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陈 娴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重要目标之一;核心素养关乎学生未来发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品格与能力。不同学科对应不同核心素养,或者说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养,其指导着本学科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学的科学开展。就语文学科课程而言,其同样有自己的核心素养;简言之,可以将其概括为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语言积累、语言思维能力,乃至人文素养等。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可以采用的教学形式有多种,其中阅读教学就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与有效手段,借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开展,使学生逐步具备语文核心素养。为了更好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切实发挥其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对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总结阐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容、内涵及特质基础上,分别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三个方面探索性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提升小学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首先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主要内容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坚持培养与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即是在践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就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而言,其既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具体的语文阅读活动,又包括学生积极、主动开展阅读活动所需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小学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低,是衡量小学语文践行核心素养理念成效的主要标准之一。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显现,也是衡量小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依据表达手段不同,可以将语言表达力分为口头语言表达力和书面语言表达力两种;前者可以理解为“说得好”,后者则可以理解为“写得好”;就小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而言,更倾向于“说得好”能力的培养,即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践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重点,具体包括学生语言表达方法、语言习惯及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专门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等要求,其中“思维能力”即核心素养理念中的“思维发展能力”,当学生具备了较强的思维发展能力,其也就具备了自我思考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通过阅读、交流、概括、比较、探索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奠定学生思维发展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有效途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完成的另一个任务,其同时也是在践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而所谓文化感受能力,其实质上是一种感觉文化氛围、内容、情感等“文化之美”的能力,其对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世界、完善人品人格、丰富人生体验等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文化感受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可谓任重而道远。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一课一得”教育理念,即学生在一堂课的学习中都“能够理解一个问题”“明白某一个道理”或“掌握一种学习方法”,这可以说是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最根本措施;而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就必须要舍弃传统“面面俱到”教学理念、方式,以“一课一得”理念为指导科学制定阅读教学目标,并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是实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础。
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主要承载体,教学内容选择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践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在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严格以预期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文化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内定从忠实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阅读教学内容选择,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起着中间支柱作用。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组成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文化感受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传统讲授式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可能实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必须更多采用新型的、合作式的、探究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切实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刘琴.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