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自行车项目运动员有关高原训练的中文期刊分析

2018-01-29 17:46杨如鹏宋淑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低氧饱和度有氧

杨如鹏 宋淑华

自行车运动是典型的耐力型运动项目,需要长时间的骑行,同时还需要集中精力,做到手脚并用。这就要求运动员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有氧能力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行车运动员除了速度、耐力,力量都要严格要求,还得明白其生理生化的指标,完美利用自身的机体,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高原训练是利用独特的地势环境,使运动员在低氧状态下进行运动训练,在高水平自行车训练中,发展专项无氧耐力对于短距离和中长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十分重要。自行车项目高原低氧训练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是研究结果有利有弊,因为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文本旨在对几年国内研究自行车项目高原低氧训练的研究进行概括,综述高原训练对自行车项目运动员的影响。

1. 红细胞及参数

马国强报道,7名运动员在高原上进行为期4周的场地爆发力、公路有氧、身体力量、场地最大速度训练。通过分别在上高原前,高原后和结束后2周采集静脉血液进行监测,发现在高原训练后血红蛋白提高了7.4%,血红蛋白的增加,促进了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邹飞用Sysmex KX- 21N(日本)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运动员血常规指标,通过35天对8名备战全运会的自行车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发现运动员RBC在上高原后就开始增多,维持到第3周出现巅峰期,在第4周开始呈现下降趋势;HGB在上高原的4周中一直呈上升趋势,HCT保持升高到第3周开始下降,在高原训练期间,由于低氧和训练的上冲刺激,血氧饱和度降低直接刺激到到组织细胞,产生大量EPO,EPO对RBC的生成有特异的刺激作用,所以高原训练可以改善机体氧的运输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但是,在郑建国的研究中提出,虽然Hb多,有助于向组织运输氧,但在一浓度内,HB过高,会导致HCT和血液粘稠度上升,降低运氧能力。当运动员处在过度训练状态时,HB水平会开始下降,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指标都会开始下降,回到平原,下降的趋势越加明显。

2. 脑氧饱和度

徐飞在研究中:通过近红外光谱学技术观察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急性低氧运动时脑氧饱和度变化特征,以期为该项目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将15名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分为常氧和低氧组。低氧组在急性环境下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运动过程中通过不间断测运动员的通气量、脑组织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氧组出现无氧阈要低于常氧组,同时,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时相对应的通气指标和血氧饱和度都低于常氧组的相对值。低氧下脑氧饱和度显著降低,通气不足可能是引起脑氧降低的直接原因。故提高自行车运员低氧通气反应有利于提高其脑氧饱和度,从而提高其有氧能力和运动成绩。

3. 心率变异性

高原(低氧)训练对运动员有着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学效应。在高原低氧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刺激,运动员的心脏功能会产生适应性变化。心率变异性(HRV)是可以根据其波动情况看出运动员心脏功能变化情况的指标。张洁采用波兰POLAR PRECISION PERFORMANCESW系统对15名女子自行车优秀运动员进行监测,发现虽然心脏指标有所变化,心率降低,但HRV无明显变化,从HRV可以推测心脏的功能状态,对心脏疲劳进行增强诊断。但训练时间长短、训练水平的高低,性别对HRV都有影响,HRV下降伴随心脏功能下降,训练对HRV的研究表述不同,但高原训练对HRV无明显影响,说明高原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副作用微小。

4. 肌氧饱和度

肌氧饱和度主要是评价肌肉疲劳的指标。在自行车项目中,运动员竞技的核心是竞速能力。何琳在将15名运动员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在模拟海拔约为3200m的地方进行低氧训练,采用近红外光谱肌氧饱和度监测仪对15名运动员的肌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包括肌肉中氧合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及总血红蛋白;监测发现低氧运动时,肌肉中氧合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常氧值,还原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常氧值,说明肌氧饱和度是反映肌肉疲劳程度的敏感指标。同样,马国东将 11 名优秀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分为常氧和急性低氧两组,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肌氧含量和心肺系统功能的变化的监测。得出的结论是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在低氧状态下肺通气量要高,说明低氧通气量的提高有助于发展氧能力,在低氧运动的时间段,肌肉中的氧合血红蛋白高于常氧状态下,而还原血红蛋白则低于常氧状态下的值,可以说肌氧含量是反映肌肉疲劳程度的敏感指标,可根据其值的变化监控和评价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指标。

5. 血清CK

CK是骨骼肌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运动强度越大,CK的活性也就越高,原因是随着运动强度逐渐加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CK透过细胞进入血液,导致血清CK活性增加。血清CK是评定骨骼肌疲劳和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同时还可以根据血清CK的活性来评定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和恢复情况。运动员若血清CK的活性持高不下或恢复减慢,那就要注意运动员是否有骨骼肌损伤或疲劳过度积累,要及时对训练安排进行调整,保证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后再进行训练,反之可能造成运动员出现过度训练或过度疲劳。血清CK存在个体差异,身体机能较好的运动员血清CK相对较低,身体恢复较快。血清CK的监控,可有效地评定训练的科学性,及时了解运动员承受负荷的水平,为教练员安排训练提供有利依据。李振江在对15名自行车中距离男子运动员高原训练HB、BUN、CK、WBC的研究中,发现整个训练过程中CK值无明显变化,处于正常水平提到。其原因是与高原训练期间力量训练较小多以有氧训练为主,对肌肉的刺激较少,从而使骨骼肌中透出的CK较少。同样说明CK值是评定运动员负荷情况的重要指标。

6. 低氧训练方法

高原训练在近些年来一直饱受争议。一方面,高原训练确实能提高运动员的机体能力,但维持时间短暂,无法支撑到比赛结束;另一方面,高原训练拿不出实际的成绩,没有理论依据;还因为地势的独特,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产生过影响,对训练也带来不便。所以,现在许多专家研究出很多高原训练的方法,即在平原地区,模拟高原低氧环境,建造低氧实验室,对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低氧训练。训练也出现新方法,像马国强就研究高住低练对自行车运动员的无氧功影响,即在模拟海拔2500m的低氧环境中睡眠10小时,在常氧状态下训练。还有李家旺提到的自行车运动员4周高住高练低训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它是一种让运动员居住在人工低氧环境、常氧训练为主、低氧训练为辅的综合式的模拟低氧训练方法。为了更加方便自行车项目的训练开展,现在许多低氧训练的新方法涌出,旨在为自行车项目运动员提高身体素质,加强有氧能力,提高竞技能力,提高比赛成绩。

7. 结论

自行车项目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要求极高,高原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因为负荷不当,营养跟不上,造成运动员机体损伤。低氧训练对自行车项目的研究多聚集在生理生化方面,具体的训练计划,训练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对运动能力提高的研究较少。由于高原训练会有两面性,运动员机体不同造成适应训练不同,所以出现许多新的低氧训练方法,同样旨在提高自行车项目成绩。近些年,对自行车项目高原训练的文献虽增多,但还有很多的研究空间,对自行车项目训练方法的研究也还有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低氧饱和度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糖臬之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低氧燃烧工况下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行为分析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小G蛋白RhoB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