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海军,冯新平,马 丽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的“职业属性”是其主要目标之一,这也使得职业教育必须要树立为学生职业终身发展服务的思维,同时要树立与产业、行业发展连接紧密的前瞻思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最终要服务于产业、行业和企业,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紧贴技术岗位的要求,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来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与价值。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的“教育属性”是其另外一个主要目标,从“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目标来看,高职院校还要把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育放在突出位置。由职业性决定的就业岗位只是学生迈入社会的一个门槛,但人的职业价值追求和人的终身发展则由教育性起主导作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基本技能形成的“职业属性”目标达成,还要关注“教育属性”的目标达成,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产业、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德国式社会组织方式,德国的职业教育早就提出了关键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不仅依靠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还依靠普通教育课程。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对职业能力的形成有较为成熟的体系设计,认为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岗位能力的训练,还包括了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等。国内学者界定的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职业问题的能力”,是人在承担社会、经济和生态责任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设计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能力;是理解、反思、评估和完成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主观认知能力的潜力。职业能力的发展与人格的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职业能力的界定都有其合理性,并且不仅仅停留在“操作能力”层面,而是融入了基础知识和技能,融入了职业态度和职业情境,强调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一种整合的认识。我们将其理解为“综合职业能力”,即个体在真实职业活动或工作情境中,将所获得的职业知识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够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必备的基础能力。
职业成熟度是考量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职业成熟度越高的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适应方面的能力就越强,职业适应的情况和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越好,进而获得自我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发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民办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为3.27,与已有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在各项维度中,在职业自主、职业自信、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职业参照、亲友依赖几个方面的得分均在3.00以上,这说明民办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较好,总体较为成熟。民办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性别差异并不明显;但是专业、地域和文化因素会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本研究样本中,男生的职业成熟度要略高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集中在“职业自信”和“职业自主”两个方面;民办高职学生在职业成熟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且高年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要低于低年级学生。
专业、地域和文化因素会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民办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性别差异并不明显。虽然本研究样本中男生的职业成熟度要略高于女生,但差异不大,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别。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集中在“职业自信”和“职业自主”两个方面。
民办高职学生在职业成熟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且高年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反而要低于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在“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职业参照”4个维度上的得分要略高于高年级学生。高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职业生涯指导非常有必要。
从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一年内的离职率超过30%,且主动离职率超过90%。工作总体相关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期待吻合度不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要比企业的预期低,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发展后劲不足。不难看出,现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目标达成度不高,“教育属性”目标达成度还不够。
有些职业院校不太关注高职教育“职业性”和“教育性”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衍生出了不同的职教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策略。加之没有认真领会“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内涵,许多高职院校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占70%以上的课时,而且强调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要求学生的技能学习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重视操作性的技能培训。这些改革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但也丧失了一部分的教育目标。通过企业调研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往往更重视学生的素质和责任心,其次为竞争能力、适应性和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处于较为次要的位置。高职院校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准确把握“职业能力”的“职业性”和“教育性”的关系,才能更加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作为。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把专业技能训练等同于职业能力培养,忽视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相互渗透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多毕业生会做固定的技术活,但是遇到新问题就束手无策。这就很能说明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将技能训练等同于职业能力的问题所在。
高职院校的教育不同于技能培训,学生的就业是以“技能、理论、素养”三者共同支撑的。如果能掌握知识的再生和迁移能力,就可以提升自身的可雇佣价值,增强职业发展后劲。从当前职业发展来看,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进步,都要求劳动者能够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迅速实现角色转换。如果只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必将限制和阻碍劳动者的职业发展空间。
尽管高等职业教育一再强调要改变考核方式单一的现象,积极推行能力本位的多种考核方式,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沿袭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评价模式为主体的方式,忽视学习的过程,使高职学生过于重视分数。考核的重点不是学生对某一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而是对学生某一课程知识点的熟记程度,强调学生的记忆力和能力,而不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高职学生本身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熟记能力有一定的欠缺,这种强调问题答案的标准性,势必扼杀学习的积极性。
受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办学程度的影响,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评价主体单一。现行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大多由学校评价,缺乏行业、企业专业性的指导意见,评价的内容也不够客观全面,且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人才培养工作评价。近些年,就业率也被当作一个重要的指标纳入到人才培养工作评价体系中。许多高职院校认为,高职学生就业率高就说明学生职业能力高,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就很好。
教育是具备不同层次、结构完整的独立体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门类。高职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更是对人的教育。从“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目标来看,我们还要把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育放在突出位置,在满足产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实现高职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职业适应的硬技能,同时在职业态度、职业情感等方面也要具备相应的软技能。无论是工学交替、工学结合还是现代学徒制,任何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都要落实到“人”这一主体上。人的教育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使命,职业教育也决不能例外。
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只是技能学习与操作的一般能力,还包括知识迁移和技术创新等在内的职业发展能力,这些都需要在岗位学习和操作过程中产生、转化并逐渐内化。当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时,就会自觉地对已有的岗位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内化迁移,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迁移学习实际上是对岗位原理、技能方法以及职业态度的迁移学习,是将已经习得的岗位经验内化后用到新的岗位实践中。高职学生的迁移学习成效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还在于使学生能够用这些新知识、新技能去解决岗位操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职业发展能力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高技能职业能力,能够解决岗位操作中出现的难题和新问题。
现代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高职教育就是给这样复杂的体系培养核心元素——人,因此必须结合现代企业的特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育人的优势,利用课程企业工作环境教学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普通教育相比较,“学中做、做中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依赖于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表征,也是学生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职业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表征。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注重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整合和无缝衔接。工作过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渠道,也是培养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职业发展能力不一定都体现在职业能力中,但职业能力一定蕴含职业发展能力。职业能力的形成可以有多种渠道,但基于工作过程培养职业能力最能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在培养职业能力方面具有确定性,但在生成职业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丰富性、生成性和迁移性,这是工作过程导向可行的逻辑根据。推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既要立足当前,瞄准岗位,精准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学校首次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就业,又要面向未来,服从变化,全面培养职业发展能力,支撑在岗转岗培训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发展。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一定是从一般能力向复合层级的职业发展能力的拓展与丰富。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构成中,职业能力是以岗位知识为支撑的基本岗位职业要素。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其成为具备一般职业能力,兼具职业发展能力、适应性强、实用性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教育,但更重视岗位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实践操作教育就是工作过程知识教育,既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也是决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岗位技能实践是关键。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时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而“以学生为本”的关键落脚点是在专业建设中应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线”课程建设中闯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符合工作逻辑的课程结构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策略,就是要将现有的知识逻辑体系打破,按照工作逻辑重组教学内容,将教师过去静态的教学过程设计转为动态的学习过程设计。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他们在高职院校所必须拥有的专业本领,这是他们今后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本领。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应用型教育体系,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学生应根据专业岗位技能要求,扎扎实实地学好岗位专业技术,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岗位操作,成为行家里手,这才是应用型职业教育真正的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有岗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然后才是岗位要求的职业适应性。也就是说,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首先要注重对接企业岗位的基本需求,分析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以职业岗位技术应用基础适应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在一个专门岗位和一类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要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和具体的职业技能岗位,岗位知识技能的转化既有知识技能内化过程出现的岗位职业能力多样化差异,又有岗位技能操作过程出现的岗位操作能力强弱和水平高低的差异。
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知识更新对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新技术也越来越层出不穷,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职业技能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必然是从单层级的基本职业能力为主导向以复合层级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导的发展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包括岗位的变化与职位的变迁,更多的是工作经历的变迁以及多岗位职业能力增强。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性。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应该体现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价值取向,准确定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在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具体化,体现着新时代的职业价值观。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应该从知识教育、素质教育逐步向能力教育倾斜,高职院校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终身教育理念,以“职业适应能力扎实、职业发展能力充分”为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高职学生的出彩人生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