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霞 周思繁
(丹东市图书馆,辽宁 丹东 118002)
古籍责任者署名主要包括著者名称与责任方式的题署,它是人们识别和了解古代典籍最主要的信息之一,同时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检索途径之一。现代图书著者的署名只是简单的姓名而已,而古代典籍却截然不同,著者的署名形式多种多样,名目繁多,责任方式更是五花八门,类型复杂,一些名词概念的提法也与现代图书有着明显的不同。古籍责任者署名的研究考述,对加深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高古籍著录质量,做到准确、完整、客观地揭示古籍内容、性质和特点,发挥古籍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古代人的名称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姓、名外,另有字、号、谥号、封号、爵里、别称、室名斋号等多种称呼,少则三五个,多则几十个,最多竟达百余种。一人多称,尊卑有别,是我国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们称呼的特别之处。所以古籍著者署名研究,须先从古人特有的各种称呼谈起。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它产生于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名代表一个人的符号,是出生后就取的,而字则到了成年举行冠礼才取的,有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因而有“幼名冠字”的说法。字往往是由名演化而来,和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所以又叫表字,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孔明”是同义;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愈”“退”意义相反;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乐天”才能“居易”,名与字意义相关,等等。名、字都是由尊长代取,往往受家族行辈的影响,号则不同,大多是进入社会以后,据个人爱好、境遇而自取的,称为自号,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因其感兴趣于“青莲”一词的佛理内涵而以之为号的。也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或雅号,一般是有地位、受人尊敬之人才有的。号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号的出现。号与名、字一般没有什么意义上的联系。
除了姓、名、字、号之外,历史上还常常用地名和官爵名来代替个人姓名的,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因其为河东(今山西运城一带)人,又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其作品集有唐代刘禹锡编的《河东先生集》、明代蒋之翘辑注的《柳河东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因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所以又称杜工部、杜拾遗。杜甫共有1500多首诗歌被保留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古代的文人墨客或有地位的达官显贵,常常给自己的居室书房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即为室名斋号。以室名斋号演变为人物名称的实为常见,如宋代陆游的“老学庵”、辛弃疾的“稼轩”等等。室名最早见于《晋书》卷八五《刘毅传》,宋代逐渐增多,至明清两代而大盛,一般粗通文墨的人都有自己的室名斋号,它不仅是古代名人的代称,也是考证古籍时代、版本的重要根据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封号,即帝王赐予的称号;谥号,即帝王、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谥号源于周,《礼记·檀弓上》:“死谥,周道也”。谥号分为美、恶、平三类,每一类谥号都有特定谥字,其中美谥在所有谥号中占绝大多数。在众多美谥中,“文正”被人们视作极美之谥,一般不轻易予人,晚清四大名臣中也只有曾国藩得此美谥,史称曾文正公,有《曾文正公全集》传世。
一般来说长辈称晚辈、平辈间互称或自称用姓名,而字、号、别称、官称、地称、谥称、简称等则是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这些称谓在古籍序跋文字里尤为常见。人的字、号、谥号、官爵等名称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一直延续至近现代,辛亥革命爆发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淡出历史舞台。
在西周以前的远古时期,古籍典册都是奉王命而作,所撰作品只能是官书,不能隶属己有,所以一般是不署名的。春秋以后,随着奴隶制的解体,私人著述与知识私有观念开始出现,萌生了中国古代著作早期的署名形式——书名署名,即作者名即为书名,如《老子》《韩非子》《庄子》等诸子著作开创了古代著作署名的先河。“子”是指对老师或男子有德者的尊称。《仪礼·士冠礼疏》云:“古者称师曰子。”《礼记·曲礼》云:“子,有德者之称。”诸子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产物,先秦诸子之书虽题为“某子”,但并非由其本人独著,而是成于众手,大多是其门人弟子将其言行思想记录、整理、汇编成书,用“某某子”作为书名,一则表示对先师的敬意,二则表示一种学派,表明子书的核心思想和知识体系是由学派领袖所开创。
到了汉代,卷端著者署名开始出现,书名与作者名逐渐分开,如司马迁的《史记》等。由于“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两汉经书较多,注家蜂起,注释则成了一种重要的著作方式,分化出传、说、记、诂、训、章句、注、笺、解诂等著述方式。当然,由于先秦遗风的影响,汉代不标识著者姓名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袁康的《越绝书》等,据史料记载,卷端并没有题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卷端署名逐渐盛行,并渐成定例。晋代以后,卷端无不题名。从署名形式来看,一般由朝代、职官、姓名加著述方式组成,比较规范。经书的著述方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汇集前人注释的“集解”“集说”“集注”“集传”“集义”等作品。受音韵学发展的影响,“音注”类著作大量出现。“音注”,也作“音义”。
“释文”,辨音释义之意也。另外,由于史料的逐渐积累,史书大量出现,“抄撰”类图书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重要著作方式。
到了隋唐五代,传奇、类书、别集等大量出现。唐诗别集的繁荣,除了帝王诏令编辑之外,亦与唐代科举制度有关。诗赋是唐代天宝之后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的著录来看,“撰”成为这一时期最为普遍的著述方式,说明原创作品有了大量增长,作者名称的题署也出现了简约化,一般直署姓名,而不署籍贯、职官、字号等等。
宋元以来,随着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文献典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传播,作者署名及著述方式也变得更为复杂,形式多样,有单一著述方式题署,也有多种著述方式分列题署、组合题署等。经注合一始于宋代,《史记》三家注(刘宋裴驷《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初各为部帙”,也是到了北宋“始合为一编”。南宋绍熙年间又有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形成一整套经书及其注文,称为《十三经注疏》。宋人编辑、整理的唐代诗文别集数量极多,分类编排是宋编唐诗别集的重要方法。宋代首创纪事本末体,弥补了纪传、编年二体之不足。就编撰形式而言,元曲同唐诗、宋词并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南宋四川刻本《东都事略》附有我国古代最早的著作权声明,开了我国古代著作权保护的先河。
明代盛行评点著作,这与套版印刷、多色套印技术的发展繁荣相关。此类著作方式有“批点”“批注”“评点”“校勘”“题跋”等。明代所编唐诗别集大多分体编排,如五古、七古、五律、五排、五绝、七律、七绝等等,与宋人分类编排方法明显不同。明代卷端题名最滥,每编一书,常常将名流姓氏作为校刊者题名冠于卷端,连篇累牍,如明崇祯刻本《皇明文征》卷端有121人参校姓氏,明本张自烈《四书大全辨》卷端竟有参订姓氏486人之多,此风延及清初。
清朝“考”或“疏证”类作品盛行,此类作品主要是辨真伪,别正误。考据的对象多为经书,对先人“笺注”类典籍作“疏证”。正如梁启超对清代学术的评价:“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学者们用历史文献对社会上及书本中的问题进行大量的考证。另外,清朝还出现了记述学术源流的学案体史书,这也是继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志体等史书体裁之后又一新的史书编撰形式。黄宗羲撰《明儒学案》成为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系统的学术史著作。
另外,清末宣统二年(1910),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著作权法的诞生,极大地保护了著者对自己作品享有的发表权、署名权、使用权等,这也是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古籍图书就著者而言,有官修、私撰两种,因官修之书,一般多由宰相兼任监修,据“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惯例,官修之书虽然编撰人员众多,但卷端一般也只署监修者一人之名。当然,也有按修书真实情况题名者,如《新唐书》,列传题“宋端明殿学士宋祁撰”。无论官修还是私撰,卷端著者题名都是古代图书之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人名字称谓的多样性,古籍卷端著者题名也是复杂多样,繁简不一,而且除名称外,往往还标识时代、地名、官衔、封号、爵位、俸禄等表明著者社会地位及身份的信息,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仅题著者之姓氏,如《毛诗二十卷》卷端题“郑氏笺”,作者为汉代郑玄,仅题其姓氏;《尚书十三卷》卷端题“孔氏传”,作者为汉代孔安国,仅题其姓。
(2)仅题著者之名,如《三原焦吳里梁氏家乘》卷端题:希贽集刊,作者为梁希贽,省略“梁”姓,仅题其名;《有正味斋试帖诗注》卷端题:男清皋注,著者为钱清皋,为清代吴锡麒之子,仅题作者之名。
(3)仅题著者之姓名,如《涑水记文》卷端署“司马光”、《孔子集语》卷端署“孙星衍”,司马光、孙星衍均为作者之姓名。
(4)仅题著者之别号,如《阅微草堂笔记》卷端署“观弈道人”,作者为清代纪昀,仅题其道号;《三命通会十二卷》卷端仅题“育吾山人”,作者为明代万民英,仅题作者之别号;《随园诗话》卷端题“仓山居士”,作者为清代袁枚,“仓山居士”为其号。
(5)著者之姓、名、字并题,如《法帖通解》卷端署“秦观少游”,著者为北宋婉约派词人姓秦、名观、字少游,姓、名、字并题;《中庸传》卷端署“晁说之以道”,著者为宋代晁说之,字以道。极个别情况,也有字在姓名之前者,如《竹枝词》卷端署“廓轩志锐”,廓轩为志锐之字;较早一些古籍也有字在名之前者,如《文献通考纂》卷端署“马贵与端临著”,贵与为字,端临为名。
(6)著者之号、姓、名并题,通常情况号在姓、名之前,如《我信录》卷端署“衣雲道人罗聘”,作者为清代画家罗聘,号衣雲道人,号、姓、名并题;《仕意篇》卷端署“五岳山人黄省曾”,明代学者黄省曾,号五岳山人;《随笔兆》卷端署“容斋洪迈”,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号容斋。也有号在姓名之后题署的,如《幽梦影》卷端署“张潮心斋著”,心斋为张潮之号;《觚不觚录》卷端题“王世贞弇州著”,王世贞,号弇州;《闽小记》卷端署“栎下周亮工栎园撰”,明末清初文学家周亮工别号栎园、栎下先生。
(7)著者之号、姓、名、字并题,通常情况号在姓名字之前题署,如《麈史》卷端署“凤台子王得臣彦辅撰”,作者为北宋学者王得臣,号凤台子,字彦辅,号、姓、名、字并题;《苹洲渔笛谱》卷端署“齐人周密公谨父”,作者为南宋词人、文学家周密,字公谨,自署(号)齐人;《永宁通书》卷端题“林屋山人定定子王维德洪绪氏纂辑”,林屋山人、定定子均为王维德之别号,洪绪为其字。也有少数不按此规律题署的情况,如《阙里问答》卷端署“舒梓溪芬国裳”,明代经学家舒芬,号梓溪,字国裳;《四箴杂言》卷端署“何大复景明仲默”,明代文人何景明,号大复,字仲默。
(8)以著者之室名斋号署名,如《急救良方》卷端署“芝园主人集”,作者为明张时彻,芝园为其室名;《情邮传奇》卷端署“粲花斋主人编次”,作者为明末戏曲作家吴炳,粲花斋为其室名。再如《雅谑》卷端署“浮白斋主人述”;《述异记》卷端署“东轩主人辑”等等。
(9)著者名称之前冠以时代、地名、官职、封爵、俸禄等等
名称之前冠以时代:如《宋书》卷端题:梁沈约撰,梁为朝代,沈约为姓名;《辽东行部志》卷端题:金王寂著,金为朝代,王寂为姓名。《寓庵集》卷端题:元李庭撰,元是朝代,李庭为姓名。
名称之前冠以地名:如《潜夫论》卷端题“萧山汪继培因可笺”,萧山为地名,是清代藏书家汪继培的籍贯;《论语笔解》卷端题“昌黎韩愈”,昌黎为地名,是韩愈之郡望;《静轩集》卷端题“高唐阎复”,高唐为地名,是元代大臣阎复的籍贯。
名称之前冠以官职:如《东观奏记》卷端题“史官右补阙裴庭裕撰”,史官右补阙为官名,作者为唐代裴庭裕;《续资治通鉴纲目》卷端题“史官陈仁锡评阅”,史官为官名,陈仁锡为作者之姓名。
名称之前冠以时代、籍贯:如《通典》卷端题“唐京兆杜佑君卿纂”,唐为时代,京兆为作者杜佑之籍贯;《西崑酬唱集》卷端题“宋浦城杨亿大年编”,宋为时代,浦城为杨亿之籍贯。
名称之前冠以时代、官名:如《陈书》卷端题“唐散骑常侍姚思廉”,唐为时代,散骑常侍为官名;《前汉书》卷端题“汉兰台令史班固撰”,兰台令史为官名。
名称之前冠以职官、地名:如《五礼通考》卷端题“内廷供奉礼部右侍郎金匮秦蕙田编辑”,内廷供奉礼部右侍郎为官名,金匮为地名,秦蕙田为作者姓名。
名称之前冠以时代、官名、籍贯:《宋元通鉴》卷端题“明赐进士前中宪大夫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两京吏礼郎中武进薛应旗编集”,明为朝代,武进为薛应旗之籍贯,“赐进士前中宪大夫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两京吏礼郎中”为官名。
名称之前冠以官职、籍贯、封号、爵位、俸禄等等:如《汉书》卷端题“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为官职,其中“行”代表高散官任低职事,“琅邪县”为籍贯,“开国子”为爵位,颜师古为作者姓名;《太平御览》卷端题“宋翰林学士承旨正奉大夫守工部尚书知制诰上柱国陇西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李昉等奉勅纂”,翰林学士承旨、正奉大夫、守工部尚书、知制诰、上柱国为官职,其中“守”代表低散官仕高职事,开国伯为爵位,食邑七百户为封赐的田邑,紫金鱼袋为官服色,李昉为作者姓名。
责任方式,也称著作方式,是指作者对其著作所负有的责任形式。古籍责任方式繁杂,不仅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著作方式,就是同一部书常常也有多种著作方式。不同著作方式的古籍其价值与特点是大不相同的,为便于理解和区分各种古籍作品,感受不同典籍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笔者以古籍著者的创作程度为研究视角,把责任方式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这类著作强调的是作品的原创性,其特点是前无所承,依据著者自己的观点创作而形成的文章。常用的责任方式有撰、著、作、拟、学等。另外绘、书、篆作为著作方式,亦可归于此类。
撰,就是著书、写作之意,有创作、发明、编制的涵义,是古籍作品中较为常见的著作方式;著,写文章、写书称著;作,指创造,写作,前始未有才能称为作。孔子曾评价自己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见古人对著作的要求极高,是不轻言称作的。如《船山遗书》卷端题:衡阳王夫之撰。《嘉祐集》卷端题:眉山苏洵老泉氏著。
拟,即效法、模仿,指学习他人作品模式拟作新作品,以抒发自己的见解;学,指注释、阐释、讲述,借助对旧有文献的注释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已有的观点作出新的理解和阐述,所以拟和学从性质上看,仍具有原创性,应属于创作类作品。如《则古昔斋算学》卷端题:海宁李善兰学,《说文释例》卷端题:安邱王筠贯山学。
绘,即绘图,是图谱类、绣像类作品的著作方式;书,即书写,是书法类、碑帖类等作品的著作方式;篆,即篆刻,刻印章,是印谱类作品的著作方式。如《醉爱居印赏》(清)王睿章篆;《圣庙祀典图考》(清)顾沅辑(清)孔继尧绘图;《刘石庵墨迹》(清)刘墉书;《九成宫醴泉铭》(唐)欧阳询书。
这类著作主要是指对旧有的文献进行解释、疏证、评点等而衍生出来的作品,尤其是早先的一些经书,因时代久远,言语晦涩难懂,所以后人加工研究者源源不断,层出不穷,一部经书往往变为数十百千部,这是我国古籍的一个独有特点。如《周易》本来是一部书,由于用不同著作方式著书立说的人很多,于是《四库总目》经部易类就变成了484部。这类著作的责任方式复杂多样,主要有传、说、故、记、诂、训、章句、注、笺、疏、正义、解诂、音注、义疏、集解、评点、批注、题跋等等。著作方式的题署也多为连署、组合题署等多种形式。
传,传述、解说之意;说,即说明之意;记,解释经传的文字;诂,是用当时的话解释古代的话;训,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章句,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章句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其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相对于“传”侧重于字句的解释而言,“章句”则较为烦琐;注,即解释古书原文,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云:“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称为传,郑玄则谓之注。”可见,注释称注,始于汉代郑玄。注,同传、笺、解同意;疏,即疏通之意,也称正义、义疏,其不仅解释正文,而且对旧有的注文亦加以解释和阐发;批注,指对原文加上简明的批评注释;评点,指除简短的批评文字外又加断句。如《春秋谷梁传》卷端题:晋范宁集解;《东周列国志》卷端题:白下蔡奡元放甫评点;《淮南鸿烈间诂》卷端题:汉太尉祭酒许慎记;《鹖冠子》卷端题:宋陆佃解、明闽中王宇永启评;《周礼注疏》卷端题:汉郑氏注,唐陆德明音义,贾公彦疏;《潜夫论》卷端题:萧山汪继培因可笺;《文心雕龙》卷端题:梁刘勰撰,北平黄叔琳注,河间纪昀评。
加工类著作虽为旧有文献的衍生作品,但无不体现着加工者本人的学养、趣尚及当时的学术思潮和文化风尚,其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亦是弥足珍贵,为后人学习研读起到巨大的帮助、借鉴和点醒作用,是中国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支脉。
这类著作主要是对旧有的文献,进行汇集编次、整理融会,使之整齐划一,以崭新的体例呈现出来的作品,其着重于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与保留,不加著者自己的观点。亦或者可以说是对前人的创造进行消化、理解和领会,之后根据一定的体例重新整理编排,使传统思想得到更明确的体现。责任方式主要有编、纂、修、辑、述、论、纪、录、抄(钞)、抄撮、缀辑等等。
编,本意是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多指资料多、篇幅大,需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如丛书、类书的编排;纂,即收集、汇集,抄录编次,常与修连用为纂修,如政书、方志等的纂修;辑,把收集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辑录成书,如辑佚类作品的编辑等;纪,即记述、记载已有的散见的资料文献;述,指传承、阐述前人成说,不再自创新意;论,是指未创造独特的观点,所阐述的思想均来源于前人或传统经典,《论衡·对作篇》中指出:“论者,述之次也。”所以,论是较述更低一等的编述类型;录,指记载、抄写,记载言行事物,有选择地照样誊写。如《纲鉴会纂》卷端题:瑯琊王世贞凤洲编;《廿一史约编》卷端题:吴兴郑元庆芷畦述;《明诗综》卷端题:小长芦朱彝尊录;《医效秘传三卷》卷端题:古吴叶桂天士述;《唐人说荟》(清)陈世熙纂。
钞或抄,即照原文写录;抄撮,即摘录;缀辑,缀是连接之意,缀辑就是把抄录的文字辑录在一起。需注意,抄撰之作是节抄,它节抄了全书的精华,没有相当学术水平是难以胜任的,而一般抄本是全抄,至于原书是什么意思,可以全然不知,所以要注意区分抄撰之作与抄本的不同之处。如《廿一史四谱》(清)沈炳震钞;《呻吟语节钞》(清)胡友梅节钞;《经典释文考证》(清)卢文弨缀辑。
编述工作虽然由旧有的资料改编而成,内容上没有创新,但它是在遵循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增益的,可以说编述者是在掌握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剪裁、熔铸等多种方式使作品达到完整和增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创作。
按照现行《古籍著录规则》(GB/T3792.7-2008),著者项一般均以作者通行的真实姓名加以登记(少数以字号行世者除外)。古籍署名方式的复杂性,势必给姓名著录增加难度,如何把姓名同字、号、官衔、爵位、郡望、敬语、美称等分辨清楚,除借助相关工具书外,了解以下几点注意事项还是大有裨益的。
有一些家族著书或后代子孙编印其先人的著作,常常用男、孙、姪、婿等表明作者家族身份的题字冠于名称前,需要注意不要把这些题字与责任者姓名相混。如《四书考辑要》卷端题:桂林陈宏谋榕门辑,孙兰森编校。注意,切勿把陈宏谋的孙子陈兰森,著录为孙兰森,这里孙是孙子之意,非姓氏也。再如《资治新书》卷端题:湖上笠翁李渔搜集,婿沈心友因伯订,婿,指女婿;《定园集》卷端题:禹都刘敏宽伯功甫著,男刘辑民编辑,侄刘宅民付梓;《吕祖全书》卷端题:义陵无我子刘体恕丛辑,男刘荫诚清惠、侄刘允诚清虚同校,这里男,指儿子,侄,指侄子。又如《医学从众录》卷端题:闽吴航陈念祖修园甫著,次男元犀灵石参订,孙男心典芝亭校字。次男指二儿子陈元犀,孙男指孙子陈心典。尤其在一些序文跋语中,要善于通过上下文来辨析出作者真实姓名。比如《绝妙好词笺》卷端題:宛平查为仁、钱唐厉鹗同笺。跋语云:“先君子究心词学有年,是编因戊辰秋钱唐厉太鸿先生北来假馆于舍,先君子人事之睱……乾隆庚午春三月上浣男善长、善和谨识”。由卷端和跋文得知,善长、善和应为查为仁的两个儿子,所以跋的作者应著录为:查善长、查善和。
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表字之后,没有实际意义,凡署名中带有甫字者,其前面多为作者之字。当然少数作者名字中本身带有甫字者例外。如《通鉴答问》卷端题:浚仪王应麟伯厚甫,王应麟为姓名,伯厚为其字,甫附在表字后,没有实际意义。除甫外,父、氏也常常出现在署名中,其用法与甫相同。如《温病条辨》吴瑭鞠通氏著,姓名吴瑭,字鞠通,《呻吟语》宁陵吕坤叔简父著,吕坤为姓名,叔简为其字。《藏书记要》虞山上善堂庆增氏孙从添笔,庆增为孙从添之字。《得月楼赋》江阴张元灏月槎氏选评,张元灏为姓名,月槎为其字。
古籍图书在序跋落款署名时常常使用一些敬词来表达作者的虔敬之意,著录时要注意与姓名区别清楚。如《阴隲文敷言》序“……雍正壬子岁孟春月钱唐丁詠淇薰沐拜书”,薰沐为敬语,熏香和沐俗之意,应著录为:丁詠淇书,不要把薰沐误作姓名;《续文章正宗复刻》书后跋云:“……赐进士建宁府浦城县知县盱江后学刘秉钧薰沐恭跋”,应著录为:刘秉钧跋。再如清尤侗撰《西堂杂组二集》,书中序文末署:“……康熙十一年壬子暮春栎下年家同学弟周亮工顿首撰”,顿首为敬辞,叩头下拜之意,不要和作者名称相混淆。《文章正宗复刻》钱序:“……仁和后学钱琦谨拜手撰”,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谨也是敬词,不要把作者钱琦误录为钱琦谨。另外序跋落款时间的题写都是与姓名连署的,除常用的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有时还采用一种古老的纪年方法即岁星纪年法,其年限表达用词晦涩生疏,若不熟知了解往往对时间及姓名著录造成困惑,要注意区分辨别。如《杜诗镜铨》杨伦自序中落款题识:“……乾隆岁在重光大渊献中秋前五日阳湖杨伦题于武昌江汉书院之见山楼”,通过《太岁纪年年月名称表》查知“重光”与“辛”对应,“大渊献”与“亥”对应,应著录为杨伦题,时间为乾隆辛亥年(1791),这里要注意对重光、大渊献等纪年词汇的辨别。
古籍作者署名常常是姓、名、字、号等并题,如何才能准确地识别出著者姓名,其实还是有一些小技巧的:
首先,若名与字并题,其先后位置一般是名在前字在后,如《文史通义》卷端题:会稽章学诚实斋著,学诚是名,实斋为字。字常常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之”、“子✕”、“伯(孟仲叔季)✕”式结构多为字,如吕坤字叔简,耿弇字伯昭,毛泽东字润之,刘歆字子骏。
其次,名字与号并题,大多数情况是号在名字的前面。比如《新刊医林状元寿世保元》卷端题:太医院吏目金溪雲林龚廷贤子才编,雲林是号,龚廷贤为姓名,子才为字;《增删算法统宗》卷端题:新安宾渠程大位汝思甫编集,宾渠为程大位之号,汝思为其字。再如《医学从众录》序云:“……道光二十有五年岁在乙巳秋九月东洋和斋魏敬中序”,和斋为号,魏敬中为姓名;《汉隶字源》序“……庆元三年十二月拜旦野处洪景卢序”,野处为号,景卢为洪迈之字。一般来说凡“✕✕居士”、“✕✕山人”、“✕✕老人”“✕✕道人”、“✕✕生”都是号,如纪昀,道号观弈道人,范成大,号石湖居士,袁枚号随园老人,王世贞号弇州山人,李商隐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再次,卷端署名中若朝代与名称连用者,此名称通常为作者的真实姓名,如《山海经》卷端题:晋郭璞传,郭璞为作者姓名;若籍贯、姓名、字和著作方式连署者,姓下是名,遇到姓下是三个汉字的,作者名是单名,不要将字误作双名,如《礼记节本》卷端题:莘田汪基警斋钞撰,汪基为姓名警斋为字,钞撰为著作方式;凡书中附有作者传记及在序跋中提到作者用“讳”字者,“讳”下面的名字是作者的本名,因古代作者之名字,生前叫名,死后称讳,如《元文类》卷五十二南京路总管张公墓志铭:“公讳庭珍字国宝……”,讳字后面“庭珍”二字应为其名,由此知墓主人姓名为张庭珍。
知人论世是中国的学术传统,一部典籍的整理著录,责任者项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古籍责任者题署方式的复杂性,使得我们更要深入研究,以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描述揭示古籍,传承文明,弘扬传统文化,这亦是图书馆古籍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使命。
注:笔者文中所例举图书均为丹东市图书馆馆藏古籍。
[1]许孟青,钟敏.古籍著录中的室名别号[J].兰台世界,2010(6):60-61.
[2]魏书菊,王杏允.浅谈古籍著者姓名的确定[J].图书馆学研究,1998(3):80-81.
[3]曹之.古人的室名[J].书法,2015(6):133-135.
[4]暴希明.古人谥号论略[J]甘肃社会科学,2013(4):167-169.
[5]李明杰,周亚.中国古代图书作者署名形式考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111-115.
[6]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7]肖凤生.略谈古书著者的著录[J].湘图通讯,1980(5):30-34.
[8]李娜华.古籍的著作方式及其著录[J].国家图书馆学刊,1986(4):47-51.
[9]刘敏.浅谈古代文献著作方式的准确理解和表达[J].情报探索,2010(2):122-124.
[10]邓维维.我国古籍著作方式的源流演变及类型辨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6):138-140.
[11]曹之.怎样确定古籍著者姓名[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4(4):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