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项目的经营风险及防范

2018-01-29 16:04:31王勃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承包商工程

王勃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300041)

从走出国门的工程承包,到期许长期效益的海外投资,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正以创新和实践,大力推进着各自的国际化战略。但是,国家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种种差异,再加上某些国家局势动荡、纷争不断的不稳定因素,放大了项目经营风险,如未采取有效措施,不仅承包商利润预期失守,还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净损失。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仅就国际工程项目经营风险辨识与防范展开梳理。

1 国际工程项目经营风险分析

1.1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多表现为政治斗争、局势混乱、换届骚乱、甚至武装叛乱,往往导致在建工程窝工停工,甚至下马,导致签约项目生效延期、高发流产,也导致融资项目信用危机和还款困难。政治风险的主观性、突发性、难料性、危害严重性,使其成为国际工程最难管理的风险。当前阶段,工程承包企业多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战场,其中部分国家的社会和政府不够稳定,更是政治风险的高发区,国际承包商必须对国别政治风险,投入足够的关注和警醒。

1.2 法规风险

法规风险,多表现为市场准入、劳工政策、规范标准、验收惯例、财税制度、海关监管、工会对抗等,由于开发草率、投入不足、心存侥幸、急于求成的种种原因,部分承包商对所在国法律法规和“惯例”了解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或项目执行期间遭遇严重的法规变化缺乏维权,导致履约困难和严重经济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相对“高端”市场,法规风险的适应性障碍和变更性危害尤甚。

1.3 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是国际工程最常见的一类风险,可细分为价格化和非价格化的两类分支。价格化风险源始于投标,贯穿项目履约乃至合同封闭的始终;而非价格化的合同风险,是其他风险于合同条款的源头注入或危害表现,过度竞争之下,往往还有招标阶段的“陷阱条款”,和谈判阶段的“霸王条款”,未经有效辨识或未实现有效回避,这些成为成功履约和项目经营的拦路虎、跗骨钉。

1.4 劳务风险

劳务风险,是国内企业境外履约的常见风险。从国内输出劳务的风控口径,要妥善解决入境签证、工作准证、意外保险、疫苗免疫、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的多发问题,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各国居民就业的压力,承包商必须做好项目履约规划,在属地培训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接纳属地用工,防范法规冲突、国人环境不适的系统风险。进而,从属地劳务管控的口径,要遵守法规约定,基本满足属地劳工配额,并要双向管控好属地劳工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保险福利、安全防护、薪资发放等多发问题。

1.5 资源风险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海外目标国的生产资料市场,大多仍处于卖方主导阶段,低质、缺货、供应不足、异动涨价、习惯性违约等问题,充斥于各类材料采购和机械租赁之中,而工程履约的周边服务,如物流运输、安全保卫、两废处理、工程检验等,也多处在短缺或低位状态。由此,工程承包企业必须重视本地供应链开发,必须延伸周边采购和第三国采购的资源保障能力,毋容置疑,顺利的履约一定建立在供应链开发和资源风控的基石上。

1.6 汇率风险

国际工程的结算货币多是美元、欧元和建设国本币,大多初级国际承包商,在投标阶段采用人民币作为计算货币,报价和合同采用预期汇率的外币表现,而国际工程建设周期大多较长,建设期间的多边汇率波动,势必带来承包商“实际购买力”的较大变化,也势必影响效益,乃至颠覆项目损益。

1.7 通胀风险

国际工程市场多在发展中国家,本币贬值与商品通胀压力并存是常态,如何通过生产资料的来源策划、采购节奏策划、兼施金融避险工具应用,化解通胀风险,是成熟国际工程承包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 应对海外经营风险的防范策略

从上可见,在市场发展和竞争升级的大背景下,风险管理已然成为海外项目管理的关键组件,必须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被海外承包商策划、实施、监控、持续改进。走出国门的工程承包商,要通过制度手段、程序升级、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外脑协助、应急救济等方法手段,补强管理,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续发展,仅摘要如下。

2.1 必须做好项目前期调研

项目的前期调研至关重要,对于国际工程来说尤其如此。宏观上,要对目标市场国家的政治、法律、税务、治安、经济发展、市场准入、自然环境、行业管理有系统了解;中观上,要对项目厂址和周边环境做更深入的调研,采集场坪、交通、气候、周边居民、安全保障、政府驻在、生产资料来源、履约生活保障等一手信息,当然还要加上竞争对手的信息。项目前期调研忌草率、忌碎片、忌单边信息无印证、忌缺乏时效无更新。同时,高质量的前期调研,往往需要属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程咨询服务商的介入和支持,虽然小有花费,但事半功倍,领先一步的企业都会这么做。

2.2 必须把握项目推进的关键环节

失败的案例和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3点关键,一是基本建设程序要遵从,就EPC总承包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意味着方案设计的相对成熟和竞争力的武装,从案例总结看,被各种借口“短路”的基本建设程序,一定会在项目履约中,被各种教训和损失敲打;二是要严把项目推进的关键环节,就开发阶段,最关键的是4个评审“立项评审、招标文件评审、投标文件评审、合同评审”;三是项目涉及融资的,主体尽调、信用评价、融资方案、银行机构的独立论证,一件也不能少。出于开发质量、经营效益、风控效果的综合考虑,海外承包企业要设计必要的制度和程序,使上述关键工作和关键环节得以独立、严谨、专业地执行。这也是国际工程承包商“好企业”和寻常企业的显著差距。

2.3 必须从实战出发强化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项目风险控制的关键抓手,特别要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体系有效运转的表现,就是要做到合同的起草、评审、执行、变更的全程管控,要做到上下行合同(承包、分包)全覆盖,要做到分层级有重点的把关,如合同评审的主体要上升至少一级,重要合同和一定比例的合同文本,要经法律顾问乃至专业律师的抽检审核。二是把握重点环节,特别要抓好承包合同额谈判工作,可以借助对工程背景熟悉的专业律师主导总包谈判,要比照检视合同正文和独立附件避免陷阱,要以商业交换的思想争取关键条款维权,要清晰弃标底线和谈判红线,避免温水煮青蛙的一味妥随。三是,要加强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在专业纵深和复合导向两条线上,孵化优秀的实战人才。四是要建立合同履行的过程监控、偏差记载、红线预警、底线救济机制,把合同管理同履约实践高度结合,一旦发生问题、快速反应、尽早解决、防范扩大。

2.4 必须切实落地国际工程的属地化履约

在项目竞争日趋白热,履约不确定性持续攀升的当下,属地化履约是迎对国际工程的市场准入风险、成本运营风险、疾病防疫风险、政策波动风险、时局动荡风险的现实抓手,当然,属地化履约的应用,依赖工程承包企业管理升级、标准输出、培训落地、人资管理、法务掌控的诸多能力,这是国际化工程承包商的核心竞点和全球竞争力。

2.5 要重视合同人才培养和国际法律人才复合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项目竞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不同承包商间,那“一小撮”复合人才“心智与毅力”的博弈结果。工程承包企业必须认清形势,也必须因企制宜,落实国际化人才的专业选拔、复合培养,一线磨砺、实战催熟,成功通道。

要持续优化国际合同管理人才的培育基础和孵化环境,要有意识地实施业务人才与法律人才的复合培养和岗位轮换,要构建与自有人才与外部顾问、专业咨询机构的互动精进,要依托外人、外脑加速自有人才跨界成长。

3 结语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充满风险,更饱含商机,中资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三部曲“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对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的经营模式和风险控制以指引和标杆,无论怎样,能力与风险承受是一对孪生伙伴,对成功的国际工程企业而言,风险管理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王如涛.国际工程项目的经营风险防范与管理[J].时代经贸,2016,(19):58-60.

[2]张小婷.对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认识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6,(3):47-48.

[3]拓妍.跨国工程项目海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8):86-87.

猜你喜欢
承包商工程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上海建材(2019年1期)2019-04-25 06:30:52
2018年ENR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榜单出炉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5
核电厂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中国核电(2017年1期)2017-05-17 06:10:10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