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一直认为,我个人的成长必须和全体教师的成长实现最大程度的协和联动。平衡的生态是最美的生态,笔直的等号是最美的符号:成全他人=成长自己。
绿色成长=蓄积势能长线发展。成全他人需要首先成长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还记得2010年3月,我受学校推荐参加在淮安市实验小学举行的江苏省“杏坛杯”苏派教学展评活动。从接到参赛任务到正式参加比赛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很快确定教学内容并拿出教学预案,接着是紧张的试教与调整。王笑梅校长带领工作室成员全程指导,听课、评课、磨课。短短7天时间,我度过了3个不眠之夜,终于从容地站上了讲台,荣获一等奖。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叫“雪山草地”的网友这样评价我的这节课:蒋老师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文本中的一个不经意的词——“石头”展开,在蒋老师的课堂里,石头不再简单,而是化身为有情有趣、有理有味的“雨花石”“水晶石”……串联起来,构成思维框架,填充以语言,增色以人文,妙趣横生的课堂意旨便活跃在学生、教师心中。我的课获得了专家的肯定、同行的好评。这次的获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是实小的优秀团队成就了我,而我要更好地成全教师的发展,首先自己要追求长线化的发展。
挑战管理=促进全科修炼。成长自己与成全教师,对我来说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我对自己提出了全科教育的高标准:读语文教育的书籍,也研究其他学科的教学;把语文以外的学科也当成自己研究的主科;读所有学科教师该读的书,为所有学科研课,把挑战作为成长与成全的机缘。凡有教师要参加重大赛课,我都要参与设计、研讨,追求一个学科联动多个学科,一堂公开课带动数节随堂课,一个赛事成就一批教师。有一次,一名音乐教师参加省级说课比赛,教研员老师到学校来听试教,结果发现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的教师都来参与,她惊讶不已。
异质组合磨课=成全高能团队。沉浸式的异质组合磨课是“成全他人”同时“成长自己”的极好路径。2012年学校组织教师前往东莞交流学习期间,团队的陈老师接到任务执教《翠鸟》一课。在两度试教后的教学方案被推翻后,陈老师几乎失去了信心。周末,我召集团队教师研课。教案一发,磨课就开始。我们共同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发现“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句话中的两个“飞”很有意思。如果教学能够关注“飞”字的一样与不一样,就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但关键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线索还没有找到。我们进一步潜下心来阅读相关的补充资料。研讨中,有教师提到“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我们眼前一亮:一点翠光去,多快啊,翠的颜色也有了,这不就是可以贯穿整个课堂的主旨吗?有了这画龙点睛的一句诗,一下子就把整堂课点亮了。在此基础上,我让数学教师来为陈老师推敲逻辑洗练语言,让音乐教师来把握课堂的节奏,让美术教师来美化板书和简笔画,让信息技术教师来优化教学课件……这样的磨课,让陈老师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把握方面得到迅速而全面的成长,这样的成长甚至是突飞猛进的。异质组合磨课,用团队每个人的功力打开了课堂的广度,让每一个人的课堂有了亮点和蜕变。这种异质化组合的团队合作,让年轻教师博采众长,加快了成长的步伐,也让我在其中迅速成长。
智慧统筹=激发加速成长。把成长自己与成全教师协调整合起来的好方式,就是当好负责任的主持人和有思想的协调人。2013年,王树峰老师代表学校参加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漫长的备赛过程,也是我的学习过程。教学设计上,如何将当下教改思潮与教师个人特质结合起来?我做了长时间的案头研究,然后对王老师进行了点拨,他逐渐找到了“大气而灵动”的课堂感觉。基本功大赛,需要教师全能全才,不能有短板。为了补齐王老师的几块短板,我就担当起总协调的角色:即兴演讲,请朱红霞园长专门负责,帮助搜集不同种类的演讲题目;理论学习,让朱国忠老师负责开出理论书单,整理教育理论,督促阅读。另外分派陈志祥老师搜集写作的资料,瞿卫华、陈桂萍等老师负责准备编讲故事的资料。此外,团队里的每个人还都承担一部分教学设计的搜集汇总工作。在这种团队协作的模式下,王老师即兴讲故事、即兴演讲、课堂教学等短板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最终在残酷的四轮淘汰之后,晋级成为代表南通市参加省赛的三位选手之一。
成长自己=成全他人。我努力把教师的成长当成自己的事业,并寻求一种最佳的平衡。平衡的生态是最美的生态,同心的团队是最美的团队。“绿色团队绿色心境,美致中和美美与共”,这是我的管理哲学,也是我的成长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