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明 张志军 贾立辉 岳尧海 周旭东 张建新 马英杰 王绍平 刘文国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农业部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33)
选育优良自交系是培育优良杂交种的基础。玉米自交系铁7922具有一般配合力高,综合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出籽率和自身产量高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也培育出一系列衍生系,成为我国改良Reid类群的骨干自交系之一[2-4]。铁7922自引入吉林省后,虽直接育成了一些杂交种[5],但因其生育期偏晚,株高、穗位偏高,植株繁茂,果穗短,籽粒小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针对铁7922在吉林省育种应用中的问题,课题组开展了目标明确的改良设计与研究,选育出优良自交系吉A5002,育成优良杂交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针对铁7922在吉林省表现熟期偏晚,株高、穗位偏高,株型繁茂、降水慢等缺点,经筛选确定以自选系A-349为供体进行杂交改良。A-349为1993年本课题组以7884×81162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成,具有一般配合力高,综合抗病性好,株高、穗位较低,大穗型,百粒重高,商品品质好,生育期较早等优点,但也存在叶片宽厚,节间短,根茎质量差,轴粗,出籽率低等缺点。1996年冬在海南以自选系A-349×铁7922为基础材料进行杂交组配,1997年春在公主岭对熟期偏早、脱水快、根茎质量好、株高、穗位适中、大穗型等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进行严格控选,选育过程中运用隔离条件下天然混粉打破基因连锁、田间接种丝黑穗病菌、大斑病菌、茎腐病菌、螟虫卵块、水份跟踪测定、自交及早代测配等育种手段,经北方和海南穿梭选择6代,2002年稳定成系,行号为1000,2010年定名为吉A5002。具有一般配合力高,株高、穗位适中,抗病强,株型清秀紧凑,根茎质量好,耐密抗倒,脱水速度快,品质好,出籽率高,制种产量高等优点。
公主岭出苗至成熟128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00℃左右。籽粒黄色,半马齿粒型,百粒重29g。叶鞘紫色,叶缘浅紫色。株型收敛,株高230cm,穗位80cm,成株21片叶,雄穗小,分枝数14~16个,花药粉色,花粉黄色,花粉量大,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型,白轴,穗长18cm,16~18行,行粒数32粒左右。高抗玉米大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抗丝黑穗病、抗玉米螟虫,抗倒伏能力较强。一般产量3800kg/hm2以上,保苗6.0万株/hm2。
吉A5002在保持铁7922较高的配合力,紧凑株型,优良的根茎质量,耐密植、抗病性好等优良性状基础上,在熟期、株型、产量、脱水等方面实现了改良创新,持续了铁7922的应用。
导入A-349熟期较早的基因。与铁7922相比,吉A5002熟期提早4d左右(表1),扩大了其在育种上的应用范围。
表1 吉A5002与铁7922的主要性状差异(2016年公主岭)
导入A-349株高、穗位致矮基因并表达,吉A5002株高、穗位明显降低,实验测定表明,株高、穗位分别降低10.4%和34.8%(表1),株型也变得清秀。
铁7922熟期偏晚,籽粒深且排列紧密,降水较慢,杂交种籽粒含水量高,商品品质较差。因此,在选育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含水量进行了重点选控,利用烘干称重法对成熟期的籽粒含水量分阶段跟踪测定,筛选含水量低的材料,育成的吉A5002成熟期籽粒含水量比铁7922低2%~3%(表1)。
吉A5002导入了A-349果穗长,百粒重高等优异基因,与铁7922相比,百粒重提高21.1%,穗长提高20.37%(表1),果穗呈长筒型。
图 1 吉A5002与铁7922的基因组差异片段
本课题组在2016年的研究揭示了吉A5002与铁7922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6],二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3,遗传距离0.312,在第10、7和5染色体上多态性标记最高,平均45.86%,说明这些区域发生了基因重组,基因组差异最大;第9、1、4和8染色体上多态性标记最低,平均14.33%,说明发生交换重组频率低,基因组差异较小;第2、3和6染色体多态性平均28.25%。此外,在58个染色体片段上无多态性,说明这些区段未发生重组。这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吉A5002在继承铁7922的优良性状基础上,实现了对部分性状的遗传改良。
吉A5002综合农艺性状好,一般配合力高,现已成为本课题组该熟期的骨干系,截止目前,已培育出2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吉单50(吉A5001×吉A5002):分别于2010年、2015年通过吉林省和内蒙古审定(吉审玉2010035,蒙认玉2015009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粮饲兼用、抗病广适等特点,丰产潜力取得突破,每667m2产“吨粮”(1017.8kg/667m2),2009年获吉林省农委高产竞赛第一名(883.7kg/667m2)[7],自审定起至今已连续8a被评为吉林省主导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吉单47(A4701×吉A5002):2012年通过吉林省审定(吉审玉2012036),2017年在内蒙古引种备案((蒙)引种[2017]第3号),具有高产、适应性广、品质好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域种植[8]。
[1]王奎森,王生,王秀华,等.玉米优良自交系7922的选育与应用[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1):50-51.
[2]张万志,栾化泉,李恒岭,等.铁7922衍生系在玉米育种及生产上的应用[J].杂粮作物,2006(2):63-65.
[3]李光发,李忠南,邬生辉,等.玉米自交系铁7922的改良利用 [J]. 玉米科学 ,2013,21(1):39-43.
[4]付梅,任洪,柏光晓.铁7922改良效果及与苏湾种质系的配合力研究[J].玉米科学,2016,24(5):1-7.
[5]徐艳荣,刘兴二,孙发明,等.改良Reid类群种质及组配的杂交种在吉林省的应用状况[J].玉米科学,2005(4):20-23.
[6]路明,张志军,郑淑波,等.基于SNP标记分析玉米品种吉单50的遗传基础[J].玉米科学,2016,24(6):1-7.
[7]周旭东,马英杰,岳尧海,等.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单50”的选育及应用[J].北京农业,2013(11):45-46.
[8]马英杰,王敏,张志军,等.优质玉米杂交种吉单4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4(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