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人才培养是高校四大功能中的首要功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多方面因素构成。传统意义上,一般把人才培养的要素定为人才培养的理念、实施人才培养任务的主体(即教师)、被培养的对象(即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培养方法以及保障人才培养实施的制度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确定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一定的人才培养制度为保障,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载体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复制性等特征的人才培养过程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一个最富于变化、最具活力的子系统,也是构成要素最复杂的子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实就是对人才培养各构成要素的革新或重组,考虑到培养客体对于一所学校而言相对比较稳定,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即包括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完善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下面主要对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一定探析。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在2005年前后开始被各高校慢慢接受,与传统的课程体系不同的是,它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分成了清晰的两个部分。一是平台,指全校或相同门类中设置的有共性的基础必修课程,保证国家培养规格的统一性以及专业学习中的学科基础性;二是模块,指由几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组,是专业发展不同方向所需的相关课程的集合,也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集合,更是专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纽带,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色和职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课程。平台与模块的组合,既体现了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统一性的要求,又实现了学生个性培养。学校专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生产工作实践相结合,是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成方式。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不能照搬公办高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多以应用型为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淡化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注重专业规格的学科平台课程与注重专业适应性的专业模块课程比重需要进行认真研究。
实践教学体系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民办高校,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中,如何建立起完善又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另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能否完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2007年开始,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引入“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整体的课程体系由“平台”和“模块”两部分组成。“平台”是本科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保障,体现本科学生的知识基础。“平台”分为“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三部分,起初占到了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的60%以上。“模块”主要是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即“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围绕学生就业行业、企业设置的实用性课程,有利于输送社会第一线即时需要的人才,可供学生选择。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专业方向模块”逐渐出现了与社会生产脱节的现象,更像是研究生培养方向式的研究方向。
然而,随着近几年国家逐步引导地方高校和民办高校向职业化、技术型高校转变以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要求,传统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过于注重“宽口径、厚基础”,而缺乏实践能力和职业化培养,专业方向“模块”也显得有些单一。笔者认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与传统的“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不同,在我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采用了“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课外培养学分”的结构形式。“平台”体现基础培养,“模块”体现能力培养,而课外培养学分则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平台中,公共基础平台包括思想政治、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语文、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程,体现国家对本科生基本规格以及本科生的通识素质要求。学科基础平台为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体现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要求。专业模块课程则是由多个专业模块构成的课程群,一个模块一般由2-3门课程构成,体现某一种或几种专业能力(包括专业实践能力)或职业能力的培养。课外培养学分一般是对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以及课外学习环节的要求,主要以证书和奖励的要求形式出现。
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一般有国家规定的课程规格,但高校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还是有很大的灵活性。公共基础课程一般能占到学分总数的30%甚至更多,如何使公共课程摆脱单纯的国家规定,更好地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是人才培养改革中的一个难点,但也有一定的方向可寻。例如,思想政治类课程应从知识教学向立德树人教育转变;大学英语课程应从基础英语向实用英语、职业英语转变;大学体育课程应从单一的体能、项目练习向身体健康教育、终身体育锻炼转变;大学语文课程应从单一的文学素质教育向“文学素质+实用写作”转变等。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强调实践能力、职业化、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基础知识要求从系统的学科基础变为坚实的学科基础,也就是不在强调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因此学科基础平台应为专业教学必须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设置可大胆尝试去系统化,只强调够用,所占学分比例应在20%-25%为宜。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强化应用能力,模块化课程是实现应用能力培养的一条可行途径,是倒推人才培养方案的最有效方法。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后,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就业、创业或是创新、研究能力也基本能够明确。模块化课程就是打破传统的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体系,从几门课程中抽取所需的部门构成模块,使学生学的知识更直接、更高效,从而实现明确的能力培养目的。模块化课程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限选课,并且随着行业的发展可以整个模块地进行更新替换,对于实行完全学分制、学分互认的协同育人等教学模式都非常适合。
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依靠课内实验或实训是远远不够的,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作为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特定时期的原因,我院的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目前主要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个类别存在,缺乏系统性,也缺乏专业特点。笔者认为,集中实践环节应包括一年级的认知实习、二年级的课程设计(论文)、三年级的专业实习以及四年级的毕业实习四个部分构成,一至三年级每学年2周左右集中实践为宜,并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实现专业实践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在国家创新人才驱动的改革大背景下,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必须要面对的一项任务。笔者所在院校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设置了由创新基础教育、创新专业教育、创业基础教育和创业专业教育构成的课程体系。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依靠几门课程是不可能实现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也不仅仅是开几家公司、做几个项目或几个奖项能衡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在教育理念上,教会学生批判地认知、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同时又能够正确面对创新创业的困难和挫折才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教学中。
课外培养学分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环节,但同时也是有着重要价值的一个环节。课外必修学分设置应体现基础知识与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基础知识应包括外语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计算机证书等,专业基本技能由各专业设置行业资格认定证书,参加专业组织的讲座、论坛等活动;增设单独的创新创业课外必修学分,主要包括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创新创业社团、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讲座,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充分利用好课外培养学分,就可在有限的课时内大幅增加学生的学习学时,对于丰富第二学堂、提升学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仅是课程结构体系的调整,还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更需要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以及管理制度的保障。但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必然是其他改革方面的引领,同时也促进其他方面改革的推进。任何改革都会有一段时间的阵痛,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可坚定地推行教育教学深化改革才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