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在苏州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举行的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此次展评活动要求教师不能使用多媒体,主题为“涵养基本素养,提升课堂品质”。以我之见,针对此次主题,一是重在考量书法教师的基本功,即自身的书写能力;二是考量书法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即如何将静态的书法内容转化为学生能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三是考量书法教师的文化视野,如何将书法艺术的美纳入书法文化的形态之中,让学生接受美的艺术及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在我所听的书法课中,金苗红老师所教的三年级“有温度的老字头”的硬笔书法课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江苏省无锡兰亭小学是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近几年学校在书法教学研究中提出了“童化”书法的主张。金老师绘本故事阅读正是“童化”书法教学主张的具体实践。这堂课“绘本引入—比较探究—绘本创编—主题升华”具有鲜明的课堂构思。伴随绘本的呈现,不仅推进着课堂教学的进程,而且突出了“提升课堂品质”的教学主题,枯燥的书法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静态的汉字变得有了“温度”。这样精巧的构思,可以窥视兰亭小学对书法教学研究的深度,也足以看出金老师对书法教学的用心。
书法离不开汉字。书法课堂教学如果只教汉字,未免枯燥又不切合本次展评的主题。每个汉字,从造字之初演变到如今的汉字,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如“老”字,本义是从人从毛从匕,言须发变白,老也。“孝”本义表示老人;从子,在老之下。顺从侍奉老者长辈。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金老师在讲“老”字时,通过绘本演示“老”字的变化,在引导学生理解字的本义后,让学生对照绘本说说“从哪里看出爸爸变老了”,让学生体会如何对待老人,由字及情,润物无声。在讲“孝”字时,运用同样的方法,先理解“孝”的本义,然后讲“孝”放大到国家就是“忠”,放大到社会就是“仁”,放大到兄弟姐妹就是“悌”,延伸到朋友就是“义”。在进行书写指导时,金老师则通过绘本拼部件,找位置,以类似娱乐的方式,变中见活,活化绘本在书法教学中的运用。进而引导学生认真、恭敬书写,较好的将绘本阅读与写字训练融为一体,丰富了课堂书法教学的内容。
匠人与工匠的区别在于,匠人只会模仿,工匠则会创造。提倡工匠精神,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所认识,有所发现,有所运用。金老师似乎有“工匠”的品质,课堂上,让学生为绘本的最后一幅画配上一句话,说说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一个有“温度”的环节,学生的情感伴随交流得到提升,犹如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萌发、生长。作为书法爱好者及书法教育工作者,我真是被这样的课堂教学文化感动了。就书法教学而言,应该像金老师这样走进书法艺术,传承书法文化,贴近学生,活化教法,让课堂徜徉在美的艺术和文化氛围中,让书法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阵地,有益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