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小学 周昌凤
在强调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作文教学无疑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自由习作”自然成为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所谓自由习作,即倡导孩子根据自己所想进行写作,命题不固定,篇幅长短均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俗话说:“厚积薄发”,只有丰富的积累,习作时才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辉,解决“无米之炊”。
一次习作指导课上,我拿着一面镜子走进教室,随手递给一个孩子,对他说:“照照镜子,你看到了什么?”
孩子莫名其妙,抬头看看我:“老师,我看到我自己呀?”
“再观察仔细点。”
“老师,我还看到了我有白白的皮肤、圆圆的脸、高高的鼻梁”。
“不错,有进步,再看仔细些。”
得到表扬后的孩子显得越来越兴奋,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再次端详,突然他激动地大叫道:“老师,我有了一个新发现,弯弯的眉毛间还藏着一颗小黑痣呢!就像月牙和星星在说悄悄话。”
“真棒!你终于发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也听到了他们的悄悄话,他们在邀请你去太空旅游呢!”
我微笑着从他手里拿过镜子,顺势利导的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发现’,我们要将观察一个事物变为努力去发现它与其它事物的不同之处,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接着,我让孩子们站在窗口用“发现”的眼光去观看窗外的世界。孩子们个个激情高涨,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瞪着一双双“贼溜溜”的眼睛,嘴里不断地惊呼出自己的新发现。“老师,真的耶,我发现了操场边的樟树上,好几片树叶在跳集体广场舞。” “老师,远处电线杆上停着的两只麻雀像两个闺蜜在谈心呢。” “老师……”一句句既生动又富有童趣的话语从孩子的口中惊呼而出,他们完全忘却自己身处课堂,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是啊!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孩子们每天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擦亮孩子的眼睛,捕捉一些“生活小镜头”,让他们的心灵有所点染,他们就会置身于一种童话般的仙境中,进而在以后的“发现”中引发丰富的联想,插上想象的翅膀,给自由习作带来一片全新的天空。
生活中的事物不总是一层不变的,如: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流露及相互摩擦……当你并未想观察的时候,它们会瞬间出现在你面前,等你还没完全看清它们,转眼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带着“发现”的眼睛处处留心,事事留意,抓住时机,无意中印在心灵上的那些事情,才会真正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情感丰富的人,才会看到落叶而流泪,看到明月而伤怀。在指导孩子们观察时,要让他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如看到喇叭花沿着墙角爬上院墙,想象丰富的人会发现,啊,它在吹奏着春天的赞歌;看到飞行整齐的大雁从天空掠过,情感丰富的人会发现,哦,它要我们懂得纪律的重要……
孩子们的心灵敏感了,情感丰富了,他们的“发现”就无需带有“目的性”,更无需老师有意的“生成”,他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到“自己的金矿”里找到最闪光的金子。真是“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开渠引泉”成功后,并不是放任自流,引得活水要 “灌田”,还要教师恰到好处地发挥启发、点拨的引领作用,拓思探路,头雁引航。当然,教师的引航不能像传统作文教学那样给命题,定框架,列提纲,甚至给予所谓的好词佳句,而应是在学生自由习作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儿童敞开心扉、展示个性,从而净化他们心灵,提升他们的生活境界。
学生对“素材积累”还停留在知识性的“知”,蜻蜓点水式的“行”上。要想真正解决学生习作的“温饱”,要“知”,更要“行”;要“行”更要“长行、久行。”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中,“随笔”就能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开学之始,我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本精美的小本子,并要求他们把每天的新发现记录下来,字数不限,内容不限。可以记录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记载着自己的进步,班里的趣事、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也可以写下对某些事情的感悟和看法等。为了放大小本子的作用,让大家分享随笔中的美妙,我设计了各种等级评奖卡,每周一评,分发给孩子们。一本本小本子成为孩子发现的动力,也记录下孩子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并鞭策着孩子们不断成长。
众所周知,学生的作文没有倾听者,白纸黑字的作文是“死”的,只有将它作为与别人进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它才能注入生机。为了给学生踊跃展示的机会,我搭建了一系列经典展示小舞台。真正做到“台上台下齐交流,老师学生共争鸣”。首先,在每周五的作文评讲课上专门开设了一块“秀我风采”栏目,在这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舞台上,孩子们尽情地将自己平时“淘金所获”与大家分享,然后评选出“佳作”张贴在班级的墙壁上。经过继续加工、打磨两周后,总结评选出的作品又会爬到黑板报上。一个月后,再从这些“佳作”中择优录取刊登在班级月报上,被录用“佳作”的孩子不仅会收到“刊用纪念卡”一张,而且还会收到一定数量的稿费(老师的奖品)。每个月我还会挑选出一些“拿得出打得响”的作品,精心的指导孩子打磨加工,再通过网络向各个报社、杂志社投稿。没被录用作品的孩子也从孩子们的交流与争鸣中不断进步,让每一棵小草都灵动地追随阳光雨露,他们对自由习作的喜爱就像一股“心流”引导着他们前行。
一个个小舞台给了孩子们磨炼的机会,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中散发出青春活力,张扬独特的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儿童习作教学就是给孩子们一双慧眼去发现多姿多彩的世界。让他们自由放飞思绪,在老师领头雁的带领下拓思探路,展翅翱翔;让他们眼里的世界充满神奇;让每一个生命都灵动地追随阳光雨露;让自由习作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成为他们快乐地采蜜园,成为他们倾诉表达的自由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