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生
(中共池州市委党校,安徽 池州 247000)
近年来,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紧抓发展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彰显发展特色,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编制了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初步构建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有效推动了“三优池州”建设。
虽然池州的大健康产业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池州的“名山、秀水、富硒、富氧”资源优势相比,仍然不相称,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近年来,池州大健康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不到5%,与全国相差1-2个百分点,产业整体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较小、体量不大。规模以上企业100多家,但是缺少对产业拉动面广、整体带动强的龙头企业,难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传统的医药产业主要是中药材种植等单一的产业模式,尚未形成以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辐射,促成各要素有机的结合,形成产业互补的格局。
池州大健康产业初级加工产品较多,精深加工的较少,尤其是“名、特、优、新”品种偏少,缺乏基于特色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优势产业资源的健康产品深度开发,未能形成基于优势资源上的规模化的特色产品,与周边等地在健康产业发展导向和产品开发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虽然拥有九华佛茶、九华黄精、石台富硒等产品,但是现阶段池州面上的大健康产品存在品牌杂乱、知名度不高、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目前,池州的大健康产业主要集中在休闲养生、养老、健康食品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多、散、杂、乱”的问题。如有的产品融合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品牌优势;有的企业生产等缺乏标准,业态发展比较散乱;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盲目竞争、各自为阵的现象,导致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经济效益。
目前池州大多数大健康企业都是依托资源优势,缺少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许多地方的中药产品的生产以短平快、低附加值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九华黄精为例,优势主要体现在中药材种植、流通和饮片加工层面,在产品研发、质量标准、工艺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基本上处于“微笑曲线”的下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导致消费者认可度不高。
2017年,池州市编制了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将大健康产业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统筹谋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今后,要以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制定产业促进政策,突出补齐产业短板,在项目立项、市场准入、土地供应、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优惠,努力实现“五年赶超、十年领先”。到2020年,健康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0%,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真正把池州打造成为“中国健康养生首选地,长三角生态养生中心、禅修养生中心、户外健体中心、健康食品中心和医疗康复中心”。
1.在“养”方面重点发展养生养老产业
一要精心打造休闲养生品牌。依托池州“山、水、林、田、城、村”等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为基础,打造生态养生品牌项目。以石台仙寓山、杏花村、平天湖、升金湖和牯牛降等旅游区为主要载体,发展富硒、水疗、森林、高山避暑等养生业态,加快开发森林浴、竹林疗养等产品,打造一批生态养生主题乡村酒店、农庄、体验园等。
二要建立中国禅修养生度假地。在九华山及周边等地,打造禅修养生园区,建设一批集禅修、养生、休闲等于一体的度假基地。
三要建设中国瑜伽健身养生地。在九华山及周边等地,建设一批瑜伽修习营地、瑜伽村、瑜伽小镇,开发健体瑜伽、理疗瑜伽等系列产品,举办中国瑜伽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全国瑜伽爱好者向往的瑜伽圣地。
四要积极发展多种养老业态。把医疗、康复、休闲、气候、生态、硒资源等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保健疗养、老年体育、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养老等新业态,积极推广东至县中医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石台县中医院健康养老旅游中心发展模式,加快开发一批综合养老项目。
2.在“健”方面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产业
一要打造好绿运会品牌。继续承办绿运会等体育赛事,把绿运会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赛事品牌。
二要建立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利用池州独特的地形地貌资源,重点发展攀岩、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野外露营、高山探险、高山速降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
三要发展水上户外运动。在平天湖、升金湖、秋浦河等地,发展水上观光、皮划艇、生态水疗等业态,积极举办龙舟赛、皮划艇、帆船赛、野钓大赛等水上赛事活动,不断提高池州的知名度。
四要推广大众体育健身。定期举办健身舞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积极推广健身气功、太极拳、武术等休闲健身运动。
3.在“医”方面重点发展中医药健康与医疗服务产业
一要构建中医健康服务体系。突出中医“治未病”和保健理念,在中医医疗、中药保健等领域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按摩保健、针灸推拿、药浴、调理保健、慢病预防等保健养生服务,建设一批保健中心、药浴保健中心、医药养生中心和中药文化养生庄园。
二要增强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引进外部优质医疗资源,做优第三方医疗、医疗康复、医疗保险等业态,增强池州医疗保障服务能力。
三要整合发展诊疗康复产业。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服务的同时,鼓励单位和自然人举办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发展基本医疗与养老健康服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医疗机构,提升池州特色医疗服务水平。
四要推进池州远程医疗发展。开展以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远程监护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远程医疗试点,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现实问题。
4.在“食”方面重点发展健康食品产业
一要发展绿色健康种植业、生态健康养殖业。以皖南土鸡、秋浦鳜鱼、西山焦枣等农产品为基础,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化开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不断做大、做强,并产生带动效应。加大野生山核桃、瓜蒌籽等休闲食品开发力度,打造富有池州特色的系列绿色有机农产品。
二要实现富硒食品产业的突破发展。围绕“硒”元素,以石台仙寓山为中心,做大富硒茶、富硒高山蔬菜、富硒小杂粮、硒锶矿泉水等产品,加快建设富硒食品产业生产基地。
三要整合发展茶叶加工产业。加大对九华佛茶、雾里青、霄坑绿茶、东至云尖、石台香芽等品牌的整合力度,提高茶叶加工水平,做强茶叶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
四要发展药膳保健产品。加强以黄精、山茱萸、天麻、灵芝、山楂、葛根为主要原料的药食同源保健品研发与应用,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基地,积极推广健康保健、医药养生和药浴保健,提升池州中药保健水平。
特色小镇是推进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
一要保持生态特色。要依托池州“山、水、土、气”资源,在特色小镇的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注入绿色发展理念,体现生态特色。
二要营造产业特色。大健康产业作为特色小镇的产业核心,应尽可能地把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健康管理、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等产业业态在小镇内集聚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消费者前来疗养、居住,进行日常保健、消费。
三要展现特色小镇的风格特色。不同模式、不同功能、不同区位的特色小镇,都要因地制宜,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方面与其产业特色相匹配,尽可能做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镇一面”。
一要打造创新体系。要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大健康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科研投入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二要建立创新平台。建立池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支持国内外知名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科研机构在池州设立综合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流动工作站等大健康产业研发机构,鼓励、支持大健康企业开展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
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支持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开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培养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康复治疗师、健身教练、健康旅游引导员等从业人员。将大健康产业技能型人才纳入全市职业培训系统,实施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引进一批大健康产业领军型人才来池州创业发展,不断打造池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