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已经从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转变到多数毕业生进入高校深造,于是社会上出现了降低职教招生比例的呼声。对此,笔者的观点很明确:普高扩招,职教莫慌。
理论上讲,即使扩招对职教有影响,恐怕主要在中职,对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影响似无太大影响。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整的意义上看,局部之动似不必慌。笔者并不赞成对普高扩招只持负面情绪。职业教育在从基础能力建设、示范性建设过渡到内涵建设、优质化建设阶段之后,理应有自信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如前所述,如果普高扩招确实主要影响中职的话,那对于拥有长久历史发展积累的中职而言,或许应该在历史沉淀中获得充足的底气。实际上,许多地方为维持表面上的普职比大体相当,出现了许多在校生、招生数据作假的情况。从这个反向角度来看,普高扩招或可给职教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挤挤水分。
综上,普高扩招引起的关于职教的讨论,具有积极意义,因为这提供了一次反思机遇。需要反思的问题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无实质性改善?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否提高了……
再从历史视角提三个相关问题供思考:第一,此时此刻,如果职教宣布扩招,普高会恐慌吗?相关背景是,关于实业发展、制造业振兴的呼声很高,职教被认为必须大力发展。第二,回推30多年,20世纪中后期,若当时有人提出普高扩招,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和恐慌吗?相关背景是,当时中师、中专等因具有进入体制内的机会而受到追捧。第三,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大学扩招也曾引起所谓的“职教大滑坡”,风雨过后,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有没有得到质的发展?上述问题的答案应该是非常明显的,也可以给我们思考目前的情况带来启示。
我坚信,对职教的维护来自善意,比如这种维护包括: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技术类人才的供给,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要保持适当的中职比例,职业教育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为不少在学科学习方面不成功的青少年提供学习机会的角色,等等。上述善意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社会性。那么,由此立场推开去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普通高中有没有公益性和社会性?普教和职教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真的可以十分精确地进行衡量和比较吗?
笔者的困惑之处在于,国家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打造中国智造、推进“双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政策并未改变,为什么职教界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势必带动职教发展没有信心?当焦虑和担心者主要是职校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工作者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职业技术教育真的只是躲在学校教学楼里的琅琅读书声吗?
普高扩招,职教莫慌,但并不是说职教可以不想。我们应该想的是,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新时代职业教育需要有哪些新气象和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