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铮,王志辉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本次的“新高考”改革更多聚焦于“促进公平”与“科学选才”两个方面,有关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实践强调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其中焦点问题之一在于考试内容形式与评价体系的调整,[1][2]这无疑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反观整个时代背景,社会对综合素质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领域新的学习理论和方式不断涌现,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促进教育改革的根本保障,适逢此次“新高考”新背景,课程教学会有哪些新的诉求,针对这些诉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新高考”的推进落实?将成为当前的重要关注内容。
在“新高考”颁布之前,就有很多学者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推动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和变革的因素之一,以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且教师不敢对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进行尝试性的实践。[3]总体来说报考普通本科院校考生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4]
在分类考试与课程设置方面,学生能选择自己的优势科目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这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为适应大学所招专业的定向性,在满足合格性考试要求的基础上必然会更早进行生涯规划并更早明确所要投入的主要科目,学校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的培训,还要应对学生课程选报不均匀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教师队伍、教学资源不均衡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不均衡问题是每年动态变化的,每年学生志愿都不一样,不能排除会有极端情况的出现。
从选拔人才和人才培养方面说,高考的目的是选拔,此次“新高考”改革目标也并没有脱离高考本身的价值问题,而着眼点在于解决原有考试制度在人才的评价和选拔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但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课程关系并不紧密,相比学业水平来说,社会实践、艺术素养等方面评价途径较少,参考维度并不丰富,数据的精准性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应当逐渐纳入课程体系,综合素质评价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并且评价的标准会更加精细。
“新高考”倒逼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聚焦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考量的对象无疑都是学生,面对的客体则是教学的整个过程,价值的判断则贯彻于其评价之中。具体的评价方式与方法的选取等需要我们关注教学本身,如果把综合素质评价当作一种评价工具的话,那么构建它的价值取向就是核心素养。
“新高考”对人才培养的规定需要我们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学科课程与教学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核心素养需要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5]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过程漫长且联系生活。[6]在“新高考”中个性化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怎样提高学生对于自选优势学科的学习效率,无疑对当前教学以及多学科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越来越需要学生增强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随着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兴教育形式的兴起,基础教育已经慢慢从学习场扩展到社区与实践场,STEAM将不同的学科通过项目或主题情景等形式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从应试能力向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提升。[7]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前提是构建基本的支撑系统,除了注重学校管理、资源配备等基础层建设,还要注重教师知识与技能投入。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技术素养,提升自身运用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8]双向适应是促进深度融合的根本保障,这就需要面向“新高考”的本质问题,剖析教学中应当注重的关键点,分析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瓶颈,从方法层进行论证,找准需求和技术引用的突破口,针对其中的关键特征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进行精准性支撑,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教育过程中各角色在应对“新高考”决策时应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1.从学习目标出发,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相关能力培养
通过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现阶段教师已普遍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制定也大都从培养学生能力角度出发。在一线教学情况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感觉将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效落实到学科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形成知识体系,要引导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预测问题,自主设计解决方案,通过验证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体系。而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能力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实践过程,是智慧生成的过程,包括学科智慧、学习智慧与协作智慧,其中学习智慧指跨学科的自我学习方法与智慧以及灵巧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9]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起点的核心素养培养就是需要在学习智慧的基础上强调在生活中的自省与自我调控,做到从学习到生活的学习智慧延展。
2.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重新思考并设计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呈现不同的层次性,所以教学活动也应当体现层次性,针对不同类型知识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这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很难实现且效率不高。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的数量与种类,并且在问题环境设计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教学目标不仅要具有层次性,还应该体现对于不同学习者的适应性,教学活动设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特别是“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往往学科水平差异会更加明显,个性化优势学科会更加突出,如何在教学活动与学习者之间进行更好的匹配,是信息技术另一个主要支撑。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加强这两方面的支撑,才能让活动设计更契合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并保证学习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知识探究与建构的完整性,以及对于问题假设与推理的合理性。
3.“新高考”要求下的教学评价需要教师以及教育决策者采取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身就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素质层面,考查维度虽然彼此看似互不相关,但是存在内在联系。如果我们从知识的传递角度理解不同领域学生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将综合素质理解为学生思维和能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包括对外界的认识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发展,那么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评价应该聚焦于学生在认知以及非认知因素方面,特别要注重学生元认知的生成过程,不管是研究性实践活动还是社会性实践活动,亦或是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计划,都离不开学习者对本我的认识以及运用元认知进行自我管理和调节。教育管理者可以针对不同学校和师生情况,采取以学校为本位的校本评价方式,关注可以表征学生认知、元认知以及非认知方面变化的关键行为,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与反馈。
综上研究表明,“新高考”背景下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的变化对技术与教学融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这种新的融合趋势下,技术应当如何满足“新高考”的现实需要,是我们进一步要探讨的内容。
1.基于云教育公共平台,搭建教师互动教研空间,促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技术特别是学习空间在丰富教学资源方面与传统课堂相比有很大的优势,通过云教育平台所搭建的教学空间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整合特定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与能力培养主要的操作对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组织安排与学生知识的解构与建构有很强的关联。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空间中的教研空间分享和共建教学资源,通过教师集体智慧的输送,促进能力整合导向的资源建设,同时教学空间中的学习空间可以辅助教师重新安排学习资源的组织方式,并根据个性化需求呈现给学生,教师不仅能够安排单一学科内各个知识点的呈现顺序,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特点,安排和组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促进综合学科能力的培养。
2.通过智慧课堂及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构建完整的学习活动
智慧课堂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带动教学本身的变革,以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智慧课堂和学习空间从整体上为学生创造一种完整的知识建构路径,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空间不仅能够进行新知的准备和学习,并且在遇到问题和疑惑的时候可以在学习空间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从微观支撑点的情况来看,智慧课堂根据学科特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与学支撑工具,这样能很好地将知识与学生建构特点联系起来,将知识进行分类化、体系化、可视化。通过学习工具还能够对复杂问题进行整合,在辅助情景中对抽象的问题进行分解,并为学生提供参与解决问题的工具和“脚手架”,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路径的掌握效率。
3.基于云平台开展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云平台从技术特点来说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具备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而“新高考”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进行更立体、及时、精准的评价,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知综合素质能力跟学生的元认知有主要关系,面向元认知形成的过程性评价,我们总结应对“新高考”要求下教学变革需要的教育信息技术特点如下:
(1)对活动过程与认知过程进行时空性、综合性的评价。“新高考”需要通过云平台建立电子档案袋为学生记录完整的学习与生活过程,建立关键行为路径,组织不同路径点之间的联系,作出合理分析,进行及时的监控和干预。完整的生活与学习路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并且通过开放不同学生的行为路径,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比和树立榜样,产生有效的、积极的自我效能。
(2)对不同学生开展层次性评价。“新高考”要求技术促进评价更加精准,而促使精准的一条有效手段就是对学生开展层次性评价,层次性概念不仅在教学上能体现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从技术角度也更能增加对学习者评价的精准性。技术的层次性不仅仅是针对处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习者,更是从技术融入教学的支撑形态和辅助功效入手进行层次性归类,“新高考”需要面向不同深度水平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技术环境开展评价,例如学生在新知学习阶段的认知与元认知水平分析与评价,要重点分析学习者在观看微视频时的答题、交流以及人机交互等的相关行为;在学生知识巩固与探究阶段,要重点分析学生利用学习工具进行探究时操作行为以及与教师的交流情况等。
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新高考”落实的本质是立足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构思教学与技术的融合关键点,通过对学生学科学习过程以及生活实践过程有效、精准的技术支撑,促使学生能够在学科能力融合环境下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善于利用学习分析和反馈的信息进行自我的学习计划、社会身心调整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时间与空间性的支撑环境建设,帮助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逐步形成基本能力与人生智慧。
[1]姜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纲领性文件[J].中国考试,2017(02):1-4.
[2]孙启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问题与逻辑[J].教育学术月刊,2017(03):68-73.
[3]钟秉林.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2(9):19-23.
[4]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EB/OL].http://www.tjzb.gov.cn/2016/system/2016/05/13/010001155.shtml.
[5]于生丹.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的对应与关联[J].当代教育科学,2016(22):20-23.
[6]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7(01):35-37.
[7]赵慧臣,等.跨学科视野下“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基于美国STEAM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1):94-101.
[8]王正青,唐晓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1):94-99.
[9]李祎,王伟,等.智慧课堂中的智慧生成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01):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