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绘画艺术是伴随着人类文明流动的始终存在,它是时代脉搏最敏感的回音,述说历史每一个节点人类存在与“当下”产生的关系。身为艺术家应该保持着关于艺术、社会与自身的思考,但同时艺术家首先又是人,出在时代与社会的洪流之中,面对各种声音和现象,不免陷入矛盾与迷茫,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到底该如何权衡?绘画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的关系要如何处理?文章试图阐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绘画;艺术创作;艺术评论;关系思辨
一、关于当下艺术创作的思考
一件艺术作品被艺术家们创作出来,评论家们用特定的专业词汇来为它下定义、做评判、抢地盘,而后通过特定传播方式呈现到众人面前,让艺术作品本身成为无言的诉说者、感染者,作品通过本身的气质能量场影响着每一位接触到它的人,众人看到它,听到它,闻到它。这个过程对于作品本身来说就像是一场冒险。
艺术家们借助于媒介、探索形式来表达内心的观念,这个过程更像是一场原始感官的探索,究其过程,无异于从混沌到天地初开的清明境地,再进一步的说,更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爆炸,而艺术作品的最终形态是意识形态爆炸的产物。这个过程要涉及到艺术家的人格、思想、观念、经历以及技法的储备量和控制水平等非常复杂的因素。所以顺利的创作的过程真的是很亢奋很酣畅淋漓很幸福的,艺术家们在这个状态下,将内心综合因素影响下的那些感怀那些如泣如诉,凭着感觉、凭着技巧将那些满满的要溢出来的东西整合为一个可见的什物,它会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曲音符、一部用身体表达的舞蹈等等。无论观者是否能领略到爆炸时候的惊心动魄或者领略到第几层,这似乎都不是重要的事。对于创作者来说,完成能量场的整合,也就是创作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完整的、幸福的事,就已经完成了在天堂里走一圈的过程。此时的艺术作品,是最初最娇羞最完美的模样。所以创作是表达、是探索、是一切感性的来源借用理性方式的综合表现过程。(见图1 弗拉芒克《有餐馆的街道》)
而一旦将艺术作品通过传播的方式到达众人面前之时,纷争便起。无非是大千世界中不同经历不同思想的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于是乎适应普世价值观的评价机制应运而生,对自然的态度、对人性的态度、对民族的态度、对国家的态度、对感情的态度等等都成為考量的一部分。也许在这个探讨基准探讨方向的过程中人类确实完成了智慧不断提升。人类本性会不断要求自己向更高更好的方向走去,独立的个体也需要在群体中寻找到认可才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人类便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观地有方向性地进行创作探索,这便是功利性的由来。我们无法判定功利性是好还是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功利性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现象,也塑造了更多的人格形态,又产生更多的艺术形态。所以严格追究起来,这似乎更像是一个陷阱,人们要向更高更好的方向走去,便会理所当然地朝理性思考过的功利方向前进,用所谓的艺术评价或者美学家的标准去进行创作,这似乎本末倒置。
二、关于当代艺术评论的思考
艺术创作没有标准,但是艺术评论却应该有标准,只不过在当代艺术评论界中,这个标准却缺乏一个科学严谨的系统,以及充满了不确定性。康德关于艺术的观点是:“天才是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自然禀赋)。由于这种才能是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性能力,而且就其作为天生的创造性能力而言本身是属于自然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表达: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ingenium),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1]他的观点是艺术本身没有规则,而天才艺术家自带的自然禀赋就是艺术的规则。这样的观点放到当下,并不能说是错误的,追求平等的当下,不可否认有天才的存在,但是普通人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而有所思,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艺术创作我们并不能认为其就是没有价值的,也并不应该被忽略。并且当下的社会环境和18世纪的英国差异极大,政治、经济、科技等等的发展都不同,但他的观点可以引起我们对于艺术评论的反思。
休谟关于艺术评论的思考中心在于趣味的标准,而趣味的标准又取决于理想的评论家,根据理想的评论家的评论及观念来确定艺术的标准,同时他针对理想的评论家提出了五点要求:精致的敏感或想象力、欣赏优秀艺术作品的实践、进行广泛比较、破除一切偏见以及健全的理智。[2]这样的观念和理论很是适合18世纪的德国,相较于今天国际化的状态,彼时的情况更单纯简单一些,用理想的评论家的标准即可解决对于艺术的标准与判断。时至今日,传统的精英文化体系正在逐步瓦解,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与精英文化正在逐渐统一并且亟待被重新建构,休谟的观点同样不适用于今天的艺术标准,但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参考和启示。
发展至20世纪,其间的哲学同样也给今天的关于艺术评论标准带来了思考与启示。面对社会形态的多样性,面对自然以及人性的变迁,艺术创作的形式以及内容越来越丰富,其间多有矛盾冲突的地方,对于世界的全面观察,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建构更为完整的艺术评论系统,是很艰难的。彭锋在《什么是艺术批评》一文中就明确的提出来:“艺术批评的标准或共识既非科学的,也非哲学的,而是社会学的。”[3]所以随着社会时代的转变,艺术评论的共识范围在于社会事务、宇宙事务、人的个体事务等等,除了艺术创作内容领域的关注,当今艺术创作形式的无间断更新也给艺术评论体系的建立增加了难度,在高度概括性的理论研究还没有跟上的时候,艺术表达形式又不断出新,就如当下五彩缤纷的世界发展得太快,提升到学术高度来观察概括的哲学的发展速度也是滞后很多,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故而今日的艺术评论理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繁杂,无论是过去系统当中的话语还是文本,都还不足以支撑起当下的理论建构。按照流传下来的经验,艺术家在创作之时除了要仔细研修自己的技艺之外,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同时要非常关注同时代的艺术评论,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在当代背景下,艺术家的关注范畴无限扩大,艺术表达形式无限增多,艺术评论体系由于尚不完备,故而出现杂乱纷扰的情况,身处其中的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难免遭受来自于各方面的影响。(参见图2 霍安米罗 《太阳前的人和狗》)endprint
三、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关系之思辨
歌德曾有言:“我忍不住要笑那些美学家,他们自讨苦吃,硬想用几个抽象的词儿来定义我们所谓的‘美,定义这个无以言表的概念美是一种本原现象,尽管本身从不现形,却可见性地反映在创造精神的千万种表现中,那么形形色色,那么千姿百态,就像自然本身一样。”[4]故而需要知道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的创作来源应该是自然,是自己的思索和感受,创作追求应该是本原现象。而要将真正美的东西进行普及推广,这个过程似乎应该是让“美”自然的散发出影响力,而并非仅仅一些理论的评判和指引。所以当人们的欣赏水准没有高到足以领悟作品本身之时,所有的理论解读都还只是空泛的话语而已,并不具备实际意义。艺术家该用自己的思想借助技巧来创作作品,这样的作品散发着天然的感染力,而其他都是多余。
所有的评论、赏析实际是观者自己的人格带着自己习惯帶着自己的知识构成进行了自我解读而已。所以历来出名的作品,只不过是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鸣而已,但也许名气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优秀,一定就是美的东西。
回到本文探讨的主题,在当代的时代巨变中,身为艺术家应该保持着关于艺术、社会、宇宙与自身的思考。所有的众说纷纭、理论探讨都显得有些稚气未脱。这大概也是哲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的原因所在吧,也是美学在当下的发展体系略显稚拙的原因?对于艺术家来说,畅然完成那个挥洒、爆炸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的使命已然完成了。
参考文献:
[1]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Judgment, trans. Werner S. Pluhar,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87:174.
[2]David Hume, “Of the Standard of Taste”, in Dabney Townsend (ed.),Aesthetics: Classic Readings from Western Tradition,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2.
[3]彭锋.什么是艺术批评[J].文艺研究,2013,(07).
[4]韩笑.歌德美学思想中的自然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赵怡文,南京书画院花鸟研究所副所长,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