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皖江城市带僵尸企业的成因与出清路径研究

2018-01-29 09:06刘琼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皖江僵尸制造业

刘琼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安徽省作为华东区域的重要省份之一,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但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华东其他省市。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安徽沿江城市的发展潜力逐渐凸显。皖江城市带是我国迄今唯一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特色的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承接来自长三角核心区域的转移产业,制造业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长三角核心区域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大量制造业需要外迁,恰好为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制造业受生产规模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存在利润小、附加值低且能耗高的问题,皖江城市带不少制造业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亏损,甚至于成为了僵尸企业,对区域经济活力的激发以及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均极为不利。

一、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僵尸企业现状

僵尸企业为经济学术语,由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指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且恢复无望,由于政府或其他放贷者支持而尚未破产的企业。僵尸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均广泛存在,有着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僵尸企业无盈利能力,却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本以及劳动力,导致生产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抑制了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僵尸企业得以存续,主要依赖政府以及银行的扶持,其产品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格,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皖江城市带作为当前发展最为迅猛的区域,承接了大量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转移产业,制造业在其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不少制造业在转移之前就出现了技术手段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象,转移后出现了连续亏损,资本抵债的现象,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就当前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僵尸企业的现状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总量大。受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传统制造业越来越难以在市场立足,而此类制造业占比不低,导致制造业中僵尸企业的数量居高不下。其次,类型多。制造业中的僵尸企业遍布化工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多个门类。

二、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僵尸企业的成因分析

(一)企业层面的原因

皖江城市带承接的长三角转移制造业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一些企业虽然属于新兴产业,但由于技术不成熟以及产品质量问题,市场竞争力并不强,难以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关键阶段,皖江城市带的制造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然而,受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影响,皖江城市带制造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以及商品挤压严重的问题,并且,皖江城市带制造业所挤压的产品大都为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突破生产经营中的困局,不少企业选择了多元融资,从多个不同的借贷主体获得维持企业生产及运转的资金,但相比于企业转型升级所实际需要的资金而言,多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往往杯水车薪,甚至不能有效地化解当前企业实际存在的财务困局,因此,企业有必须再次融资,久而久之便会出现高负债率与高杠杆率的现象,企业经营出现巨大风险,一旦企业不能经营不能回暖,随时可能出现资金断裂的现象,最终沦为僵尸企业。

(二)政府层面的原因

在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僵尸企业的成因中,政府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是皖江城市带规划提出的主要背景,因此,属于皖江城市带的各地方政府均高度重视产业承接的效益,并致力于提升产业转移后企业的经营效益。特别是对于产业转移中的国家重点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往往会给予非常大的政策支持以及税收优惠,这样很容易使制造业企业出现盲目扩张的现象,原本经营良好的企业因为扩张无度以及无序发展出现了资金的难题。对此,地方政府会采用不同的路径来帮助企业寻求出路,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很容易再次出现盲目扩张,扩大生产的问题,导致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以及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企业作为市场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吸收消化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单位,企业一旦出现经营问题,很容易出现大规模失业乃至社会混乱的现象,因此,地方政府出于维稳的需要,往往也会给效益不佳的企业扶持,导致其死而不亡。

(三)银行层面的原因

银行是企业最为主要的融资机构,银行与融资企业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皖江城市带不少向银行贷款的企业由于发展前景不佳或者经营不善,普遍出现了亏损、资不抵债的现象,面临着破产的风险。而一旦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必然会出现债务减免,给银行带来坏账。在当前银行内部的考核体系中,利润增长率是最为主要的考核指标,而不良资产的处理以及冲销则是影响银行利润增长率最为关键的元素。因此,为了避免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银行会选择持续给企业贷款,使企业能以新还旧,避免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形,这本质上是将银行的收益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绑在了一起,极大地增加了银行运行的风险,也加大了企业运转的压力。皖江城市带中面临经营困境的企业中,不少为中央国有企业的子公司,或者地方国有企业,为了帮助这些企业顺利渡过困境,地方政府会介入到银行的业务中,致使不少信贷资源被用于这些经营不佳的企业,拉低了社会资源的整体回报率,对其他企业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三、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僵尸企业出清面临的困境

(一)历史欠账多

僵尸企业的出现并非一时之间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经营不善后出现的,因此,基本上所有的僵尸企业都面临着沉重的债务负担,银行则是僵尸企业最为主要的债权人。僵尸企业的金融债务负担非常沉重,资产抵押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解决,一些僵尸企业已经不足以支付金融债务的利息,遑论本金。除了金融机构的欠款以外,僵尸企业中不少还欠缺员工的社保费用。皖江城市带的城市虽然沿江,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并不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不少国有企业的改制资金难以足额筹集且有效拨付,导致不少有待改制出清的僵尸企业长期得不到解决,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二)人员安置难

安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前往东南沿海城市务工的人员数量众多,近年来,随着合肥经济的不断发展,省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内部消耗待业人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计划更为安徽广大的劳动力提供了巨量的就业岗位。制造业僵尸企业中不少属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为社会提供了不少的岗位,一些企业就业人员有上万甚至数万之多。出清僵尸企业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安置原有的工作人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严峻的社会问题。不少员工长期供职于传统制造业,已经与市场发展脱节,失业后再就业难度较高。

(三)并购阻力大

对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僵尸企业而言,并购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它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资金,而且能够带来新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僵尸企业出清带来的人员流动问题。但当前的并购阻碍却为数不少,一来,僵尸企业不少都属于国有企业,具有独立的经营权,且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享有特定的行政级别,僵尸企业被民营企业并购后,不仅独立经营权被剥夺,原有行政级别所享受的各种待遇自然也会消失,这使得不少企业负责人打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幌子,不让企业被并购,而地方政府考虑到GDP的问题,通常也不太支持国有企业被并购,导致很多企业一直在苟延残喘。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出清路径

(一)以有序引导为前提

僵尸企业的形成,既有主观层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因素,既偶然性的因素,也有必然性的因素,因此,在对待僵尸企业时,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比如破产清算,这样不仅不能有效破除僵尸企业的困境,甚至会引发其他经济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皖江城市带要加强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引导,根据企业僵尸化的程度以及僵尸化的原因,寻求合理的破解对策,提供有效、有序的引导。比如并购重组、托管经营。就以皖江城市带的纺织业为例,不少企业出现了技术条件落后,产品质量低于市场需求的现象,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交付给具有良好技术实力以及经营水准的法人,为企业的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提升提供条件。而对那些资质较差,污染大、能耗高,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则要毫不犹豫地采取破算清算的方式,及时淘汰,维系市场竞争的良好态势。

(二)以政策制定为重点

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时代管理作风的影响,市场灵活性较差,内部官僚气氛浓厚,是僵尸企业中的重要企业类型,特别是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而言,更是如此。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僵尸企业中不少均为国有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僵尸企业出清的目标,各级政府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做好相关政策制定工作。对僵尸企业的出清而言,各种难题都和资金欠缺紧密相关,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僵尸企业的出清是政府政策的核心内容。中央政府已经于2016年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不少地方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专项资金,用于僵尸企业的出清。其次,僵尸企业的出清方法有多种,政府要根据企业僵尸化的实际原因,制定分类出清的政策,尽可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优的目标。同时,针对以往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的现象,皖江城市带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统一管理,顺利推进僵尸企业的出清难题。

(三)以退出机制为关键

在僵尸企业的出清问题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至于不少僵尸企业将政府视作永久的兜底人,认为只要有政府参与,僵尸企业就能永远地处于僵化不死的状态,这种现象其实是极为不健康的现象,既导致了大量有效资源处于无效利用乃至低效利用的状态,也极大地增加了政府的负担。对此,政府一方面要认识到自身对于僵尸企业破除困境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推出机制,消除僵尸企业过度依赖政府的现象。首先,就企业救助而言,政府要严格救助的标准,选择因偶然性因素导致资金断裂而难以为继或者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但因一时的管理问题而出现困境的企业作为救助对象,避免在就注重出现不分良莠的情形;其次,就政府退出而言,无论救助企业是否存活,政府都需要及时地退出,存活的企业需要购买政府手中的股权,而失败的企业则要偿还政府贷款的本息。

(四)以协调处理为保障

僵尸企业的出清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涉到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因此,必须采用协调处理的方式,为僵尸企业的顺利出清提供坚实的保障。比如,僵尸企业的出清通常会牵涉到大量的法律问题,因此,必须从完善金融法庭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升僵尸企业出清中法律问题的处理实效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切实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因此,比如重视市场在僵尸企业出清中的基础性地位,让僵尸企业重新回归市场,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形成自我调解,而并非一味地给予政策扶持,削弱了市场的本地作用。同样,我国需要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企业因经营不善而退出市场是经济发展中极为常见的现象,不能由于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就给予特殊照顾,应该从优化退出渠道,降低退出成本等角度出发,为国有僵尸企业退出市场提供依据。

五、结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思路,对僵尸企业困境的破除有着重要的意义。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制造业中存在着不少的僵尸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地方政府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出发,加强企业的出清引导。

猜你喜欢
皖江僵尸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皖江城市带社保费征管机制优化研究
笔记本电脑“僵尸”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在舌尖上筑牢抵御“僵尸肉”的防火墙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