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性置入起搏电极的方式,主要指的是利用人造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此代替心脏起搏点。进而引发心脏搏动的治疗方式,通常情况下,临时起搏器放置时间为1个月以下。脉冲器放置在病患体外,可起到诊断以及治疗目的。达到预期效果以后,去掉起搏电极[1]。该方式对于病变可逆转、病因可消除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者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为了分析临时心脏起搏器抢救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择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脏骤停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照是否使用临时起搏术,分为2组,对上述命题展开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择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脏骤停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52.15~78.52岁,平均(68.82±14.22)岁。缓慢性心律失常者45例,心脏骤停者55例。男病患62例,女病患38例。病因情况:急性心梗53例,急性心肌炎24例,重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2015年4月本院开展了临时心脏起搏术治疗。现按照时间顺序,将病患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病患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均衡性(P>0.05)。纳入标准:心脏停博复苏后依旧存在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动过缓(8min内);符合上述疾病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3个月内重大手术者、外伤史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主动脉夹层瘤/动脉瘤者,接受血液透析者,妊娠女性,精神疾患。
观察组开展临时心脏起搏器抢救术,详细为:心脏骤停者行标准化心肺复苏,完成后依旧存在心动过缓者,开展心脏起搏治疗。临时起搏器为Metronic公司生产。6F穿刺鞘、5F起搏导管。常规中心静脉穿刺,将起搏器电极植入到相关位置后,连接好起搏器。参数设定:灵敏度:1~1.5mV,起搏数:70次/min。输出电压3~5V。
病患均为经右颈内静脉入路,对心电监测设备中的Ⅱ导联进行观察。当设备调试频率和信号吻合后,倘若出现宽大QSR波向上,证实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应缓慢退出导管,若QSR主波向下,说明导管抵达至右心室尖。缓慢推进1~2cm电极导管,如果心电监护显示为稳定起搏波型,可进行局部缝合固定,并在床边拍摄X射线片,确定电极位置。
对照组中,对心脏骤停者使用1mg肾上腺素、20mg多巴胺、0.5mg阿托品、碳酸氢钠溶液250mL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开展异丙肾上腺素静滴(1mL)。
①分析两组病患抢救成功率情况。②分析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算,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对照组中,总抢救成功率为46.00%(23/50),抢救无效者27例,占54.00%。心脏骤停抢救成功人数为1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抢救成功人数为13例。观察组中,总抢救成功率为96.00%(48/50),抢救无效者2例,占4.00%。心脏骤停抢救成功人数为3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抢救成功人数为18例。
观察组内共计2例出现并发症。1例为心包积液,1例为室颤。经处理后,病患好转,未对抢救造成影响。
临时心脏起搏器有着双向波除颤和起搏两种功效,其对于缓慢型心衰以及心脏骤停者的临床抢救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文献证实,该方式的除颤率为100.00%,心动过缓者起搏成功率为80.00%以上。双相波除颤能量消耗少,对病患心肌不会造成明显损伤。其电击成功率明显比单相波高,且除颤后心脏恢复窦性心律的时间较短。
对于心动过缓者来讲,开展该项治疗,能稳定病患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脏骤停发生率。本实验指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更高,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开展抢救工作,能获取满意的抢救效果[3]。
临时心脏起搏方式分为无创体表、经食管心房/心室起搏、心脏穿刺起搏和经静脉心内膜起搏等方法。无创临时起搏在抢救危重症病患中效果满意,但起搏成功率较低。经静脉心内膜起搏为当前临床最有效的起搏方式,其能经颈内静脉植入导管,完成相关工作。与其他方式相比,球囊漂浮电极导管的优点为:管径小,柔软,不会对心脏造成太大刺激,可降低血管受损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本实验使用此法,对观察组病患完成起搏,经实验证实,病患起搏成功率为100.00%。
虽说最近几年,临时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无法避免的会出现并发症。其发生和置入性装置、手术应激以及病患自身因素有关,本文中,观察组内,共计2例出现并发症。1例为心包积液,1例为室颤。经处理后,病患好转,未对抢救造成影响。
值得说明的是,心脏起搏器不能替代心脏泵作用,无法产生有效循环。因此,对于已经出现循环断流病患,应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术,并在保证循环和呼吸支持为前提,开展心脏起搏术,而不要为了置入起搏电极导管,耽误心肺复苏。
综上所述,对于心脏骤停、缓慢性心律不齐等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使用临时起搏器进行抢救,成功率高,损伤小,安全性强。
[1]刘慧,王海燕,艾永飞,等.床边经股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对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b04):286-287.
[2]李晓刚,王晓亮,王庆胜,等.国产心脏起搏器Qinming2312M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35(6):551-552.
[3]朱朝江,魏高辉.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功能及BNP、cTnI等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3):36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