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玲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新疆 博尔塔拉 833400)
在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对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对来我院进行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发现其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59例、37例;年龄为25-68岁,平均年龄为(46.27±2.54)岁;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54±0.37)年。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由此可以看出,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年龄、病程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如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针对性的进行饮食、运动以及用药等指导。研究组患者除了实施常规护理之外,还需要应用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具体如下:(1)术后镇痛。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通过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够将患者下床活动、进食时间提前,同时应激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降低。目前在临床中用于镇痛作用的药物比较多,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可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身体状况等条件,遵医嘱选择相应的镇痛药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2)早期活动护理。肝胆胰脾外科手术在手术后,护理人员根据其临床症状具体情况,可以相应的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防止患者长期卧床休息,以免出现肺功能降低、肌肉强度下降、肌肉萎缩、形成血栓等现象。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早期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禁止超负荷运动,以免得不偿失。(3)限制静脉补液量。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就会停止使用静脉补液。可以向让患者使用流质食物,随着患者耐受性的增强,可以逐渐换成正常饮食。而且患者在术后其蓄积钠排泄能力也会所有降低,所以在进行静脉补液的时候一定要维持平衡,防止患者出现消化道功能恢复迟缓、高氯血症性酸中毒、钠超负荷等症状。(4)术后并发症有效控制。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这会延迟患者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延长,严重的话甚至会发生恶性循环。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达哌啶醇、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并加强控制阿片类药物[2]。(5)制定康复计划。通过制定术后加速康复计划,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而且患者的费用支出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节约。护理人员在制定术后加速康复计划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患者身体的具体状况,保证康复训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而有效调整[3]。其中康复的标准为可自由活动、伤口愈合良好、可正常进食、各项身体指标正常、疼痛得到明显缓解。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表示、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48例参照组患者中,17例(35.42%)非常满意,19例(39.58%)满意,12例(25.00%)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
75.00 %(36/48);48例研究组患者中,26例(54.17%)非常满意,21例(43.75%)满意,1例(2.08%)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肝胆胰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这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在临床中主要是采取手术方式治疗,而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已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4]。但是术后康复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在术后还是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其能够得到快速恢复。上述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应用术后加速康复护理理念,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7.92%,而采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这表示研究组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将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胰脾外科手术中应用,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其治疗及预后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