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虹,陈晓阳
(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2,panhong_1218@126.com)
2017年5月8日,中国首例人体冷冻试验在山东济南实施,49岁患有肺癌晚期的展女士在宣布临床死亡后被转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罐内进行人体冷藏,期待医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其“死而复生”的到来。冷冻人以往只在科幻小说或世界尖端科技展望中被提及,如今在中国本土的第一例试验尝试,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在各视角对人体冷冻试验的讨论中,对生死态度的思考也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
人体冷冻试验是在低温状态下对已被宣布临床死亡的个体所实施的冷冻保存技术。对人体冷冻的设想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罗伯特·埃廷格受到科幻小说《詹姆森卫星》的启迪,设想人类是否可以通过冷冻已消失了生命体征的个体,来等待科学技术发展到可以战胜某些疑难疾病时,再通过人体复活来实现再生的向往。1964年,在罗伯特·埃廷格的著作《永生的期盼》中,人体冷冻这个词第一次明确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1967年1月12日,因肝癌去世的加州大学退休教授詹姆斯·贝德福成为世界上第一例被实施人体冷冻的个体[1]。
复活是人体冷冻技术自实践以来从未改变的憧憬和目的。我国最早对人体冷冻的相关文献报道见于1980年[2],至今对人体冷冻试验目的的认识,都是针对现有医疗技术有限性所导致的某些无法攻克的疾病。人类希望可以通过对死亡个体进行冷冻保存,等待医疗技术可以治疗疑难疾病时,再对人体进行复活,以实现延长人类生命的愿望。但因为复活的可行性或时间性是个未解的难题,所以对已经实施了人体冷冻试验的个体或家属来说,他们对最终能否真正实现复活并没有过多的期待或奢望,更多的只是对未来高新科学技术和生命延长的一种美好期盼。所以,在现有的医学技术下,目前的人体冷冻只是一种保存已故个体的方式,是为今后可能实现的复活技术提供的适用保障。
自1967年第一例人体冷冻试验实施以来,对该试验技术的争议多是在技术可行性、伦理道德及法律规范方面的阐述,如冷冻人体是否可以实现复苏?现有的冷冻技术是否可以保证冷冻人体不会受到绝对的损害?假设复苏后的个体是否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伦理矛盾?财产债务的确定和处置以及人体冷冻是否会成为纯粹的商业化手段[3]?除此之外,对人体冷冻试验肯定或否定的争论折射出的也是各自对于生死态度的认识。
对人体冷冻试验持肯定态度者都是对该试验最终目的的支持者,即希望有朝一日冷冻个体可以再生以实现生命的延长。这反映出的正是他们对生命“向生”的期盼,即对患者有朝一日可以复生的期许,是对生命长久延续的期待。
在人体冷冻试验实施前,展女士已明确表达出在死亡后进行人体冷冻试验的意愿,并表示即使日后无法复苏,依然愿意将自己奉献于医学科学研究的嘱愿。不少肯定者和患者一样,对至今还未真正实现“复生”的人体冷冻技术期待满满,坚信医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人类健康实现寿命延长的有力保证。即使某些对人体冷冻持否定态度者,也只是在表达对通过这种医学技术实现人体“复活”的质疑,他们否定的仅仅是目前这种技术的成熟性对于实施的意义,反映出的依然是对医学技术发展的无限崇尚,是对死亡的拒绝,对“向生”的期盼,仍然是希望在先进医学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彻底摆脱疾病,以实现延长寿命的心愿。
死亡是生命体固有的自然规律,尊重、顺应和不抗违是尊重生命原有本质的基本态度。对人体冷冻试验持否定意见的观点中,展女士“复活”后所带来的家庭代系矛盾成为最棘手的伦理问题。这个看起来只是伦理问题的矛盾,反映出的依然是个体对待死亡的态度。这可以归溯到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个体的生命价值是潜在的内在价值和外显的外在价值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必定是在某一种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体现,如亲情的给予是个体在家族种系中价值的体现,而这种价值是要在亲人间的互动交往中才能得以实现[4]。以此看来假设展女士若干年后可以复生,生的再获使其个体的内在价值获得了再次拥有,但却丧失了一些在以往社交关系中外在价值的实现,尤其是亲人间亲密关系的呈现,这种生存价值的缺失,使展女士复活的意义减半。由此可见,生命无需延长,死亡必然发生就成为否定人体冷冻试验的主要论点。
人类是应该顺应死的必然还是可以试图去争取生的可能,这是个被长久争辩的问题。但是基于现实所呈现出来的事实和现象,在现有的生命观念中,死亡依然被视为生命的终结而无法抗拒。
纵然死亡至今被视为理所应当的生命终结,但人类追求持续“生”的意愿依然无法阻挡。生可以分作现实“生”和观念“生”,现实“生”是生命体以各种生理指标显示的实际存在,观念“生”是人类对生命可以延续的期待。纵观既往人类的生命观,现实“生”的时间限制性毋庸置疑,但仍然不妨碍人类对观念“生”的期盼,如人类对个体死后生命体归宿的探究就体现了个体对生命延续的期待。正因为有了观念“生”的涌现,才促使人类开始尝试通过科学技术来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生命给人类所带来的需求是个体期待生命可以长久的内在动机,生命体给予了个体在肉体、精神和灵魂上的收益,死亡恰恰可以带走这些生命赋予个体的供给,如肉体的消失和精神活动的停止是很多人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所以,对生命存在感的需求就落在了对灵魂是否可以持续的憧憬,以此人类对灵性的探寻就此开始并从未休止。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仅仅寄托在灵魂的生命延续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对生命体的需要,人们开始期待肉体和精神的持续,这反映出的是人类对存在感需求的强烈,是对个体权益的争取,是尊重生命权力的体现[5]。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对生死的定义为“向死而生”,认为生命从它到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进入了倒计时的状态,即亡故是每个生命体必然的结果。所以,在“生”的每一天都要珍视当下活着的拥有。向死而生的生命观被理解为“内涵性”的生命延长,以生命质量的满足来弥补对生命长度有限性的遗憾[6]。向死而生的生命观纵然激发出个体对待生命的积极向上意识和内在活力,但“向死”的描述总归会让人感受到无奈、悲观或是恐惧。由此,笔者认为,用“向生”这个词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希望、乐观和坦然,但在遵照现实的前提下,依然不能回避死亡的事实,所以“向生而死”并不否定死亡的事实,而是在接纳死亡的前提下,表达对“生”的美好期盼。
人类对生的向往无非是希望个体可以在这个世界持续存在,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精神或灵性的,存在即意味着个体依然处于“生”的状态,那由此看来,当个体进入事实死亡后,若将其身体的全部或部分保留下来,即可实现肉体的存在,如个体逝后的器官捐献就是延续生命体存在的有力诠释,就是在死亡必须前提下向“生”生命观的有力表达。除了实现肉体的持续存在,精神的永久更容易达成,如生者通过各种纪念方式对逝者表达真挚的怀念[7]。对逝者的告别或纪念仪式绝不是流于形式的表现,仪式感是对生命敬重态度的表达,是强化自己或教化他人尊重逝者、延续其精神存在的展现。人类对灵性的追寻虽然至今仍无定论,但人类对宗教的信仰却与向“生”观并不违背,为生命体寻找一个静然、安乐的归宿,是个体坦然面对死亡现实的有力前提。由此可见,向“生”观不一定是生命体以生理指标作为存活的依据,个体在肉体、精神或灵性的延续都可以视为生命的延续。
在顺应死亡观念的前提下,面对死亡坦然接纳、不阻抗的观念已成为大众优死观念的共识。近年来,人们对安宁疗护、优死的需求也日见强烈,如何做到优死,真正实现临终个体身、心、社、灵的同一,还需要深入地研究讨论。对死亡的尊重和接纳,笔者认为除了做到直面死亡、不违抗的顺其自然外,更应该遵循个体本身的意愿,做到顺其本性、为所当为。
按照顺其自然的本意,就是指个体对于死亡不加以干涉,即不加速、也不延缓[8]。不加速的理念成为否定安乐死实施的重要论据;不延缓的态度就使个体在顺其生命时限的过程中,承受了来自生理和心理难以忍受的双重痛苦。那要解决这个顺其自然过程中的矛盾,就应该从个体的意愿出发来进行抉择[9]。遵循个体的意愿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个体不再有求生的意向,这与顺其自然、不违抗的准则恰好吻合;但也会有个体坚持强烈的向生意念,这种情况下若再按照顺应死亡的原则,引导或建议个体放弃没有意义的坚持,就违背了优死的本意。而顺应个体的本意,尽量满足个体的需求,才是优死观的切实表达。但在临终现状中不管临终个体是否存有意识,对于其生命的抉择大都由其家属代替,这些丧失了行为抉择自主权的个体往往是由于先前自主抉择的意识不强,没有在尚可自如地选择和表达自己意愿之前,对自己生命的剩余时限做出妥当的规划和安排,而使自己在临终末期处于极其被动的状态,由此可见,生前预嘱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了却后事、表达心愿的途径,更是个体能够坦然面对和处理死亡的保证前提[10]。
当个体处于临终阶段,临终个体往往被认为已经丧失了各方面的能力。这时,临终个体就被视为应该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无条件接纳来自他人的全方位照护,这些看起来是表达关爱的行为实际上是剥夺了个体的自主权力,使个体感受到强烈的无力和无用感。除了意识丧失的临终个体,大多数个体是具备某些方面的自主行为能力的,如可以完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够进行短暂的肢体活动;具有分析判断进行抉择的能力等。如果这些行为能力个体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在个体可以承受的条件下允许个体完成力所能及的行为活动,这会给个体带来强烈的生活掌控感和自我价值感,这就是个体自主权利的充分体现。自主权的掌控给临终个体带来了强大的内心力量感,从而有效地缓解个体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感。
通过对生死观的重新思考,笔者认为,人体冷冻试验的实施如果从目的上来看,符合“向生”观念的表达,是人类对于生命的美好期盼。但是在死亡必然的现实下,如果过于强求对“生”的迫切,容易使人类走向急切追求科学技术主导世界的道路,“技术至上”理念的主导往往使人的价值主体性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自主意愿的表达将受到阻碍,那生命体的意义也将无法充分展现。由此可见,人体冷冻试验应该制定统一、规范、合理的明确指南,更加适宜、有限度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