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Z,女,初二学生,个子较高,性格比较开朗,成绩一般。父母从农村来宁打拼,工作较忙,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期中考试后,她来辅导室哭诉:“今天不要回家了,要在外面住几天,等父母气消了再回家。”原来,小Z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仍处于班级中下游。考前父亲警告过她,考不好不要再回家了,她害怕回家后遭到父亲打骂。在叙述过程中,她一直在流泪,认为自己永远也达不到父亲的要求。
据老师和同学反映,小Z常常作业拖拉甚至不交,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和班里一位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关系很好。
小Z是家中独女,父母一直将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希望她成才。十几年来,父亲对她总是不太满意。从认知行为治疗理论来看,早期形成的认知模式会影响日后的应对问题模式。“我总是不能让爸爸开心”“我做得不够好”,这些认知对小Z现在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小Z所在的学校集中了区域内许多优秀的学生,尽管她非常努力,但仍然无法进入班级的中上游。初二年级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她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这些事件让小Z的自信心一次次遭受打击,对自己的信念深信不疑:“我真的不够好”“我很差劲”“我不是男孩,肯定学不好”。
小Z应对问题的模式是逃避和退缩。小学阶段,小Z遇到学习问题时还可以通过询问父母得到帮助,到初中阶段,父母也帮不了她。
初始访谈的主要任务除了收集资料,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让来访者感受到包容与接纳更为重要。小Z在家庭中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咨询师尽自己所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她。在14年的生活经历中,她缺乏心理支持,常常被父母指责、打骂,从未得到父母认同。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与来访者表层问题同时产生的还有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在情绪和行为的背后有复杂的思维和信念在起作用。
从初二开始,小Z上课时明显精神不佳,动力不足,课后作业常常拖拉、逃避,同时内心又后悔、自责。考试时,她常常感到紧张、焦虑、烦躁,总是害怕自己考不好:面对考试成绩,她又为自己的分数而难过,非常恐惧父亲的打骂。在这些情绪和行为背后的是自动思维,如在看到自己的分数时,她的自动思维是“我又没考好”“今天回去日子又不好过了”,咨询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来访者找出这些自动思维。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找出那些影响来访者心理困惑的自动思维是最为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运用苏格拉底辩论术对来访者自动思维进行挑战,并引导其改变自动思维,用更为积极的思维来替代原有的自动思维。小Z的自动思维涉及方方面面,咨询师帮助她找出最重要的自动思维,如当自动思维是“我又没考好”时,咨询师引导她思考没考好是指什么、这次的分数具体是多少、与上一次比较有没有进步的地方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她重新定义“没考好”,将“没考好”这一想法与具体事实进行比较,从而形成新的思维“我这一次考试有了微小的进步”。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自动思维背后有一系列信念作为支撑。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小Z的自动思维“我又没考好”背后的信念是“我真差劲”“爸爸不喜欢我,我是多余的”。
同样,咨询师利用苏格拉底辩论术帮助她对这些信念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进而确立积极的信念,如“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有我自己的优点”等。当小Z内心深处的信念发生变化,她的自动思维也会随之改变,由此会引发一系列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小Z在家庭中缺少关爱和认可,这对她的成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家庭能带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时,孩子才能勇敢地在家庭之外茁壮成长。虽然小Z能在辅导室里得到一些在家庭中缺失的心理需求满足,但对她来说,父母的爱与关怀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家长的无条件接纳才是孩子真正的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