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新,苑 杰,王晓一
(华北理工大学 心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提倡从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结构中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体现了整体医学思想,从而实现医学科学的整体化,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医学的本质,而且蕴含着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关怀。作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典型范例,心身医学是一门以整体的人为对象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在心身医学视域下,完善与优化医学研究生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法,是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包括健康观和疾病观。生物医学模式是当今最普遍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的理论观点是心身二元论和还原论,二元论指躯体和精神分工不同;还原论指每一种疾病都可以找到特定的位置和原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成为这种医学模式对人类健康事业最大的历史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对人类的审视越来越全面和系统,对人类疾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也越来越重视。事实上,单纯地从生物学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它们的影响[2]。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O. L. 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研究心理、行为与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即生物机体是完好的,心理是健全的,与社会是协调的。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下,心身医学逐渐崛起。心身医学强调心身互动关系,但是在心身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3]。袁勇贵等对心身医学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心身医学得以存在的价值是关注心与身互相关联、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4]。心身医学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临床思维方法,其核心是在理解“人”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在心身医学的实践中,对“人”的理解,最关键的是“人格”问题,人格是个体独特思维方式、情绪表达和行为模式的综合。人格通过影响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对应激产生影响,而应激与心身疾病密切相关[5]。
当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可谓是史无前例的,李方澜等研究表明心身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我国综合医院门诊心身疾病约占25%~35%[6]。因此,心身疾病不仅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同时对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虽然医学的发展进程已经进入现代医学模式,但是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仍然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内进行,从而遇到许多问题,使目前的医学研究生培养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发展的需要。
笔者对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进入临床学习的研二至研三105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1)75.2%的研究生感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时,缺乏心理常识和沟通技巧,不能洞悉患者或家属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采取个体化的沟通方式,影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埋下了医患纠纷的隐患。
(2)66.7%的研究生表示,在临床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躯体疾病合并情感障碍的患者,但对情感障碍的识别、筛查、诊断和治疗知之甚少,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涉及此方面内容。
(3)70.5%的研究生认为,目前研究生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未开设心身医学课程,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亦很少,且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不能激发学习兴趣。
(4)51.4%的研究生指出,临床科室开展由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社会学等专家学者进行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比较少,在躯体疾病合并情感障碍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的研究生导师相对其它方向而言欠缺,研究生不清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心身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与此同时,笔者对上述 105名研究生的 17名导师进行了访谈,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很多研究生很努力,专业成绩好,但是独立思考能力、提问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部分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心理素质欠佳,抗压能力差,没有执着和奉献精神,对科研创新不感兴趣,只在意发几篇论文,顺利拿到学位。
思想政治素质是医学研究生的核心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7]为了践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与时俱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持续性、灵活性和亲和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注重医学生主体和中心地位[8]。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引导作用,要把“关爱学生”确立为导师工作的首要职责[9]。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教师和研究生导师要将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典型病例甚至是医患纠纷病例紧密结合,善于运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甚至是网络语言,结合研究生的认知特点,与研究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关心爱护、平等尊重的原则,拉近与研究生的距离,建立感情的纽带,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向,进一步实现对研究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研究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以创新为导向,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研究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心身医学的根基是整体医学思想,它从生物、心理、社会多元视角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21世纪心身医学的发展一定是在整体医学理念的指引下综合了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和医学伦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体系。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不断完善优化课程设置。以生物医学课程为基础,逐步开设心身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和医学伦理学为主的医学人文类核心课程。将医学人文类核心课程分别设置为公选课和必修课,并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逐步调整课程分配方案,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研究生独特个性的养成是由相对广博的知识储备、研究视野、方法论意识作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的表现,而这种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在交叉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应具有的核心素质[10]。坚持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聘请医院或医学科研机构等其它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指导研究生深刻理解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下心身医学的内涵和外延,强调科研与医学实践需要相结合的必要性,在医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努力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
心身医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鼓励研究生进入临床一线工作,将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临床教师和研究生导师要转变培养理念,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对研究生予以引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
(1)从宏观的角度,将患者所患疾病置入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结构中去认识。
(2)从学习的角度,培养研究生辩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将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引领研究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11,12]。
(3)从锤炼的角度,力求研究生在临床一线工作中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积极发现和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的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个体感受的有机融合,这一过程本身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此外,临床教师或研究生导师要经常带领研究生走入贫困山区、基层社区、养老机构、残疾人服务中心等进行义诊,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通过义诊活动,不仅使研究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发挥自己所长,为当地百姓做些实事,同时能够让每一位研究生深切体会当地医疗资源的稀缺,老百姓看病困难和对健康常识的渴求,培养研究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甘于奉献,创新争优。
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视野、学术思想以及献身医学事业的胸怀和责任感,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心身医学的主要特征是关注心身互动,心身医学的知识储备涉及到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虽然目前具备上述多学科背景的导师欠缺,但在整体医学时代,心身医学发展的趋势必定是上述学科的整合之路。整合观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各生物因素加以整合,而且要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加以整合[13]。因此,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在自身熟知的领域了解前沿进展,带领研究生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与时俱进,洞悉社会需求,在心身医学视域下,关注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态势和最新研究成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建立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成立由相关学科专家和青年骨干组成的跨学科学术团队或学术组织,以此为依托,开展学术交流或读书会,加强导师间和师生间的交流,凝聚不同导师的经验、思想和智慧,带领研究生在学科交叉的分水岭区探索科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研究生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观点和创新精神。
总之,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心身医学视域下,树立思想教育为魂,转变观念为轴,课程设置为本,跨科研究为驱动力的整合培养模式,将有利于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提高人类的身心健康水平。
[1] 郑文涛.提升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5):149-150.
[2] 袁红.心身医学是怎么产生的[J].养生大世界,2016,(15):85.
[3] 曹建新.从哲学走向临床的心身医学[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6,4(3):194-197.
[4] 袁勇贵,刘晓云.老年心身疾病诊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9):707-708.
[5] 周晨.基于团体心理治疗的数据评述探讨人格与心身疾病关系[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47.
[6] 李方澜,林红,龙先东,等.综合医院的疾病诊治和管理模式需转变[J].医学与哲学,2012,33(6B):5-7,29.
[7] 廖泽香.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平台的探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7,33(5):108-110.
[8] 郝春红,张晓丽,崔保华.柔性管理模式下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1):8-10.
[9] 崔妍,张贵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8(5):112-114.
[10] 盖光,吕逸新.生态思维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策略[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5(6):125-127.
[11] 赵飞,张博闻,丁冬,等.3D床旁教学在创伤骨科的实践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6):89-91.
[12] 冯芳,张红松,牟成华,等.两种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2):110-111.
[13] 姜莹.贵在整合,难在整合,赢在整合[J].医学与哲学,2016,37(12A):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