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璇,章忠平(江西省图书馆)
本研究以江西省安义县部分留守儿童为例,在调查、分析留守儿童手机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图书馆为留守儿童开展手机阅读服务的对策,以提升留守儿童手机阅读效率。
江西省安义县是一个进城务工人员输出大县,每年有近8万人外出务工。该县龙津镇中心学校、台山小学、城北小学是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截至2017年2月,龙津中心学校共有留守儿童1,657名,城北小学有99名留守儿童,台山小学有47名留守儿童。以这三所学校的1,803名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3份,收回1,803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780份,有效问卷率达98.7%。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含阅读兴趣、阅读认识、手机利用情况、手机阅读内容、手机阅读时间、手机阅读资源来源、手机阅读方法、手机阅读频率、手机阅读障碍、手机阅读帮助、手机阅读服务等十多项内容,既有封闭式问题也有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包括调查对象的姓名、年龄、年级等基本信息,也包括个人阅读情况及使用手机进行阅读的情况等;开放式问题则是指个人对手机阅读如何改进方面的建议。
(1)阅读兴趣区分明显,部分留守儿童阅读兴趣不大。阅读兴趣是人们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是维持阅读的动力之源。本次调查可知,在留守儿童阅读兴趣方面:289名留守儿童非常喜欢阅读,占比16.2%;528名留守儿童喜欢阅读,占比29.7%;648名留守儿童对阅读持一般态度,占比36.4%;315名留守儿童不喜欢阅读,占比17.7%。可以看出,54.1%的留守儿童对阅读兴趣不浓,这说明一些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亟待激发。
(2)阅读主动性不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更多的是个人的自主行为。阅读主动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阅读兴趣、阅读环境、阅读条件等都对主动阅读产生影响。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在留守儿童的阅读主动性方面:225名留守儿童会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占比12.6%;1,203名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是老师布置的,占比67.6%;151名留守儿童进行课外阅读是家长布置的,占比8.6%;201名留守儿童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占比11.2%。由此可知,所调查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阅读主动性不强。
(3)阅读资源获取途径多样化。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离不开阅读材料。从阅读资源载体分析,阅读资源有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资源及数字资源。根据调查显示,在阅读资源获取途径方面,59.2%的留守儿童通过购买图书进行课处阅读,约11.0%的留守儿童通过向他人借书进行课外阅读,约5%通过向图书馆借书进行课处阅读,约13.6%通过网络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课外阅读,约11.2%的留守儿童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所调查的留守儿童获取阅读资源的途径多种多样,但通过家长或者自己购买图书进行阅读的留守儿童居多,而向图书馆借书阅读的留守儿童比例较低,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利用图书馆借阅图书进行阅读。这反映了留守儿童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欠缺,对图书馆了解不够,没有利用图书馆获取阅读资源的习惯。导致留守儿童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农村图书馆建设滞后及宣传不到位有关,同时也与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以及农村中小学图书馆书刊资源匮乏、开放时间有限、面向留守儿童开展阅读活动次数少等有关。
手机阅读行为是指读者在对手机上所承载的信息进行获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本文重点对留守儿童的手机用途认知、手机阅读目的认识、手机阅读内容选择、手机阅读频率、手机阅读时间及时长等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分析留守儿童手机阅读行为特征。
(1)手机用途认知不一,将手机作为沟通交流工具及课外娱乐工具的为主流。在网络环境下,手机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而且是获取各种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结果显示:342名留守儿童利用手机阅读课外书籍,占比19.2%;1,108名留守儿童利用手机与家长、同学联系,占62.2%;204名留守儿童利用手机玩游戏,占比11.5%;126名留守儿童通过手机看动漫,占比7.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留守儿童把手机作为沟通交流工具及课外娱乐工具,而没有有效利用手机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对手机阅读目的认识有偏差。调查发现,602名留守儿童认为通过手机阅读可以增长见识,占33.8%;924名留守儿童认为通过手机阅读对学习有帮助,占51.9%;254名留守儿童认为手机阅读就是休闲娱乐,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占12.3%。可见,大多数留手儿童对手机阅读有了正确的认识,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认为手机阅读仅仅是休闲娱乐。
(3)手机阅读内容选择多样。手机阅读集合多媒体融合优势,阅读内容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为一体,实现了多方位的感官阅读。从本次调查可知,1,195名留守儿童用手机阅读课外辅导读物,占67.1%;178名留守儿童用手机阅读卡通漫画,占10%;141名留守儿童用手机阅读文学名著,占7.9%;65名留守儿童用手机阅读科技类读物,占3.6%。可见,留守儿童用手机阅读的内容比较丰富,但阅读课外辅导读物占比较高。67.1%的留守儿童用手机阅读课外辅导材料,进而提高自己课程学习效果。
(4)手机阅读频率较低。手机阅读频率从侧面反映了留守儿童手机阅读的偏好。调查结果显示,在已有的利用手机进行阅读的留守儿童中,202名留守儿童每天利用手机阅读课外书籍,占11.5%;242名留守儿童经常进行手机阅读,占13.6%;1,047名留守儿童偶尔进行手机阅读,占58.8%;289名留守儿童从不使用手机进行阅读,占16.2%。可见,留守儿童利用手机进行阅读还不普遍,对手机阅读没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喜好。
(5)手机阅读时间及时长不一。从手机阅读时间及时长分析,可以了解留守儿童手机阅读的一般规律。在手机阅读时间安排上,189名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进行手机阅读,占10.6%;856名留守儿童在晚上睡觉前进行手机阅读,占48.1%;301名留守儿童在寒暑假进行手机阅读,占20.0%;145名留守儿童放学后进行手机阅读,占8.1%。可见,留守儿童一般选择空暇时间,如,课间休息、放学后、睡觉前、寒暑假等进行手机阅读。利用晚上睡觉前进行手机阅读的留守儿童较多,而利用寒暑假进行手机阅读的留守儿童较少。在留守儿童手机阅读时长方面,阅读时间每天在30分钟以内的留守儿童占多数(58.9%),而阅读时长每天超过60分钟的留守儿童却较少(11.3%),更有16.2%的留守儿童没有进行手机阅读。总之,有72.4%的留守儿童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大部分留守儿童每天的手机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内。这说明大多数留守儿童手机阅读时间较短,利用一些零星、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这不利于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和深刻理解。
2.2.2留守儿童手机阅读技能
(1)手机阅读方式选择多元化。手机阅读是一种数字阅读,需要借助相应的阅读软件、阅读平台才能完成阅读过程。笔者在调查中发现,202名留守儿童从电脑上下载资源,占11.3%;324名留守儿童下载阅读软件进行在线阅读,占18.2%;254名留守儿童从客户端软件下载阅读资源进行离线阅读,占12.3%;602名留守儿童在微信、微博上进行阅读,占33.8%,109名留守儿童利用网站在线阅读,占6.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手机阅读方式选择多元化。
(2)手机阅读软件使用技能缺乏。为了解留守儿童对图书馆阅读软件使用情况,笔者对留守儿童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及利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掌握使用图书馆移动服务技能的留守儿童不多(31.6%),大部分留守儿童(66.8%)需要专业人员指导安装和使用。只有29人不会使用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占1.6%。由此可知,留守儿童手机阅读软件使用技能欠缺。
(3)手机阅读方法不当。科学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有助于掌握阅读内容。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的留守儿童比例较低(15.0%),而仔细阅读不做读书笔记的留守儿童的比例却最高(43.5%),快速阅读和浏览图片的留守儿童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为25.5%、16.0%)。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引导的缺失都是随心所欲地进行阅读,尤其在进行手机阅读时,以“浅阅读”、“快餐式阅读”等为主。留守儿童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阅读特征突出。“浅阅读”、“快餐式阅读”大量挤占“深阅读”时间,使留守儿童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忽视了阅读的细致入微的情感品味和对阅读内容的掌握及领悟。
2.2.3留守儿童手机阅读服务需求
(1)留守儿童手机阅读面临多种障碍,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帮助。手机阅读是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手机阅读软件的参差不齐,网络阅读资源的纷繁复杂、杂乱无序,手机阅读的费用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留守儿童利用手机阅读数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在手机阅读障碍方面,840名留守儿童认为阅读的消费高低是主要因素,占47.2%;562名留守儿童认为手机阅读软件是否便利是主要因素,占31.6%;562名留守儿童认为阅读内容是否丰富是主要因素,占31.6%。从中可知,留守儿童手机阅读面临多种障碍。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进行手机阅读所需的帮助,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839人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占47.1%;641人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占36.0%;189人希望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占10.6%;由此可知,留守儿童在利用手机进行阅读遇到困难时,更多地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
(2)留守儿童手机阅读服务需求涉及范围较广。据调查显示,31.3%的留守儿童希望提供适合自己的手机阅读资料,43%的留守儿童希望提供手机阅读指导活动,25.7%的留守儿童希望提供手机阅读交流服务,三者所占比例相当。可见,留守儿童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不仅需要获取相关知识,而且需要多样化的手机阅读服务,以提高手机阅读效果,提升手机阅读体验。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手机阅读存在阅读意识淡薄、阅读兴趣欠缺、阅读主动性不强、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技能缺乏等问题,“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快餐式阅读”成为留守儿童阅读的主流方式,留守儿童手机阅读还面临诸多障碍,需要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激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进行阅读,提升手机阅读效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智慧型和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同时更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留守儿童利用图书馆意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图书馆建设落后及宣传不到位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由2010年的2,884所增加到2014年的3,117所,[1]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但农村图书馆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经费短缺、设施简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不均衡导致留守儿童利用图书馆的机会不均等,影响公共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提供阅读服务。因此,一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条件,大力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让留守儿童便捷地获取图书馆的服务。农村现有的农家书屋建设覆盖了全国具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但因缺乏管理,很多农家书屋陷入发展困境,服务设施配置不齐、文献资源更新缓慢、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家书屋功能的发挥。农村学校图书馆、农村图书室因资金不足、文献资源缺乏,服务难以有序开展。基于此,要整合农村学校图书馆、图书室、农家书屋的资源,发挥政府、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农村图书馆的建设。笔者认为可采取托管型建设模式建设农村图书馆,将农家书屋、农村图书室、农村学校图书馆委托给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管理,将委托管理的农家书屋、农村图书室、农村学校图书馆纳入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文献资源统一调配、集中编目,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采取统一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读者提供丰富、多样、多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这种托管采取的是社会托管,而不是市场托管的形式。如,浙江省嘉兴市采取政府搭台、委托管理、规范运作、全民共享的办法建设农村图书馆,已形成6个总馆、2个区分馆、59个镇(街)分馆、88个村(社区)分馆及1,200余个图书流通站(含农家书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2]二要加强图书馆宣传,提升留守儿童利用图书馆的意识。面向留守儿童大力宣传图书馆功能及服务,提高留守儿童对图书馆的认识。与学校合作,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活动,编辑发行图书馆宣传材料,向留守儿童介绍图书馆的服务;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及服务项目;邀请留守儿童参观图书馆,并作为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激发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热情。如,江西省图书馆开展的“一日图书管理员”活动,加深了少年儿童对图书馆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可以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图书馆。[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留守儿童好奇心强,开展适当的阅读活动,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有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除了学校、家长的努力外,公共图书馆可发挥其资源优势,在寒暑假期间、周末与学校联合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以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通过提供大量的资料和举办各种活动,图书馆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体验阅读的乐趣、探索知识的激情和丰富他们想象力的机会”。[4]一是举办读书竞赛活动。如,举办读书猜谜、“经典美文”朗诵、讲故事、作文比赛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读书竞赛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这些竞赛活动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强,会促使参与活动的留守儿童多读书。又如,安徽省阜阳市图书馆与该市农村中小学联合举办“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留守儿童踊跃参加,通过比赛,留守儿童不但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而且提高了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激发了他们读书的热情。[5]二是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以知识的精华、榜样的力量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图书馆讲座因其形式灵活、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成为图书馆一种重要的读者服务形式。从提高留守儿童阅读兴趣出发,公共图书馆可重点开展阅读欣赏类讲座,针对留守儿童的知识层次、阅读需求,推出系列阅读知识讲座。如,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图书馆根据临渭区三张镇培英小学留守儿童对绘本认识较少的情况,开展以《绘本阅读与写作》为主题的讲座活动,通过讲读《云朵面包》经典绘本、手偶表演、看图说话、口语作文、儿童剧表演等环节,让孩子们体会了绘本阅读的快乐。[6]图书馆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展览内容传播知识、陶冶读者的情操。要提高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公共图书馆可选择与读书有关的主题开展阅读展览服务,利用馆内空间或与学校联合举办展览,扩大图书馆展览服务范围。如,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举办的“世界读书日”专题展览,分为“世界读书日的来历”、“爱读书的故事”、“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名言警句”、“读书的意义”、“好书推荐”六大主题,通过介绍匡衡、鲁迅、华罗庚、高尔基、伽利略等中外名人的读书故事,展出《目送》《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摆渡人》《二手时间》等文学作品,使前来观看展览的少儿读者深受启发。[7]
3.3.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多元手机阅读平台
手机阅读是阅读者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终端,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访问、接受、下载所需信息,并在移动终端上浏览、收看(听)的阅读活动。[8]手机阅读的实现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手机阅读的内容一般是以数字形式出版的多媒体信息或文本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阅读平台日益增多。从图书馆的角度分析,要构建面向留守儿童的手机阅读平台。① 要构建阅读网站,让留守儿童利用手机阅读网站内容。构建满足留守儿童需求的阅读网站,要体现儿童主体原则、个性化原则、互动性原则。网络栏目设置可分为阅读天地、E书下载、原创发布、专家导读、阅读交流等,让留守儿童利用手机既能阅读网站上的经典作品、发布自己的阅读心得,又能参与阅读交流、获得阅读指导服务。同时,利用图书馆文献整序的功能,收集、整理适合留守儿童阅读的社会阅读网站,以主题的形式建立网站链接。如,收集全国各地少儿图书馆的网址以及虫虫阅读网、老约翰绘本馆、儿童资源网等网址,挂接在图书馆的阅读网站上,以网络资源导航形式指引留守儿童点击网址阅读所需资源。② 构建手机图书馆,让留守儿童获取各种阅读内容。手机图书馆是依托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E-B00K、笔记本电脑等)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的延伸与补充。[9]手机图书馆具有数据库检索、视频点播、参考咨询等功能。要将留守儿童最需要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以WAP、APP服务模式开展服务,让他们能利用手机等在线进行数字资源检索、下载、阅读。如,江西省图书馆建设的“掌上赣图”,以无线通讯网络为支撑,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读者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登录“掌上赣图”进行注册后,即可搜索、阅读数字信息资源。③ 建立图书馆留守儿童服务微博,发布阅读资源,提供阅读服务。目前,国内使用人气最旺的新浪微博。公共图书馆可构建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新浪微博,利用微博平台开展书目推荐、新书通报、在线阅读等服务。利用微博重点开展阅读资源推荐服务、阅读内容推送服务、阅读咨询服务。④ 建立图书馆微信,提供精准的阅读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与目标群体的多形式的便捷交流和信息共享,留守儿童登录图书馆微信可阅读文章、交流阅读体会。公共图书馆要充分调研留守儿童的需求与偏好,提供具有实质性的阅读内容,加强数字阅读内容建设,将图书馆收藏的数字资源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发布,让他们通过微信在线阅读。在构建多元化的手机阅读平台后,要注重各个阅读平台的宣传,扩大手机阅读平台在留守儿童中的知晓率。
3.3.2调查留守儿童阅读需求,建设有针对性的手机阅读资源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指出:“资源为王,服务为妃,技术为婢。如果没有资源,一切就无从谈起,所以‘资源为王’是图书馆的根本”。[10]可见,图书馆开展手机阅读服务,信息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建设最为关键。手机阅读的对象是数字化资源,类型应当多样,既有纯文字型的数字资源,又有图片、视频、音频数字资源。因此,面对留守儿童对手机阅读资源多样化的需求,公共图书馆要构建多元化的手机阅读资源。
从表1相关要素对照说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区别。首先,对于同一要素,两者在表示的方法、选取的指标、属性的要求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地理国情数据针对一些要素进一步细化,如果园地细化为乔灌果园、藤本果园、草本果园;再次,地理国情数据根据需要新增了许多要素,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具备的。如主体功能区、流域、城镇开发边界等;最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许多要素在地理国情数据中也没有体现。
(1)对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专题阅读资源库。公共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纸质文献资源,依托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根据留守儿童的阅读内容需求,建设专题阅读资源库。同时要及时更新特色数据库,完善特色数据库功能,提供主题词、分类号、题名、作者等检索途径,让读者从多个角度检索利用特色数据库。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图书馆自身的馆藏特点,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面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立的“广州记忆(青少年版)”特色数据库分为动漫版、图片版、完整版,涵盖粤语典故、广东童谣、民间传说、地名趣谈、名胜古迹等内容,集思想性、科学性、特色性、趣味性为一体,通俗易懂,寓教于乐。[11]要从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开发如爱国主义、自我保护、生理及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知识、传记和文学等专题文献数据库,满足他们多种类、多层次需求。
(2)引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商业数据库。随着数字出版的繁荣,商业数据库大量涌现。同方、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以及方正、超星、书生之家的电子图书中不乏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可精选那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商业数据库资源,采取购买或建立镜像站点的形式,使之成为图书馆的虚拟馆藏资源。如,江西省图书馆引进了“中华连环画数字阅览馆”、“爱迪科森少儿多媒体图书馆”、“乐儿科普动漫数据库”、“知识视界视频图书馆(少儿库)”,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是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好教材。
(3)开发网络资源,提供短小精悍的阅读产品,满足留守儿童的快餐式阅读。网络资源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以多媒体形式表达、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网络资源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良莠不齐,呈现无序性和不稳定性。只有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阅读产品。公共图书馆可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搜索引擎技术、Web信息挖掘技术、XML语言标识技术等,收集、整理网络资源,建立专题信息数据库。
3.3.3通力合作,提供手机阅读指导服务
阅读指导是指在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分析读者阅读心理的基础上,参与读者的阅读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引导读者阅读,以达到让读者开卷有益的目的。简单说,阅读指导就是指导阅读者读什么、怎么读。如前所述,留守儿童手机阅读存在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技能缺乏等问题,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与学校开展合作,在所建立的网站上建立QQ群,在所建立的阅读微博、微信等平台设立交流窗口,或以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手机阅读交流服务。
(1)对手机阅读内容选择的指导。手机阅读是移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阅读的内容有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纷繁杂乱往往使阅读者陷入网络迷航的困境。留守儿童因其阅历的局限性,难以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畅快淋漓地“遨游”,难以发现并阅读自己真正所需的资源。公共图书馆可向留守儿童推荐馆藏数字资源,指导他们选择既有科学性、知识性,又契合自身兴趣和爱好的网络资源。如,扬州市少儿图书馆借助网络平台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向少年儿童读者讲解有关信息知识、信息检索方法及检索策略,使少年儿童读者能使用多途径的检索方法获取信息。[12]
(2)对手机阅读方法的指导。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引导的缺失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阅读,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获取最佳阅读效果的主要途径是科学系统的读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有方法的手机阅读对于知识获取的多元性是非常有益的。[13]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掌握系统科学的阅读技巧,使每个留守儿童掌握正确的手机阅读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成果和学习效果。如,教会他们运用精读、速读、泛读等阅读方法;指导他们读写结合,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摘抄名言佳句,撰写读后感、编写内容提要;指导他们合理地安排好上手机阅读时间等。
(3)对手机阅读技能的指导。有的手机阅读内容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如,手机图书馆的使用需要读者下载客户端,安卓版手机、苹果版手机的安装方法又不一样。因此,公共图书馆要与学校联合开展手机阅读软件使用技能培训,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手机客户端的安装、手机阅读格式的下载、手机文字输入法等的培训,传授实用技术以消除其阅读障碍,提高他们使用手机阅读软件的技能。因教师、家长及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接触最为密切,留守儿童遇到阅读困难,首先会向家长及监护人、教师寻求帮助,所以也要对教师、家长及监护人进行手机阅读的培训。同时,开展手机阅读活动,提高留守儿童手机阅读操作技能。手机阅读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提高留守儿童对手机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促进他们手机阅读操作技能的提高,进而提升手机阅读体验。如,公共图书馆可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平台,配合学校主题教育,开展专题手机阅读活动,使留守儿童在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中获得新知识、掌握手机阅读新技能。
[参考文献]
[1]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7个[EB/OL].[2017-03-12].http://www.gov.cn/xinwen/2015-05/14/content_2862182.htm.
[2]嘉兴发布公共图书馆分布地图[EB/OL].[2016-05-12].http://www.cnjxol.com/Industry/content/2015-12/11/content_3518268.htm.
[3]江西省图书馆少儿部简介[EB/OL].[2016-03-16].http://www.jxlib.gov.cn/children.aspx?typeid=1.
[4] Guidelines for childrens library services[EB/OL].[2017-04-16].http://www.doc88.com/p-90323875 1707.html.
[5]王志纯.开展读书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心理成长[J].图书馆界,2012 (2):8-9,16.
[6]图书馆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讲座”活动[EB/OL].[2017-03-16].http://www.linwei.gov.cn/info/1014/32445.htm.
[7]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世界读书日”专题展览[EB/OL].[2017-04-16].http://www.xwlib.com/content.asp?artid=171C871F-A279-4E9D-85F5-CD1A7 AB39885.
[8]倪圣,袁顺波.我国手机阅读研究现状述评[J].现代情报,2012(6):17-20.
[9]胡振华,蔡新.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18-20.
[10]程焕文,黄梦琪.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图书馆论坛,2015(4):1-8.
[11]蒙超.论少儿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以国内几个少儿图书馆特色数据库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3):17-18,20.
[12]华斌.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少儿网络阅读指导研究——以扬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2012(12):115-117.
[13]袁曦临,等.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5):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