方式来对特定的物理形象予以塑造,进而为欣赏者带来较为直观的感官体验。
二、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油画教学的教育意义
开展油画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对油画形式与内容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对油画予以鉴赏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情感,掌握油画作品当中包含的精神内核。可以说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油画艺术活动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他所创作的《艺术论》当中写道:“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2]。”
油画在视觉方面的感受与美育和鉴赏教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在完善与培养学生审美以及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健全与优化学生的性格和人格,并且油画鉴赏教学在审美价值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不仅仅有双审美的眼睛就够了,要从学会审美视觉感知到联系自我想像和学会评价美丑,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洞察力、分析能力、情感控制能力都完善起来。
三、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油画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我国高校在美术鉴赏课方面的教学目标早已有所指向,即让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并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视角,进而增强他们的艺术涵养与文化素养。美术鉴赏课当中所包含的油画鉴赏教学责任与任务较为重大,意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方面的学习能力,充分认识现代世界科技经济文化的相关变化,提升与丰富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内涵,宣扬与传承我国油画文化所包含的獨特魅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在课堂当中使用大量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术语,尽管这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由于部分学生并没有过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就会感到极其抽象且枯燥无趣,进而不能够利用油画作品所具有的视觉感染力与作者情感意境的表达,来提升与丰富学生的审美和情感,同时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时代问题以及文化内涵等,因此很难实现真正的鉴赏效果,也无法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并且,过多的对作品背景历史、构图技巧以及色彩搭配进行描述,会让学生感受不到对油画予以鉴赏的真正意义。
(二)重视技法和知识构成,忽视精神感悟
开展油画鉴赏教学时,学习作者简介、生平,作品时代背景、创作风格、构图形式、理论技法等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由于只有对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准确专业地来对一幅油画作品所包含的精神内涵予以鉴赏,而对于不属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一要求太过专业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在有限的美术鉴赏课当中,注重对艺术感悟与精神层次的探索,比如油画理论界近几年来极其关注中国油画所具有的独特特色。我国著名画家邵大箴指出:“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参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是中国油画最突出的品格。在西方造型体系的观念和方法中,融进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学趋向,使中国油画具有民族气派,是中国油画最鲜明的特色。”我国油画在20世纪之后确实如此,均属于油画的精神境界与形式风格。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和油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幅油画作品当中所包含的形式与语言是由艺术家的视角与主观审美所决定的,同时还和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以及爱好等有着极强的关联,所以要采取鉴赏与学习油画语言形式以及精神感悟的方式来对油画作品的形成予以评析,这样就能够真正地体会作品所具有的含义与价值,进而增强自身的鉴赏力与观察力。
四、高校开展油画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油画鉴赏教学要确定课程目标
高校在开展油画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中西方经典作品欣赏作为出发点,提升学生对本土艺术、中国油画以及民族文化的认识,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通过开拓眼界来提升他们的品位。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在介绍油画技法、作者、风格以及背景的过程中,要着重向学生讲解西方油画对中国油画产生的影响、中国油画所包含的文化观念、油画作品展现出来的文学与美学价值以及人文关怀等,让学生能够在鉴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时代的更新、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发扬与传承等相关情怀意义,进而将油画作为载体去和文化、历史以及作者的精神世界沟通,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拥有吸收借鉴优秀作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综合思想方式,它包括技术性的表现,文化性的情感,思维性的创造,意志和品质上的树立,等等。endprint
(二)注重油画语言的表达方式
油画对情感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色彩来实现的,其在油画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油画色彩的应用显得越发的重要,主要是由于油画色彩不只是一种情感语言的表达形式,还存在着特定的表现价值。在油画作品中,丰富的色彩能够使形象更加具体和饱满,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强烈的内心情感[3]。同时,由于油画色彩属于一种对情感语言予以表达的形式,就必然会具有主观与客观的分别。其中,油画色彩所具有的主观性主要是来源于创造者的情感以及在艺术方面的习惯与风格,因此可以说在主观色彩方面的表现形式是油画作品的灵魂与魅力。当然,在作者对油画作品予以创作的过程中,若主观情况发生变化,那么色彩表达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进而让油画作品呈现出另外的风格,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作者的创作灵感。油画色彩所具有的客观性则主要是由色彩运用规律和描绘事物的实际颜色而界定的,不会受到作者自身情感的影响。比如,毕加索在玫瑰与蓝色时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其中前者主要以红色为基调,整体色彩较为鲜明与奔放,呈现出来的是强烈与热情的生命力。而在蓝色时期则主要将蓝色作为整体基调,呈现出来的多为伤感与深沉之情。
例如,毕加索在蓝色时期所创作出来的《生命》(图1)。作品的右侧是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体现着生活当中的重负。母亲满脸沧桑地看着对面的一对青年男女,神色憔悴,但神情专注,目光也有丝丝的严厉,仿佛有责备之意。而作品左侧则是一对男女相互依偎,象征着放纵不羁的爱情。毕加索将这对恋人以裸体的形象呈现出来,和右侧穿衣的母亲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品中男子左手轻轻抬起并指向那位母亲,仿佛是对母子俩所承受的痛苦感到懷疑。另外,作品当中还有两幅画作,并且她们的姿势均是缩成一团,所要表达的都是在当时生活的巨大压力下人们身心疲惫的形象。同时,裸露的身体在体现他们苍白无力的肌体的同时,也展现出来他们在人性方面最痛苦也是最真实的一面。这是毕加索对他自身所处时代最为贴切的描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都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教育属于一项伟大的事业,素质教育也是如此,在高校中开展油画鉴赏教学也是一项长路漫漫的工程。并且,高校开展油画鉴赏教学能够在增强与培养学生的美学素质与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对文化予以发扬与传承,因此其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成.浅析油画技法和鉴赏的认识[J].北方文学旬刊,2017,(02):52-52.
[2]王明泰.浅谈如何鉴赏油画作品[J].大众文艺,2014,(22):97-97.
[3]王秋菊.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J].青春岁月,2012,(06):286-286.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学院艺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