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渊瀚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6)
高等教育历来是我国人才资源与科技生产力的第一连接点,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新时期为适应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2013年在国家制定并实施的“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主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源泉,地方高校也迎来了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加速自身发展的新一轮机遇与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很多地方高校立足区域,围绕优势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培育出了一批领先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相当一部分学科也成功跻身世界前列。然而就总体而言,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要求,同教育部直属高校乃至国际先进水平也有着明显差距。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创新主体长期各自为阵,造成了资源分散、建设重复、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协同创新发展,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阻碍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尽可能地组织协同各创新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推动地方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尤其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协同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根据我国高校分类定位理论,地方高校是区别于部属高校和高职高专的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别或类型,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相对独立的办学层次。相比部(委)属高校,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两大”的特点。一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占全国高校的比例大;二是人才培养单位覆盖地域面积大。所以,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是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层次分工来说,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拥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张国栋、娄枝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视角提出了人才培养深化改革的建议;古广灵则根据协同创新的内涵解释,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翁健全等认为,协同创新的国家战略为高校中弱势学科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并针对弱势学科的人才协同培养进行了体系架构;刘新建等以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审视,通过在时间、空间、主体和活动四个方面的思考,对高校协同创新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构建。然而,由于自身特殊的办学层次,使得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输出和引领区域科技创新的两方面,地方高校都需要发挥出自己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用系统全面的视角去考虑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的体系改革,如何去构建一个更加严格的人才培养系统模型就显得十分必要。
自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提出以来,以“世界一流,国家急需”为使命,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地方高校的育人方针、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提出了深度变革的要求。如果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视为一个系统构建的过程,那么本研究拟从协同创新文化、协同创新管理、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层次四个维度构建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结构。
根据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来看,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反映了其办学历程中所积淀形成的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和独特个性。所以,创新的文化可以看作是一所大学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引擎,是培养协同创新人才的内驱力。地方高校要建设创新的文化,首先就要梳理协同创新的建设理念,通过打造协同创新的精神,制定协同创新的制度,充分发挥创新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和激励。
地方高校肩负着国家和地区协同创新的双重使命,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要围绕自身的办学目的和任务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的革新,去芜存菁地从传承和发扬的角度解读校风,加强学风、教风的内涵建设,将严谨治学、求真求实、批判创新、勇于开拓的治学精神融入到协同创新的活动之中,使其持续具备创新创造的动力。同时,鉴于协同创新活动具有的变革性和超前性,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有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人文态度,鼓励在培养环节中自由探索,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营造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宽松氛围,去打破一切阻碍创新的思想桎梏,从而打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型的大学文化。
在人才培养制度的选择上,地方高校应当认识到协同创新的开放性特质,面向国际、面向社会,大胆地开放办学,通过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不同国度的学习交流,去广泛地探索全球化创新所需的积极要素,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构建出符合时代特色和要求的创新文化体系。在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倡导高水平的国际多边合作办学,立足科技前沿,拓宽沟通渠道,打造开放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思想碰撞、学习与融合。
在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上,地方高校需要及时更新理念、转变思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区域产业布局和地方经济规划,围绕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开展协同创新的模式探索。立足“顶天立地”的高等教育理念,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前沿研究等不同的培养角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对接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心骨作用,选择基础好、实力强、有特色、有影响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进一步突出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优势学科的前沿突破、应用学科的社会服务和人文社科学科的文化营造,不断强化和充实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
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富含层次的系统性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学科专业、教学安排和日常管理等不同层次的分项目标。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目标规划的科学设计,合理分解,以便有导向性地控制和协调各教管资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在人才培养的目标管理方面,地方高校应该牢固确立以协同创新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理性、全面地分析学校在协同创新的教育改革方面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并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自身办学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目标愿景,合理开展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在总体目标确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专业培养的角度进行目标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垂直目标层层递进的逻辑性,也要注重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目标的匹配度、关联度和融合关系,环环相扣,合理地将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机结合。通过在模块方向、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操作方法、实现途径等方面的尝试,以期实现协同的培养优势和创新的办学特色。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在于地方高校如何把学生的个人成长目标和教职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统一到学校的总体育人目标和各分项目标中去,以调动个体在积极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共同完成组织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目标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之间的辩证关系,广泛开展调研,充分考虑目标实施者的实际情况,客观合理,不好高骛远,强调个体的参与度。在各级目标的分解部署中,要充分重视目标的操作性和考核性,注重各层级目标的分解和转化,尽可能地将目标具体化、指标化、数字化和行为化。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方面,为更好地推进实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优化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地方高校应当组建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与考评领导小组,作为过程管理控制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评估,审定培养体系和量化标准,研究、协调、解决人才培养实施工作中的出现重大问题,适时检查和分析各级目标的推进情况、均衡情况以及出现的偏差情况,并及时进行绩效评价与反馈。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延续教学式的教育模式,高校对自身的学科进行了规范精细的分类,并根据分类建立了边界清晰的行政建制。虽然这样的分类有利于组织管理和科研工作的深度发展,但也切割了不同学科间的联系,造成了行政化隔离、校内科研资源难以实现流动共享、跨学科师生缺乏有效的专业交叉与合作、无形中的学科壁垒成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鸿沟。在新形势的人才培养要求下,要想打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环境,从国内外的人才培养先进经验来看,主要有这样三种培养倾向,学徒式、专业式和协同式。然而,面对任何一种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地方高校要想实现交叉学科发展,跨组织整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然要以研究、教学、实践等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为载体,在发展中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与时俱进地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有着多种多样的主体和渠道,无论校内、校校、校基、校所、校企协同,还是国际合作的协同,每一种类型的平台搭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协同关系。
在协同创新的发展方针下,在区域经济转型的需求下,地方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寻找政策,利用自身的科研和教育资源优势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校内外各级协同单位以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信任与风险分担机制,形成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利益共同体。通过组建跨组织和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规定相应主体在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应尽的权利与义务,从而强化各主体对于人才培养的教育责任,进而提升地方高校的育人水平。
一般来说,传统庞大的组织架构注定了地方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型来适应协同创新的时代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地方高校应当通过组建政产学研用型的各级科技园区、孵化中心以及产业基地,从而构建相互支撑的跨学科、跨专业与跨领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各协同创新平台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共享,以打破自身单一的教学式育人模式,实现自身的育人需求。
根据野中郁次郎的观点,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在一个组织里面显性知识比例小,易传播,而隐性知识比重大,却不易获取。因此,处理协调好战略和资源关系以外,为了更好地加快加强大学生在各类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中获取知识,就必须要处理好育人载体内以及载体与载体之间知识共享的协同关系,从而更为便捷地实现多学科间知识的有效转移,增强专业教育的综合性与前沿性,提高协同创新育人的效率和效果。
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开展高水平教育与协同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层次合理的培养体系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保障作用。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学生培养体系水平普遍比较低,特别是在以对口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学科领域与本科生的专业领域之间一般呈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在本科和研究生的不同阶段,均存在学生所学缺乏相互联系、共性培养重于个性发展、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自我学习能力培训等诸多问题。同时,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水平相差也并不明显。
通过对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发现,很多创新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倡导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标准式专业教育,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创造力培养相关课程,推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开拓宽广的知识维度,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学校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上也采取了打通设计,推行本硕一体的培养制度。通过批判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明确了专业体系的研究方向,设置了清晰的知识进阶路径,并通过不同层次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知识水平所需的思考深度。
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中,既能拓展本科生在专业应用方面的视野,也为选拔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对象提供了依据,放宽了学生课程的攻读界定,放大了创新性活动的自由度,厘清了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层次,是一种提高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水平和培养效率的有效方式。
对地方高校来说,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要求全员创新、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面协同的宏大系统工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创新素质,建设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需要校内外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主体的协同努力。在改革中,地方高校要认识到人才培养过程的多元化和培养结果的多样化,始终把握开放、集成、高效的原则,强化成本效益意识,通过打通多培养主体之间的机制桎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比,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协同中,地方高校要积极借助政府的宏观引导,以深入的体制改革大力整合政产学研的优质教育资源,用科学的机制设计化解横亘于各主体间的权责分配、评价标准、知识共享和管理瓶颈等诸多矛盾,广泛促进各主体自愿、主动、长效地实现联动教育。在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协同发展情境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创新素养,为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