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鸽
周五晚上,下班后,一时还不想走,索性留在办公室里,看看书、写写文。突然想起那两个学生来。
A是我14年教学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他有一个书法家的外公,还有一个学霸的妈妈,家庭条件优越。在我看来,一般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出的孩子应该是好学上进、恭敬有礼的。但他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是拖沓的、随性的、懒散的,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他能把所有的鞋子都穿成拖鞋,永远都是踩着鞋后跟走路。在学校,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展示他从家里带过来的各种新奇宝贝:一个手电筒、一把玩具枪、一叠游戏卡片,有一次甚至将家里磨咖啡豆的机子带到学校。
通过认真观察,我发现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A之所以这样急需找到自身的存在感,渴望来自集体的关注,是有家庭原因的。A的妈妈非常好强,本科之后,考研、考博,一直很忙;而他的爸爸,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没长大的大男孩。A在5岁之前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的,后来因为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妈妈才把他接回来,但回家后,妈妈也无暇顾及他,A大多数时间都是由保姆照顾,妈妈只是偶尔过问一下。
我清楚地记得,曾经有一次,我约A的妈妈来学校聊聊,我告诉A晚上放学可以跟妈妈一起回家。A在得知妈妈要来学校后,一整天都特别兴奋和积极,那种难掩的快乐满满地写在他的脸上。那天,我特地喊来了A,我和A的妈妈在教室里聊了两个多小时,A全程参与了。聊天时,我多次笑着打断A的妈妈对A的抱怨、对爷爷奶奶和爸爸的抱怨,转而不停地夸奖A,反复强调和夸大A的一个个细节。A坐在旁边,听得脸都微微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想,夸大一些的表扬如果能对学生起到触动,“夸大了”又何妨。班主任在和学生们相处时多做有心人,记住他们在班级里表现出的善、美、真的细节,然后找准场合、确定好对象,进行夸张式的表扬,表扬到这个学生都不好意思了,那才叫好呢!
记住学生的一点点好,不断渲染和强调,用美好促进美好,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就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受益者。记得我上学那会儿,无论是家里来客人还是我们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妈妈在和朋友聊到我时,从来不会比较或是抱怨,她总是会说我的好,而且她说的时候表情永远是夸张的,声音永远是洪亮的,似乎在向整个世界宣告,她的女儿——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我哪有她说的那么好。不过,神奇的是,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的身体里就会被注入一股无穷的力量,无论做什么都变得比以前更努力了。因为我笃信自己就是妈妈口中那个最优秀的孩子,就是别人耳中听到的那个最上进的孩子。
对A的这次表扬,我看到了明显的效果。他开始主动亲近我,他开始在乎我对他的每一句评价,并且愉快地接受我的每一个建议。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学生B的身影,以及他在小学最后一年和我的种种痛苦的交集,他在教室走廊外的怒吼,他最终冲下楼去的决绝身影。
与B的这一段经历,至今想起来,我都有种莫名的痛。事隔两年,从A的身上,我才反思出当初自己失败的原因。B一到三年级都是班级里的乖乖男、优等生。我认识他是在四年级,这一年他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他很爱干净,他上课认真,他的字非常漂亮,他乐于助人,总之,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学生,五年级下学期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B总说作业忘带了。起初我不以为然,但次数多了,我逐渐发现B的问题不仅仅是不交作业那么简单。课上,他的眼神迷离,课堂作业书写潦草马虎,正确率越来越低。面对他的心不在焉,我没有细想,也没有认真查找原因,而是直接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我想,好学生放松了,批评一下,刺激一下“自尊心”,他们自己应该就会迅速调整好的。
可是,我错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真的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同样的教育方法绝对不具有普适作用。我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没有改变B,反而将他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B越发叛逆,他的叛逆和其他学生不同,他总是沉默的、安静的,对于我的批评,他既不辩解也不表示接受。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一言不发,只是脸上的神情却让我感觉他似乎憋着一股劲,随时会爆发。果不其然,这一天来了!在他第N次作业没有完成后,我把他喊到办公室,轻飘飘地将本子扔给他,并说了一句:“你就这样了,太差劲了!”我已不记得当时自己说话的语气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在说话时都没有抬头看他一眼,仍埋头批改着手边的一叠作业。B是怎样接过本子的,又是如何离开的,我不知道。我只记得,B离开办公室后,就没有回教室,而是自己躲了起来。那天我和全班的学生满校园找他,最终我们在一个暂时不用的教室里的乒乓球台下找到了蜷缩在那儿的B。
我喊他,他抬头看我,口中大喘着气,他是在极力表示着不满与气愤。这一刻,我才意识到,B不是简单的叛逆,他一定经历了什么才会这样的。经过再三与B的父母的沟通,我才知晓了其中的一切。原来B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目睹了父亲对家庭的背叛,母亲一开始是不愿意将这些告诉我的。而且父亲对家庭的不忠,一再重复着,母亲竟然全然不知,都是B发现后,提醒母亲的。母亲的粗心纵容了父亲。在这样的过程中,B越发敏感、脆弱,他只能用放纵自己的方式来宣泄和躲避。只是那时我不够懂他的心,忘记了“尽量包容”“点燃希望”。
后来,我读到一个词“师者如蚌”,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我马上想起了B,那个曾经那么优秀的学生。
“伟大”的蚌默默地接纳了沙砾,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爱去浸润它,用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去感化它,直至把沙砾变成晶亮闪光的珍珠。人的生命成长是如此复杂多变,难以琢磨,面对儿童成长的多变,教育是充满智慧的挑战。师者如蚌,细磨沙砾,方能成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