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丽丽,郝璞玉
(唐山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急需大量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具有良好数学基础、较高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河北省普通地方院校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2017年度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1]指出:我国2014-2016届数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91.9%,92.0%,92.2%),而作为数学类的两大主要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降(92.1%,91.6%,91.4%),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先升后降(91.7%,93.2%,92.9%)。总体上来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率高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报告还指出:信息工程正在领跑产业升级,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最为明显。
河北省2014-2016届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重点高校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地方院校,而且考研率较高。我校数学类毕业生就业不理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较广。
唐山师范学院2014-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2.58%,95.74%,65.6%,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 100%,86.7%,94.64%。三年毕业生男女比例为136:431,差距悬殊。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生考研的比例分别为18.4%,15.4%,15.5%,变化不大。对唐山师范学院 2014-2016年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就业人员人数明显高于待就业人员,其中12%的就业人员选择自由职业,其余人员均签订了就业协议或就业合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教学相关工作的占53.45%[2],从事制造业、租赁业的占15.1%,从事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占19.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8.5%),还有部分毕业生从事批发零售(24.2%)等事业;数学类专业中还有少数的就业人员从事金融、科技方面的有关工作,但公务员和选调生人数较少。
为了提高数学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数学类大学生实行模块化管理。新生入学后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就业指导培训工作,根据全国已毕业数学类本科生从业方向及数学学科特点划分为教育教学类、IT精英类、金融管理类、商业服务类、继续深造类等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的模块有针对性的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不同模块组的学生分配相应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包括就业指导和学习指导,以更好的适应日后工作上的要求,比如数学教育教学类要加强师范生技能的培养;IT精英类着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对于考研继续深造的学生,要确定考研方向,根据考研方向开设相关选修课,加强学生对该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并配备相关方向的专业指导教师作为指导顾问。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可以适当的开设一些与数学各专业相关以及有利于今后择业的复合型课程,优化课程设置。比如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可以合并为代数几何课,复合型课程的开设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创新教学模式[3],采取“联合教学模式”[4],提高教师的联合教学能力。联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由各专业方向教师之间联合组成教学组,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它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数学专业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要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提倡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同的“新课堂教学”。针对数学专业课程的特点,目前国内教材过于抽象化,侧重逻辑推理,讲授起来比较枯燥,不容易理解。“新课堂教学”应主要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教师负责讲授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些细节问题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资料自己去解决,也可以借助微课、微信平台开设细节教学,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又可以有效地实施“新课堂教学”。
针对目前考试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设置多种考察项目,比如将学生参加的各种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讲课比赛,课件大赛等)成绩也算做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同一专业的学生也可选择不同的考察项目,以便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对于不同模块的学生建议通过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素质:比如教育教学类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在培训机构兼职、参加学校的顶岗教师培训;IT精英类学生要跟指导教师参加相应的校企合作项目;商业服务类和金融管理类可通过在一些商场兼职获取顾客对商品的需求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结论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5],此专业最适合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将自己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到高校当中[6],而高校通过自己的智力和创造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中所遇到的难题,并且能够为企业人才的需求进行提前的准备和“定制”,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数学系毕业生数学家教方面经验丰富,所以最为普遍的创业方式就是提供智力服务如做数学家教、教育机构创建者,其创业成本低,风险小。这一类创业最适合的是数学类专业教育教学类模块的大学生,其所学知识和初步的教师职业技能对此基本胜任;另有对高科技领域感兴趣的数学人才,可以在网页制作、网络服务与销售等方面创业[7]。
[1] 麦可思研究院,王伯庆,郭娇.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52.
[2] 马丽贞,石瑾.地方师范院校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2):113-115.
[3] 陈艳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184.
[4] 孙爱晶,刘毓,张明远,等.本科生联合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09,(4):29-32.
[5] 张楠,赵德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237-238.
[6] 李云翔.地方本科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9):110-111.
[7] 张哲.新形势下数学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前景分析与展望[J].教育论坛,2015,(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