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节 金 琳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 24613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高校金融类专业作为培养金融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然而由于当前我国高校金融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使金融人才培养不能适应金融发展与时代要求,迫切需要高校对金融类专业教学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
金融类专业(专业代码0203)属于经济学科门类,以市场经济中的各类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这些金融活动主要包括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金融市场运行与投融资决策、金融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金融宏观调控等,专业知识涉及金融学、经济学、数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
金融类专业目前包括4个基本专业和3个特设专业,基本专业为:金融学(专业代码020301K)、金融工程(专业代码020302)、保险学(专业代码020303)及投资学(专业代码020304);特设专业为:金融数学(专业代码020305T)、信用管理(专业代码020306T)及经济与金融(专业代码020307T)。
虽然金融类专业招生就业很不错,也在积极变革,但大部分高校金融类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诸如: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方式落后等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应用型高校对金融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偏离了复合型“双创”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培养目标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与市场需求脱节,国内大部分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强调宏观理论与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微观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人才培养定位偏窄,国内大多数高校将金融人才定位于宏观管理人才,即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就业;忽视培养从事如金融资产及衍生品定价、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微观金融领域的工作。同时,高校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表现在:重宏观理论课程,轻微观课程;忽视交叉课程设置等。
金融类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牢靠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需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教学主要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仍没有纳入到常规教学计划中。体现在:一是与理论课程相比,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偏低;二是实践教学基础设施不健全,金融实验室建设缺失;三是没有给予实践教学考评足够重视;四是实践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与金融行业的沟通合作不到位等。
保证教学高质量运行、培养合格金融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金融学科教师队伍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学历层次也大大提高。但由于大多数高素质、高学历金融人才流向金融实务部门,而非金融教育行业,致使高校金融专业教师相对短缺。其师资队伍无论在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还是在年龄、梯队、职称、学缘结构上都不太合理。此外,由于金融理论日新月异、金融产品更迭速度很快,部分教师对国内外前沿理论与实践动态、先进教研经验认知不够,知识更新速度缓慢,致使教学内容过时,难以适应金融国际化对师资队伍的高要求。
金融行业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风险行业,近年来,金融机构发生了许多违反职业道德、甚至违法的案例,为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必不可少。当前我国高校金融类专业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育,而忽视金融服务意识和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导致常有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发生,使得金融行业风险防控难上加难。
这可能也与传统考评方式有关,当前大部分高校金融专业考评仍然采用三七开或者四六开,即平时成绩占30%或者40%,期末考试占70%或者60%,这种简单原始的考评方法,无论是对学生平时实际学习情况,还是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很难做出准确评判,更谈不上对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评定了。
针对上述问题,同时响应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时代要求,笔者认为,高校金融类专业教学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复合型“双创”人才。在强调宏观理论与金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微观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设置资产定价、公司金融、衍生产品等微观金融课程及与数学、计算机、法学、心理学等学科联系紧密的交叉课程设置,使其不仅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担任宏观管理人员,还能够胜任金融资产及衍生产品定价、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控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微观金融领域工作。
高校金融类专业教学应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金融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现有教材只是将已经发生的经济金融现象纳入其中,而无法囊括最新最前沿的新现象,这就要求金融专业教师借助现代化网络技术来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为金融类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多可选方案,除可继续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PPT演示,还可采用分组讨论、情景模拟、视频录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切实推进“探讨式、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教学。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对高校金融专业的培养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过去只重视概念性、理论性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全面复合型性金融人才。应做到:加大实践课程的设置,加强金融综合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金融专任教师到金融部门、金融行业挂职锻炼,在教师评职称、学生评奖评优中给予实践教学足够的重视。
要实现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首先,积极引进优秀金融专业教师,尤其是理论功底过硬、实操能力突出的“双师型”中青年教师。其次,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适当加大教研投入。高校应鼓励、支持、资助本校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访学、进修,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高水平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和把握金融专业最新前沿动态。再次,组成教研团队,定期研讨金融专业各课程教学方法。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完善的职称评聘制度,激励教师教学教研的热情。
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金融行业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风险行业,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加大了金融业发生风险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在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加上《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准则》这门课程,针对大学生处于塑造“三观”的关键期,应积极引导、巧妙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标准和金融职业修养,在日常教学、生活及实践中潜移默化的进行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专业素养、责任担当,为未来金融风险防控储备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也必然要深化,高校金融类专业作为培养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业整体水平的高低。虽然,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金融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金融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