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基层水利专业人才之渴需要更多“订单式”创新

2018-01-29 08:58:08
中国水利 2018年17期
关键词:订单式玉树专业人才

◇ 纪 平

2016年于青海玉树试水的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目前在果洛、黄南渐次开花,实践证明,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是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重要创新,为破解基层专业人才短缺难题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路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前不久,在青海玉树召开的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工作座谈会,总结了“订单式”培养的经验成效,并对经验的进一步复制推广作了研究部署。

“订单式”培养,顾名思义,由用人单位“下单”、学校“接单”,进行人才的“量身定做”。在玉树、果洛等高海拔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这一培养模式突出民族化、本土化和专业化的导向,通过政校合作、单列指标定向招生、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专班培养、毕业后回生源地定向就业等,培养本土“永久牌”专业人才,破解了过去“飞鸽牌”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难题,并以此实现政府、学校与学生的共赢。对学生而言,不仅减免部分学费还享有就业机会;对学校而言,通过产教融合探索了人才开发培养的新模式;对政府而言,形成本土人才的“造血”机制。共赢,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激发了人才培养、成长、使用的内生动力。

一直以来,解基层水利人才之渴,特别是专业人才之渴,不仅仅是民族地区的迫切需求,也是各地的普遍呼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之急,还是从根本上解决新老水问题、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远之计,都离不开基层的落实。基层是主战场,也是矛盾和焦点所在。以水利建设为例,近年中央持续加大水利投入力度,目前在建水利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这些项目大多在基层。但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人员编制等因素制约,基层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与繁重任务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必须尽快补齐基层人才匮乏的短板,才能有效推动水利工作的开展,才能保证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补齐基层水利专业人才匮乏的短板,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是关键。一方面,瞄准基层专业人才的硬缺口,培育人才“增量”是现实需求。这就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发挥好地方政府、行业部门、水利院校等各方作用,积极借鉴复制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并因地制宜进行再实践再创新,为水利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另一方面,瞄准现有人才的提升空间,盘活人才“存量”是必由之路。这就需要健全完善基层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注重在职培训,完善岗位聘用、工资待遇、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等政策,鼓励广大基层干部职工紧跟新形势新要求新需求,自觉强化岗位履职水平和能力,在实践中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梦想的深度融合。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当前水利事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始终把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释放更多政策红利,用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心,就能把更多人才凝聚到基层,转化为基层发展的澎湃动力,为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订单式玉树专业人才
玉树留芳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玉树花开、鸡鸣东白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40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6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8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