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君,孙小飞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15年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到2020年,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17.17%,超过80岁的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口老龄化一方面使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另一方面使得社会赡养率增大。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规模小而核心化,而养老成本增加了子女的经济负担。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高昂的养老费用下显得力不从心,于是社会养老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在赣州市×县大多数的农村家庭,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完全脱离家庭养老的可能性非常小。而社会养老的介入,虽然可以缓解子女的经济压力,却无法完全取代家庭养老。中共十七大五中全会指出:“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要发挥家庭养老服务和社会养老服务的优势,在鼓励家庭养老服务的同时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努力培养老龄服务事业、壮大第三产业”。
2017年赣州市×县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0.35万人,全年领取养老金3.56万人;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6.38万人,占全县乡村人口的98.4%。全县拥有社会敬老院9所,床位726张,收养人员583人。为了解×县农村养老服务方式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份“农村养老服务方式”调查问卷,主要对象是60岁以上老人,并对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
1.家庭养老地位较高
据调查显示,29.2%的老人认为养儿防老作为传统理念,是不能随意丢弃的。但也有40.2%的老人认为,单纯的家庭养老过于拖累子女,不仅消耗子女的金钱,还消耗子女的时间,这样的养老成本太高。15.3%的老人认为,跟随子女生活不容易孤独,也可以帮助子女做家务、带孩子。15.3%的老人因为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所以大部分老人觉得家庭养老比较可靠。
2.老人渴望家庭温暖
调查显示,37.5%的老人选择和子女一起住的原因是想要享受天伦之乐,喜欢和自己的孙子、孙女待在一起,帮助自己的子女照顾孩子。25%的老人选择和子女住在一起,是希望得到子女的关照,获得精神慰藉。也有29.2%的老人习惯了与子女住在一起,失去老伴的老人更加害怕自己孤独。还有6%的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是因为子女提供生活费用,自身身体较差,无法自己照料自己。由此可见,大部分老人想要和子女住在一起,是想享受大家庭的温暖,害怕自己老无所依。
1.社会养老金制度普及农村老人生活
根据调查,79.2%的老人已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金,只有20.8%的老人没有参加社会养老金。农村大部分老人都参加了社会养老金体系,拥有自己的社会养老金,即便自己没有参加养老金,老人去世配偶的养老金也能得到继承。而在是否愿意参加养老金的问题上,93%的老人表示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2.社会养老无法完全取代家庭养老
37.5%的老人认为,养老金能够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也可以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38.9%的老人,认为社会养老金较少,不能够满足自身生活需求。还有23.6%的老人认为,社会养老金能满足相应的物质需求,却无法填补亲情的缺失。
根据调查问卷,可以发现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且亟待解决。而家庭养老依旧在农村养老服务中有较高的地位,社会养老服务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将无法完全取代家庭养老。
1.农村平均收入低,家庭养老成本大
×县作为国家贫困县之一,人均收入并不高。很多农村地区依旧坚持养儿防老理念,家庭养老根深蒂固。然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要维持家庭养老是非常艰难的。但在农村地区,许多老人并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需要靠子女负担赡养费才能维持自身生活。再加上物价日益上涨的今天,子女需要承担多方面的经济负担。不管是子女还是老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家庭养老成本。
2.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农村的人口数量也在逐渐减少,许多农村家庭也不愿意多生,这就导致了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和核心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会弱化老人精神慰藉功能,家庭规模的缩小会弱化经济支持功能。而在经济环境不太稳定的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得农村“空心化”程度日益加重,农村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导致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老人依旧无法得到良好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抚慰。
3.家庭养老服务机制不健全
×县农村地区还未全部配套的医疗设施、健身基础设施。家庭养老服务的机制不健全,老人在家生病并不能立马就医。加上子女工作的繁忙没有太多时间照料老人和陪伴老人,很多老人都是在家里帮助子女做家务,没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也很少参加老年人活动。
1.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完善
×县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老人留在农村无法得到良好的照料,形成许多空巢老人现象。再加上农村许多土地被征用,老人无法依靠土地养老,老人的经济收入减少。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强大的力度承担农村老人养老风险,仅在收入上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并没有改变农村老人的空巢现象,也无法弥补老人的感情缺失。
2.养老机构服务简单,服务单一
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较低,相比民办养老机构的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较为简单,主要是为了满足老人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无法提供更多精彩的内容充实老人的内心世界,机构发展迟缓。
3.社会养老金的缴纳费用较高
根据调查,不愿意加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老人,多半是因为缴纳社会养老金费用较高,并且年限较长,容易高成本低收益。农村平均收入本来就不高,按月缴纳社保金对于农民来说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且短期内也无法收回,所以有一部分老人选择了自己存款。社会养老金的缴纳费用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近年来,江西省养老服务方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较多的困难。而对于×县来说,要接纳新的养老服务方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将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
社会、政府、家庭及个人都是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但养老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家庭、政府、社会三种角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可以利用养老机构的力量,让老人得到生活上的照顾,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协调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关系,形成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互补并融合的发展局面,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困境。
一方面,政府应该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建立社会养老金监督制度,让养老金切实落入老人手中。并且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提高老人的养老金,保障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子女也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将赡养老人作为自身的义务。不仅要在物质上保障老人的生活,也应该关注老人的精神世界。除了完善养老机制,政府也应该完善养老制度的法律,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政府应该对贫困地区的空巢老人进行社会救助,对低于本县人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老人进行社会补贴。在农村医疗体系上,健全医疗基础设施,确保老人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加快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全覆盖,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水平动态调整机制。按区划分,健全健身娱乐设施,方便老人锻炼身体。从社会福利角度,完善老年人生活基础设施,将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结合。
目前,老人对待家庭养老的依赖比社会养老大。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农村家庭逐渐核心化。如果光依靠儿子来抚养老人是完全不够的,重视家庭支持,尊重和引导个人对养老进行合理规划,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充分参与到农村贫困家庭养老中。社会应该鼓励子和女共同赡养老人,并得到相应的继承权。社会组织者也可创办老年人之家,向老人提供一个休息和相互交流的地方,形成另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