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翟高霞 龚键军
信息技术在进步,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信息技术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让学习以及生活更加便捷,学校教育也开始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让教学方式变得更多样化。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以及艺术性。
在小学语文课上,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用图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展示给学生。这种知识呈现的直观感受,可以让学生的各类感官得到调动,并在语文学习中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以及综合反映。这样学生思维可以得到极大程度的调动,学习自主性可以得到提升[1]。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情景呈现,让学生被吸引到知识的海洋中,以切身感受为基础,了解语文知识以及语文学习的魅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得到激发,学习自主性可以得到提升。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最大的表现就是,基本上学习其他任何学科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涉及一些语文内容。与之相对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也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知识与其他学习也是息息相关的[2]。例如,语文课上要学习的古诗词,难免要涉及到对作者及其生活背景的了解,从而要涉及到一些历史知识,还有一些内容,例如《曹冲称象》就涉及到数学知识以及物理知识。因此语文学科知识的多元性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但是也给教师增加了很多教学难度。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强化自身各方面的素质,然后对各类教学手段进行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各类教学方法,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而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师良好的助力,可以让教师收集到大量的学习资源,将其渗透进行课堂,让知识延伸到课外,这样学习过程就会更加生动。
兴趣其实是人类的一种心理趋向,也是人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若是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和学习。因此教学效率的提升还是要关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这样学生就会依据自身主观感受学习,并全力以赴。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学生展示出很多声情并茂的画面[3]。这些画面会对学生形成极强的吸引力,从而将学生兴趣自然调动出来,加上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内容。而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很多用于书写板书的时间节省下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之间可以积极讨论,让学生更能发挥出主体优势,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让教学难点以及重点更加突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例如,《狼和鹿》一课中,以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实际上对其中的一些道理未必能全面领会,这其中包括生态平衡的一些观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强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狼和鹿在比例不平衡时会发生的变化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从直观的画面中了解其中的道理,难点也更容易突破。很多时候多媒体就是用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将一些知识变得直观而明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容易一些。
多媒体在语文课上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学生学习语文时的封闭性。让学生在开放课堂上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新课改中也有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从以往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也可以是学习的参与者。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热情激发起来,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探究的愿望,教师要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
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的真正价值在于辅助,并不是课堂上的主要资源,要想让多媒体的教育价值发挥出来,最根本的还是要以教材为核心,因此要明白,多媒体更多的作用还是体现在课间上。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核心对课件进行精心制作,不要将内容设置得过于复杂,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加入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源,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
教师在课堂上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课堂上的引导者,这样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尊重。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将自己的爱心以及耐心发挥出来,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以及表达机会。对于一些学生的独特看法,教师要思索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然后不要轻易表示否定,而是启发学生,让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更深,感受到教师的认同和关注。
总之,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上的应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对教学的整体质量以效率起到促进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积极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取得更加理想的语文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