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旻
(云南省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 大理 671000)
白内障与免疫、视网膜老化、局部营养障碍及代谢异常有关,严重可导致失明[1]。进行性无痛性视力减退是老年白内障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2]。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有效方法,但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大[3]。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疾病诊断或手术制定护理计划,以患者为中心,依临床护理流程开展服务。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20例,女性230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5.12±5.24)岁,左眼228例,右眼222例;对照组男性218例,女性232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5.32±5.47)岁,左眼226例,右眼224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主要包括:1、患者入院第1天,向其介绍医院环境及相关护理人员,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向其介绍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使其充分了解自己病情,疏导患者不良情绪;2、患者入院第2天,对其进行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3、患者入院第3~4天,密切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向患者讲解术后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术后用药的不良反应,对消极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4、患者入院第5天,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自我眼部护理方法等注意事项。
住院时间、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方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住院天数[(4.19±0.65)d]和并发症发生率6.67%(30/450)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9.42±1.78)d]和并发症发生率20.00%(9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 2.7 3±6.5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14±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非常满意165例(36.67%),满意272例(60.44%),不满意13例(2.89%);对照组:非常满意144例(32.00%),满意234例(52.00%),不满意72例(16.00%)。观察组总满意度97.11%(437/450),与对照组总满意度84.00%(378/4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白内障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机械性特点,护理措施缺乏系统性[4]。临床护理路径以循征医学为原则,规范护理流程,以患者检查、手术和治疗等方面为出发点,开展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5]。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缩短了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入院后通过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使患者最短时间了解治疗护理的整个流程,以及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减轻了心理障碍,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住院天数[(4.19±0.65)d]和并发症发生率6.67%(30/450)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9.42±1.78)d]和并发症发生率20.00%(90/450)(P<0.05),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2.73±6.5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14±7.32)分](P<0.05)。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知识掌握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总满意度97.11%(437/450),与对照组总满意度84.00%(378/450)比较,显著升高(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增加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满意度。此外,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吉书芳.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234-235.
[2] 陈秀英.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54-255.
[3] 侯华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8):66-68+71.
[4] 蔡 桢,李 爱,韩晓琦,等.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04):77-78.
[5] 潘长凤.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运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