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珍,陈艺香,罗 溪
(福建省厦门市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福建 厦门 361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严重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是心肌梗死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可导致胸痛再发和死亡率增高。我科于2017年3月16日收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抑郁症的患者,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3岁,于2017年1月28日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为压榨感,症状持续不缓解,急诊入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以急诊PCI术,左冠脉前降支植入三枚支架,术后恢复良好,躯体症状明显好转,但出现了情绪低落、愁眉不展、失眠多梦、对自己的疾病忧心忡忡等抑郁症状,为进一步康复,于2017年3月16日来我院疗养。入院查体:T36.6℃,P74次/min,BP128/70mmHg。心理评估: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得分为47分,抑郁严重度为0.58;经过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得分为14分。初步诊断患者为轻度抑郁症。疗养期间坚持遵医嘱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 1/日”、“波立维75mg 1/日”等药物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疗养因子治疗、生活护理、运动疗法等康复治疗。疗养第28天给予SDS量表评定得分为38分,HAMD量表评定得分为6分。患者的心理障碍得到了减轻,睡眠质量提高,食欲增加,相关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于疗养第31天出院。
患者因起病急,感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胸痛,有频死窒息感。虽然已度过急性期,但心理上仍存在紧张和恐惧。患者认为心脏疾病难以治愈,担心治疗会给家庭带来负担。即使临床症状改善也是暂时的,随时可能复发,随时有生命危险,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缺乏信心,担心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微笑服务。为避免陌生环境给患者带来的不适,由护士带患者熟悉院区环境,在疗养房内放置鲜花和绿植,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疗养环境。护士多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耐心倾听患者心中的焦虑[2],理解患者的行为和习惯,给予情感支持和生活帮助,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护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责任护士和主治医生适当增加查房的次数,消除患者因害怕疾病突然发作的不良紧张情绪,保持安全感。同时由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我疗养院地处厦门鼓浪屿,这个有着“万国建筑博览”和“琴岛”美誉的小岛,拥有秀丽的山海风光,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丰富的人文历史,且空气清新含有大量的负离子,是景观疗养的胜地。我疗养院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把景观作为一种疗养因子,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时间,由护士陪同患者游览景区、聆听音乐会、感受鼓浪屿浓厚的文化底蕴,并做好医疗保障。鼓励患者在护士的陪同下至海边散步,大海的波涛和清新的海风,使人心旷神怡。
在疗养期间,责任护士随时或定期或随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增强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讲述成功治愈的病例,提高患者的信心。
帮助患者构建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3],协调疗养餐厅为患者准备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如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等等。告知患者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少吃多餐,不易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询问患者的排便情况,保持每天一次,防止便秘。
叮嘱患者回家后要继续行合理的饮食,按时合理用药,积极进行运动锻炼,定期复查。改变不良健康生活方式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戒烟酒, 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脑和长期精神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会患者自测血压,监测血压的变化,保持血压平稳。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抑郁症不仅严重影响心梗患者的预后,还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及时有效的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可降低患者对病情的恐惧,帮助患者建立了治愈疾病的信心,促进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