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丰年幼儿园 周 全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美术活动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把课堂创设成生动有趣的乐园,将幼儿喜爱的游戏、小故事融入其中,给他们创造别样的环境,刺激他们的听觉、视觉感受。在“搬家”这一美术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教师们运用一些工具材料,巧妙地在教室里打造了一间“新房”。幼儿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进“新房”去看看。这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小房子还没有装饰,我们一起动手,画出最美的风景,好不好?”有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幼儿的创造热情被激发出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树立幼儿审美观。虽然幼儿还很稚嫩,但已具有初步审美潜质。儿童绘画教育之父、奥地利著名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曾说:“儿童具有的绘画能力与成人的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有创造性。”幼儿一般通过颜色、声音辨别身边的事物,他们可以慢慢地凭借着这种感知,运用绘画表现出来。
二是树立幼儿教育观。作为幼儿教师,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有潜力的,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并鼓励他们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尊重,让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发挥。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美的特性,为幼儿创造美的空间,在学习上、精神上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学习的乐园畅游,让他们精神得到满足,使他们身心快乐、健康成长。
丰富的想象能给幼儿带来美的升华,也能给幼儿带来最美的记忆。传统的美术教育以临摹、技能教授为主,在课堂中谁的线条画得直、谁的颜色涂得艳,教师们就会称赞。这样简单的方式会阻碍幼儿的想象力。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在幼儿园不同时间段的特点,为幼儿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创新美术教育下,幼儿逐步形成独特的思维逻辑和创新联想,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在创新美术教育中,对幼儿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完成的作品,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应该多管齐下正确引导。培养创新能力,推动个性发展,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体现——
一是多种感觉在同一作品中体现。多种感觉能全方面、多方位地使幼儿受到启示。在《美丽早晨》这幅画的创作中,我们以优美的音乐为出发点,使幼儿产生联想,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就为幼儿奠定了个性选择的绘画基础。
二是多种表现在同一命题中体现。大多数幼儿都具有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幼儿美术课堂中充分利用这一点。比如,在课中提出一些有利于幼儿个性创作的命题,引导幼儿在同一命题中展开不同的想象。
三是多种手段在同一内容中体现。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美术工具,采用不同手法,在同一内容中表现“胡来”。例如,用油画、水墨、颜料等勾勒线条,再用鲜艳的画笔将底色涂匀,也可以用手指按、用嘴吹点洒在画纸上的颜色,让画纸呈现出印染的效果。这种方式既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又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用优美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绘出幼儿心中美丽的图案,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