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团体辅导中游戏的应用与思考

2018-01-29 17:59
江苏教育 2018年40期
关键词:哑巴盲人团体

团体游戏可以促进教师互动,游戏创设的情境易使教师摘掉面具,放松身心、表现自我、流露真情。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心理体验、价值体验与行动体验,获得感悟与思考,从而获得心灵成长。然而,某些辅导者对游戏过度使用,致使成员对团体辅导存在误解,认为团体辅导就是做游戏。殊不知,游戏是团体辅导的辅导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方式;游戏不是团体辅导的目的,它只是媒介,在团体辅导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游戏后的分享才是团体辅导最重要的部分。

一、破冰:营造安全的团体氛围

教师团体辅导起始活动时,成员常常对团体辅导的内容与活动形式比较陌生,互动交往时易产生防御心理,如同心理上有厚厚的“冰层”。破冰活动就是要打破冰层,消除彼此间的怀疑、疏远、不安全感,营造团体安全、友善、融洽的氛围,使成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交往,降低防御,开放自我,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破冰往往采用游戏的方式,破冰类游戏很多,有效的破冰游戏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全体成员共同参与;(2)简单、有趣的肢体活动;(3)单个游戏时间短(一般 1~2分钟);(4)游戏后不分享。

破冰活动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跨年级、跨学校组成的中小学教师团体,由于彼此不太熟悉,防御心理较强,成员在互动中比较拘谨,破冰活动就需要较长时间。破冰可以采用多个游戏,不要一个游戏不断重复,如“刮大风”游戏,一刮就是半小时,使成员感觉很乏味,进而影响后续辅导活动的情绪。破冰游戏应当在进行到高潮时结束,不要拖至大家都没兴趣时才停止。如果教师团体成员彼此比较熟悉,成员在互动中比较放得开,破冰游戏时间可以缩短,一个游戏足矣,切忌游戏的过度使用。破冰游戏应尽量避免采用语言类活动,如脑筋急转弯、猜谜语、计算题目等,成员惧怕在众人面前出错,此类游戏活动容易造成紧张情绪,无法达到放松与暖场的目的。

二、雕塑:小组成员接纳与磨合

教师团体成员破冰后分小组活动,小组成员仍然需要做暖身游戏,以进一步熟悉与了解,促进彼此心理相容,为后续分享活动奠定基础。小组雕塑往往用于小组暖身游戏中,小组成员各取姿态、相对静止地处于某个位置,这些姿态较为夸张,成员彼此构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如同一组静态的雕塑。辅导者可以为雕塑设定主题,如“我的假期”“我为学生写评语”;也可以不设定主题,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口号自定主题。小组展示雕塑的时间很短,但排练的过程是小组成员彼此了解、磨合及合作的过程。在雕塑排练过程中,成员之间会形成大家认可的各种规则,这种不成文的规则约束与规范着成员的活动。团体成员在游戏中的共同目标、规则以及互动中产生的感情成为凝聚小组的力量,使小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雕塑游戏活动也为成员观察他人提供机会,成员在活动中不断对别人有新的积极体验,成员间的交流使彼此获得信息与反馈。

三、主题游戏:观察、实践与探索

团体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的完成需要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与配合。团体辅导中,辅导者可以根据辅导的目标设定游戏主题,在游戏后,围绕游戏主题进行分享。以“信任之旅”游戏为例:

两人结对,一人被蒙上眼睛做“盲人”,另一人做“哑巴”。“盲人”可以说话,但看不见;“哑巴”看得见,但不能说话,他们互相帮助走完设有障碍的路程。游戏后成员分享:(1)当你被蒙上眼睛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恐惧?帮助你的人有没有让你感到安全?(2)作为帮助者,你有何感受?为了增加“盲人”对你的信任,你做了什么?你如何对待“盲人”的恐惧?哪些行为你觉得日后可以再试一试?如果你做到的话,你的人际关系会有什么不同?(3)在这个游戏体验中,你有何收获?哪些收获你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能得到?

“信任之旅”活动旨在让成员充分体验信任的重要性,游戏中他们既是助人者也是受助者,在互助中换位思考,达到相互理解。一旦成员之间建立了信任感,他们就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更能够理解体谅别人的心情,并且敞开心扉接纳别人,成员间相互支持的倾向就会更明显。

四、游戏辅导中的问题与思考

1.聚焦主题。

主题游戏后,辅导者应提出恰当的问题作为团体分享的内容,促使成员理性思考,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分享的主题应具有协助成员做深度自我探索的意义,分享的主题内容包括:与游戏活动本身有关,如游戏过程的体会、互动中的收获、在活动中对团体其他成员的了解与帮助等;与成员的内心有关,如通过游戏联想到现实生活等。在分享中,成员可能会偏离主题,如“信任之旅”游戏后,成员更多的是谈论作为“盲人”在行走过程中的体会、恐惧情绪的体验等,辅导者应引导成员把交流的焦点集中在“信任”主题上,以利于辅导目标的达成。

2.游戏的变式。

即使是经典的游戏,辅导者也可以根据辅导目标、辅导对象等情况,对游戏进行适当的修改。如“盲人与哑巴”游戏,很多人都参加过,但是,与不同人的合作、在不同场景下的合作,体验是不同的。此游戏的主题可以是“信任”,也可以是“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探索彼此间的照顾与被照顾,促使人换位思考;此游戏还可以用于“沟通”主题,探索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促使成员理解沟通心理;此游戏还可以用于“压力”主题,探索不确定性及恐惧情绪。不同的辅导目标有不同的分享主题,因此,游戏后,辅导者应根据辅导目标、探索主题设置不同的分享内容,如,将“盲人与哑巴”游戏的辅导目标换成探索“自我意识”,分享内容就可以修改为:(1)我当“盲人”时,我的感受是什么,我对自己的欣赏是什么,我对“哑巴”的欣赏是什么,我猜“哑巴”对我的欣赏可能是什么。(2)当我是“哑巴”时,我的感受是什么,我对自己的欣赏是什么,我对“盲人”的欣赏是什么,我猜“盲人”对我的欣赏可能是什么。通过分享,帮助成员探索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统一性。团体辅导中,如果成员建议不同的游戏方法,辅导者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度采纳其建议,激发参加者的兴趣。

猜你喜欢
哑巴盲人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哑巴娘
随声附和的盲人
哑巴狗
自首的盲人
父子俩
盲人节
盲人分衣服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