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开展彝族民风民俗教育活动

2018-01-28 11:19杨丽萍
读天下 2018年17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主题活动开展

摘 要:彝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而当今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使彝族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起始阶段,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的幼儿教育应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主题活动;开展;民族特色;彝族民风民族文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如何转化和构建园本课程是关键,而创造性地把握、运用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相渗透,是我们一开始就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内容时,始终贯彻和体现课改的先进理念,寻找最佳渗透点,体现课程园本化,如何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彝族民风民俗教育活动呢?

一、 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如何将彝族优良的民风民俗的精髓运用转化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这是建构特色幼儿园课程的关键环节,我们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选择简单生动、积极向上、有趣的教学内容,并把它渗透到各个领略中,带孩子们走进具有浓郁彝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对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拓展,并应用到主题活动中从而填补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的空缺。帮助他们了解彝汉不同的文化生活,感知民族大家庭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愉悦性,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 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

(一) 搜集、筛选和拓展具有彝族民风民俗的教育资源

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反方面。我们在园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民间采风、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选购相关书籍、音乐、专家咨询、家长配合等形式把资料收集起来,根据幼儿的特征进行整理和筛选具有民族文化代表性的,适合幼儿教育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资源。如服饰、装饰品、饮食文化、特产(白魔芋、青花椒)、居住环境、文学、诗歌、音乐(乐器、歌曲、舞蹈)、节日、礼俗、民间体育游戏等,通过整合多方教育力量,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民风民俗特色教育活动环境,实现特色课程的教育目标。

(二) 開展丰富多彩的彝族民风民俗的教育活动,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1. 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在语言中的体现

通过几年的学习,幼儿对彝族民风民俗有了多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如:我家住在金沙江,江里鱼儿多又多;我家住在百草坡,坡上索玛多又多;我家住在菠萝山,山上牛羊多又多。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令人始料不及,对彝族儿歌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幼儿充分地感受到了彝族文学的优美。通过欣赏复述故事,创编儿歌,较好地促进了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2. 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在节日教育中的体现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到了节日这天,各族男女都要穿上节日盛装进行集会,赛马、斗牛、摔跤、选美、射箭。燃起篝火,点起火把载歌载舞狂欢通宵。我涉及的活动充分让幼儿欣赏到了绚丽多彩的服饰,感受到了彝族人民古朴、浓烈、独、特火一样的性格。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从而深刻地体验到过彝族的快乐。

3. 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在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在音乐课题探索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好特色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带领幼儿体验、表演《阿细跳月》《阿惹妞》等,将幼儿带入到热情美妙愉悦的情境中,摆手、勾脚、晃手都激发了幼儿对彝族音乐舞蹈的浓厚兴趣,对艺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4. 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在环境创设教育中的体现

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主题活动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时,首先注重的是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我们结合幼儿园内各种墙面、楼梯口,因地制宜地用彝族喜欢的红、黄、黑以及羊角纹、图腾进行设计、布置,装饰成有浓郁彝族特色的彝族环境。其次,在创设环境时,我们结合主题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注意把民族文化渗透到各个主题活动区中。如进行“快乐诺苏”主题时,为了让幼儿了解彝族舞的特点,培养幼儿对的彝族舞的热爱,我们在活动室内布置一个小舞台,那里有服装、音乐,道具,幼儿可以自编自演,学跳彝族舞蹈。最后我们还利用具有彝族特色的生活环境进行教学活动,带幼儿参观了彝族建筑、雕像、手工作坊……组织幼儿到彝家做客,过彝族年、参加火把节活动,从中感受到彝族灿烂的文化。

三、 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彝族民风民俗文化教育中取得的成绩

(一) 培养了幼儿对彝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以前多数汉族小朋友不喜欢彝族人、也不喜欢他们的服装,觉得很脏,黑黑的不好看,街上的小偷,捡垃圾的都是他们。但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各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由不了解、不理解、朦胧、误解到了理解、认同、接收、肯定,从心理上、情感上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平等、尊重的态度。

(二) 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习惯

幼儿在学习彝族民风民俗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寻找了许多资料,如;在居住环境中,幼儿收集了许多图片、照片、画册、视频还展示给家长和朋友,并给他们讲述自己参加的活动,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还用绘画、手工、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充满乐趣的教学活动,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初步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我们开展的彝族民风民俗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对彝族民风民俗文化的理解,使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幼小的心田,为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总之该彝文化课题意义重大,成果显著,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如何组织开展主题活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曾彬,卢清.对我国当前幼教课程观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0).

作者简介:

杨丽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城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主题活动开展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穿着校服去上学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