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 陈 霞
童话对幼儿的成长与一生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想起《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卖火柴的小女孩》《舒克与贝塔》等等童话故事,它们给童年留下了美好回忆。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童话开始走入小学语文教材,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完善且生机勃勃。
童话是儿童最喜欢的文学形式,他们在阅读童话时能够享受童话带给他们的快乐,而童话营造的世界带给学生更多想象空间,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童话故事的作者会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进行文学描述,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对较短的篇幅及简洁明了的故事对于阅读能力培养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纯真、荒诞和快乐的写作特点也使童话故事成为无数学生的最爱。小学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良好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调动他们的情绪,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语文教学构建坚实基础。例如《猴子种果树》与《小动物过冬》等童话故事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动物们的故事,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一类的故事,教师可以利用类似故事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们一起模仿童话故事中的内容,学生们既能够很好地融入语文教学活动,更能够感受童话和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
童话故事可以分为拟人化童话故事、常人体童话故事、超人体童话故事等等,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分为道德引导、行为影响和情操陶冶等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国内外的多篇优秀童话作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素材。笔者根据教材中童话选编特点及类型差异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拟人体童话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拟人体童话是将其它非人类生物化作人体形象,运用拟人手法使其呈现人格化特性,这种创作手法使得其它生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且可爱,阅读者能够感受到拟人化主角的情感,进而对童话产生浓厚兴趣。事实证明,这类童话更容易得到学生们的喜爱,也是符合小学学生认知能力与特点的,例如《三袋麦子》《蘑菇该奖给谁》等童话故事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故事中的小动物赋予了人的特点。教师在开展这类童话故事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利用情景剧表演、动画片展示等方式推动教学发展,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灵体验,这也能够使学生爱上语文,更加深入地研究语文知识。
2.价值趋向道德训诫,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童话故事不仅仅是在向学生们讲述一个故事,更是通过童话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所选取的童话故事以道德训诫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例如《蚂蚁和蝈蝈》告诉学生们要向蚂蚁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摒弃蝈蝈好逸恶劳的想法。《青蛙看海》告诉学生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此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三袋麦子》则告诉学生们遇到事情要勤于思考,开动自己聪明的大脑,运用智慧解决问题。这些故事都清晰明了地告诉了学生们人生道理,同时劝诫学生不要养成错误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这些核心思想的传递,在带领学生感悟童话世界美好的同时对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情感、道德、品质等多个角度对学生施加积极引导,促使学生们健康成长。
3.科普与童话相互融合,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素养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童话故事主要集中于中低年级阶段,五六年级的教材中并未涉及童话,这时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能够面对真实的世界,童话已经不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而在三四年级的童话故事中逐渐引入了科普知识,这也是利用童话开展科学素养教育的宝贵机会。例如《小稻秧脱险记》《蒲公英》《跟踪台风的卫星》等等童话故事都是科普类童话,教师在开展相关内容教学时要侧重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科学知识,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逐渐从虚拟走向现实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们接触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的过渡时期。教师要充分科普类童话逐渐开始深入教学,使学生们能够形成健全的科学意识,为学生发展构建良好环境。
小学语文中的童话选编与设计是根据小学生特点展开的,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接触童话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童话形式与内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确保童话教学有效实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