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祥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骨二科,山西 大同 037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部分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经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2013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为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下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术前经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正确的体位训练;术后科学系统的专科护理及康复功能训练指导,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1岁;L3-L4 30例,L4-L5 60例,L5-S1 10例。均经过正规保守治疗1年以上,如牵引,理疗,卧床休息,局部封闭疗法,服用消炎止痛药疗效欠佳。患者主诉腰痛25例,腰痛伴一侧肢体痛75例。入院后,查80例患者皮肤感觉减退,90例患者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典型的腰腿痛伴有下肢痛,神经损伤。术前行腰椎正侧位X片、CT、MRI,影像学诊断明确。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实施手术,选择后侧路手术,体表定位后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在C型臂X线透视下置入导针,使导针针尖位于突出椎间盘部位,插入导丝至椎间盘固定,定位穿刺点,在穿刺点切开皮肤约8 mm,皮下组织置入扩张管,逐渐扩张后插入套管,沿套管置入椎间孔镜,见椎间盘后方突出神经根充血水肿,以髓核钳彻底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减压彻底后见硬膜囊级神经根拨动正常,冲洗术野,彻底止血,缝合伤口。
2.1.1 心理护理。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主动自我介绍,讲解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消除患者陌生感,同时向患者介绍同种手术成功的病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发病时间长,反复发作,严重时会影响病人的生活。绝大多数患者对传统开放手术摘除突出和病损的椎间盘效果明确,对微创手术的原理,安全性和效果不了解,缺乏相关的知识,容易导致其对手术存在疑虑并产生恐惧心理。术前责任护士应积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真诚热情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手术的麻醉方式、手术方法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还可以请手术成功的患者讲体会,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还应向患者讲解此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手术切口疤痕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2.1.2 腰腿疼痛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是最常见症状,疾病发作时,患者疼痛较重,需卧床休息,从而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疼痛已成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所以护士应耐心认真倾听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询问既往史及用药史。根据评估内容,做出疼痛评分,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交接班,每班记录疼痛评分,及时指导患者采取减轻疼痛的措施,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帮助并指导患者应用分散疗法,如看书、看电视、听音乐,做好分散患者注意力,做深呼吸,也可以采用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加地佐辛15 mg以20滴/min进行止痛,或者口服塞来昔布25 mg,洛芬待因30 mg缓解疼痛。术前100例患者疼痛无明显减轻,只有暂时的缓解。
2.1.3 术前体位训练。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轴线翻身,对于老年人,指导协助患者手术体位耐受训练,即协助患者进行俯卧位下腰部延伸训练,取俯卧位,双手向后,逐渐增加,直至能持续俯卧1 h。
2.1.4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全项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女性患者要避开月经期,并为患者做好皮肤清洁,备皮范围上至肩胛下至背后下棘,两侧过腋中线。术前6 h禁食,4 h禁饮水。术前30 min遵医嘱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注射液内加抗生素,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评估患者的需求,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焦虑,抑郁心理。男性患者术前戒烟、戒酒,做好呼吸道护理,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2.1 一般护理。术后将患者平卧在硬板床上,遵医嘱给生命体征监测Q1h,低流量吸氧2~3 L/min,给予抗炎、止血、脱水等药物。护士及时询问患者感觉和运动情况,观察腰腿病变改善情况,患肢疼痛及麻木有无改变,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嘱患者卧床休息4~6 h,每2 h协助患者轴线翻身1次,防止脊柱扭曲,防止滑脱,保持脊柱稳定性。应以仰卧位或侧卧位为宜,侧卧时,背部可以垫1个软枕,两膝之间垫1个软枕,以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无杂屑,密切观察针孔有无渗血,渗液,保持针孔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出现疼痛加重,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处理。
2.2.2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根据患者饮食习惯,指导合理膳食,提高手术耐受性。给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瘦肉,鸡蛋,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以防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大致手术部位疼痛。
2.2.3 康复训练。术后6 h患者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慢慢行走,行走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剧烈运动及腰部扭转屈曲活动等,可以保护脊柱和促进纤维环顺利愈合[2],术后12 h指导患者在床上做压腿抬高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运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次数,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增强腰背肌的力量和脊柱的稳定性。术后6 h可做踝关节,双下肢膝关节屈伸运动,由被动到主动,3~5次/d;2~3分/d。
经皮下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一般术后4~5天就可以出院。出院后嘱患者继续平卧硬板床3周,平时注意体位端正,3~6个月避免腰部负重,不得从事长期弯腰或长时间蹲着的工作或活动,也不宜长时间坐着,一年内避免体力劳动,不要久坐急转身,不做上身下屈及左右过度扭曲活动,继续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必要时佩戴合适的腰围,以增加腰部力量,增强脊柱稳定性,同时注意双膝的保暖,锻炼应循序渐进。为防止骨质疏松,可多摄入一些含钙的食物,指导患者控制体重。3个月后定期复查,如出现活动感觉异常,应随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下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6个月内神经功能恢复,优75例,良20例,中5例,优良率95%。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治疗由原来的传统开刀手术发展到微创手术,所以要求有高质量技术的医疗水平,以及相适应的围手术期护理。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传统的腰椎开放手术,一般术后至少2~3天才可以下床活动,且术后3~4周内绝大多数时间都应卧床休息;而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稳定性破坏极小,一般建议术后当晚就可以戴腰围下床活动,且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减少入路相关损伤,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经皮下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手术,其借助于天然解剖间隙建立微创工作通道,内镜下摘除突出的间盘,对腰椎结构及软织破坏极小,术后恢复快,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脊柱微创手术”[3]。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几年发展迅速,治疗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明显,手术在水介质下操作,出血少,在直视下摘除突出的间盘,国内外报道本技术的临床优良率达到85%以上[4]。此手术术后仍有部分患者症状无缓解或一段时间后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约为4%~15%,也有学者将其归结为下腰部手术失败症[5]。微创技术是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标志,是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以循征医学的证据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疾病,达到降低成本,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满意。护理技术也应不断提高,完善护理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术前心理护理尤为重要[6]。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术前心理护理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消除了住院后心理上的压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PELD是真正的微创手术,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
[1] 史晓艳.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11-12.
[2] 张西峰,王 岩,肖嵩华.内镜下行不同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4):34-35.
[3] 李开南,何智勇,汪学军.微创内镜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疗效[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3):187-193.
[4] 李大刚,苏培基,陈世忠,等.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12):1119-1121.
[5] 袁智锐,王 锋,龙耀武,等.单侧肌间隙入路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同侧复发的临床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5):438-441.
[6] 李梅香,王传升,马振武.心理干预对腰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