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达
( 铜仁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明永乐十一年(1413),中央对田氏二宣慰使司进行改土归流,以其所辖地分置铜仁、思南、思州、乌罗、镇远、新化、黎平、石阡八府,同时设贵州布政使司以统辖八府及贵州宣慰司之地[1]140-141,贵州省成为明代十三布政司之一,使从武陵山区到贵州高原腹地的长期分治于湖广、四川、云南三地的境况,从政治上进入一个统一治理的时代(军事上对贵州的统一治理,应始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所设置的贵州都指挥使司[1]13)。贵州布政使司的设立,不仅促进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政治上的统一,同时也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开创了贵州历史的新篇章。
然而,对于影响贵州建省的八府历史方面的梳理和研究,目前仅散见于各地的方志和研究成果之中。对改流后的八府建制及其历史沿革进行必要的梳理,可以让今天及后人更加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贵州建省的特点,更能促进人们正确认识与理解贵州多民族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把民族历史、文化与今天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培育更加和谐的社会因子,完成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事业。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五月,思州土著首领田景贤,以地降元,置新军万户府,后改为思州军民安抚司,田景贤任安抚使长官[2]5,治地龙泉坪(今德江县龙泉乡龙泉坪),同时设龙泉平、水特姜二长官司,龙泉平司治附廓[3]7414。司署后毁于火,安抚司治地迁都坪清江城(今岑巩),十七年(1280)奉旨迁回龙泉坪[3]7414。十八年(1281)闰八月,思州军民安抚司升为思州宣慰司兼管内安抚使[3]7266。二十一年(1284)改思州隶顺元路宣抚司[3]7270。二十九年(1292)五月,改思州安抚司为思州军民宣抚司,隶湖广行省[3]7282。元泰定四年(1327)十一月,朝廷以思州土官田仁(琛)为思州宣慰使[3]7320。
元思州宣慰使司下辖:婺川县、镇远府、楠木洞、古州八万洞、偏桥中寨、野鸡平、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思印江等处、石千等处、晓爱泸洞赤溪等处、卑带洞大小田等处、黄道溪、省溪坝场等处、金容金达等处、台蓬若洞住溪等处、洪安等处、葛章葛商等处、平头著可通达等处、溶江芝子平等处、亮寨、沿河、龙泉平、佑溪、水特姜、杨溪公俄等处、麻勇洞、恩勒洞、大万山苏葛办等处、五寨铜人等处、铜人大小江等处、德明洞、乌罗龙干等处、西山大洞等处、秃罗、浦口、高丹、福州、永州、廼州、銮州、程州、三旺州、地州、忠州、天州、文州、合凤州、芝山州、安习州、茆薙等团、荔枝、安化上中下蛮、曹滴等洞、洛卜寨、麦着土村、衙迪洞、会溪施容等处、感化州等处、契锄洞、腊惹洞、劳岩洞、驴迟洞、来化州、客团等处、中古州乐墩洞、上里坪、洪州泊李等洞、张家洞等府、县、州和长官司[3]7414。
至正二十二年(1362),镇远州军民同知田茂安(思州宣慰使田仁厚之叔)攻占龙泉坪思州宣慰司治,割镇远、思南等地献大夏明玉珍,明玉珍授其为思南道宣慰使,并设思南道都元帅府(治镇远)。田仁厚以都坪清江为思州宣慰司治地,思南与思州分治。至正二十五年(1365)正月,田仁厚反击攻破龙泉坪,杀茂安二子;茂安忿亡,其子田仁智袭思南道宣慰使职[4]6;六月,思南道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杨琛归降吴王朱元璋,“纳元所授宣慰使告身”;朱元璋以“仁智能识天命,率先来归”,授田仁智为思南道宣慰使;田仁智迁思南道宣慰使治地镇远至龙泉坪。同年七月,元思州宣抚使兼湖广行省左丞田仁厚献“镇远、右(古)州军民二府、常宁等十县,龙泉、瑞溪沿河等三十四州,皆其守地”归附朱元璋,朱元璋也授田仁厚为宣慰使[1]1。明洪武二年(1369)六月,思州宣慰使田仁厚病卒,其子弘正请示明廷准其袭父职,弘正于洪武五年(1372)袭职[5]8670。四年(1371)思南宣慰司由湖广行省改隶四川行省。五年(1372)六月,思南宣慰司所属水特姜等十三处长官司及镇远州由四川行省改隶湖广行省[5]7905。是年,改水特姜长官司为水德江长官司,改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改施溪漾头长官司为施溪长官司[5]7905,改八舟军民长官司为八舟蛮夷长官司,野鸡坪蛮夷长官司与黄道溪蛮夷长官司合并为黄道溪蛮夷长官司[6]482-483。六年(1373)十二月,思南宣慰司改思南道宣慰司,隶湖广行省[1]9;七年十月,改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为平头著可长官司[5]7905。九年(1376)六月,田仁智入朝贡马等方物,归至九江龙城驿馆病故,其子田大雅于洪武十一年(1378)奉命承袭思南宣慰使[5]8670。洪武十年(1377)十月,于思南宣慰司地增置蛮夷长官司[2]6。洪武二十年(1387),田大雅奉诏将治所由龙泉坪(今德江县龙泉乡龙泉坪村)迁至镇远,二十三年(1390)又由镇远迁至水德江(今思南县城)[5]8670。永乐三年(1405)七月,于今松桃境东部置答意、治古寨二长官司,隶贵州宣慰司[1]124。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因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与思州宣慰使田琛争沙坑地长期混战不已,朝廷命镇远侯顾成发兵五万征讨,二田伏诛[5]8198。明廷废思南、思州二宣慰司,以二司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镇远、黎平、新化、思州八府,同时设立贵州布政司以辖八府及贵州宣慰司地[1]140-141,使历史上贵州境内分治于四川、湖广和云南的历史从此结束,加强了贵州治理上的统一。
永乐十一年(1413),以思南宣慰司地置,以原思南宣慰司元帅府和铜仁长官司治地铜仁为府治,北平府人士田载首任知府[7]152。初置时管辖铜仁、省溪、提溪、大万山四长官司及鳌寨苏葛棒坑朱砂场局、大崖土黄坑水银朱砂场局、太平溪金场局和滑石巡检司之地[8]8。正统三年(1438),乌罗府废,所辖乌罗、平头著可二长官司划属本府;是年九月因“地瘠课重”革除大万山长官司水银砂场局[1]260-263。万历二十六年(1598),铜仁长官司改流为铜仁县[1]963。康熙四十三年(1704),于铜仁府正大营“添设同知一员,巡检一员专理苗务”[9]496。雍正十年(1732)三月,正大营同知移驻松桃后,改名松桃厅;正大仍置为营,属铜仁府[9]503。嘉庆二年(1797)十一月,升松桃厅为省辖直隶厅,平头、乌罗二长官司和坡东坡西二坝由铜仁府划归松桃厅管辖[9]274。嘉庆年间,废万山长官司置为万山乡。光绪九年(1883),铜仁县移驻省溪大江口[10]13。民国二年(1913),废除府建制,原铜仁府改置为铜仁县,原铜仁县改名江口县,松桃厅改为松桃县,以省溪司吏目移驻地万山乡置省溪县[11]17。原思州府属施溪、黄道二长官司地并入省溪县。民国 30年(1941),撤省溪县,该地并入铜仁、玉屏二县[8]11-14。
明永乐十一年(1413),以思南宣慰司地置,以水德江司治地为府治,江西泰和人陈理首任知府[2]50。初置时,除府直辖地外,还统辖务川县,水德江、思邛江、蛮夷、沿河祐溪四长官司,板场、木悠、岩前和思邛江任办四坑水银场局,水德江覃韩偏刀水、务川都儒五堡三坑二巡检司之地[1]144。正统二年(1437)七月,革除任办水银场局[1]257。正统三年(1438)乌罗府废,朗溪长官司划属思南府[1]260。弘治七年(1494)六月,思邛江长官司改流为印江县[1]556。弘治十四年(1501),石阡府属板桥巡检司(位于今思南县板桥镇治地)迁至思渠(今沿河县地),改隶思南府,仍名板桥巡检司[2]6。万历三十三年(1605)九月,水德江长官司改流为安化县[1]1052。清乾隆十四年(1749)十一月,思南府属上株树、偏岩(今德江县煎茶镇偏岩),划入石阡府龙泉县[9]519。同治九年于沿河祐溪长官司地置沿河、后坪二弹压委员,主理地方司法行政。光绪八年(1883),安化县治地从府城移驻大堡场[12]地理志第一·沿革。宣统元年(1909),改沿河弹压委员为分治委员。民国二(1913)、三年(1914),废除府建制[13]71,原思南府改置为思南县[2]507,安化县改名为德江县,沿河分治委员辖地置沿河县,后坪弹压同知辖地置后坪县[12]地理志第一·沿革。民国30年(1941),撤后坪县,其地并入沿河、务川县[13]80。
明永乐十一年(1413),以原思州宣慰司地置,以石阡长官司治地为府治,江西贵溪人李鉴首任知府[14]卷二·地舆志·沿革。府除亲辖地外,统辖石阡、苗民、葛章葛商、龙泉(今凤岗县)四长官司和落桥葛容溪水银场局、板桥巡检司[14]卷二·地舆志·长官司考。永乐十五年(1417)十月,革除落桥、葛容溪银场局[1]153。弘治十四年(1501),板桥巡检司迁至思渠(今沿河县地),改隶思南府。万历二十九年(1601),废除龙泉长官司设龙泉县。天启元年,改葛彰葛商长官司为土主簿[1]1133。清康熙二年(1663)革除葛彰葛商长官司;五十年(1711)革除苗民长官司。雍正八年(1730),革除石阡长官司正长官,以副长官管理苗民[14]卷二·地舆志·长官司考。乾隆十四年(1749),石阡府亲辖大都下二坝、迎仙峰等处,以及镇远、石阡、思州、平越、思南五府与施秉、湄潭二县交错的填夷坝、桥屯等处,划入龙泉县[9]519。民国二年(1913),废除府建制,石阡府改置为石阡县,龙泉县改名凤岗县[15]11。
明永乐十一年(1413),以原思州宣慰司地镇远州析地而置,州、府、卫治皆设于镇远州治地[16]49,江阴人颜泽首任知府[16]121。镇远州统辖镇远金容金达杨溪公俄蛮夷长官司、偏桥长官司(下又置偏桥左副、偏桥右副长官司),镇远府管辖邛水十五洞蛮夷长官司(下又置正、副长官司)[16]50-52。正统三年(1438),省州存府[16]49。正统九年(1444),原隶元思州之前江等处军民长官司改流设施秉县隶本府,同时,偏桥长官司改流,其地并入施秉县[16]51。弘治十一年(1498),镇远金容金达杨溪公俄蛮夷长官司改流设镇远县[16]49。天启元年(1622),废施秉县[1]1133,崇祯四年(1631)复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湖广所属之镇远卫、楄桥卫改属本府,同年裁镇远卫入镇远县[16]49。二十六年(1687),裁楄桥卫入施秉县,移县治偏桥卫城[16]49。雍正七年(1729),于苗疆置丹江厅,属都匀府(明弘治七年(1494)五月于都匀卫城置都匀府)[17]84。八年(1730),于苗疆设清江厅,以同知驻清江,隶本府[16]51。十年(1732),改流邛水一十五洞蛮夷长官司置邛水县丞,为镇远分县[16]51。十一年(1733),于苗疆设台拱厅,移清江同知驻台拱,设通判驻清江,皆隶本府[18]586;黎平府之天柱县改隶镇远府[16]49。乾隆三十五年(1770),思州府属青溪县改隶镇远府[19]332;三十六年(1771),还归思州府[19]333。嘉庆三年,划平越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由平越军民指挥使司改置]之黄平州入镇远府[20]46。宣统元年(1909),镇远县并入府。民国三年(1914),以邛水县丞地置邛水县,改台拱厅为台拱县[19]581,废府置镇远县,黄平州改为黄平县[21]53,清江厅改名剑河县[22]522。十三年(1924),邛水县更名为灵山县。十六年(1927),灵山县易名为三穗县。民国三十年(1941),撤丹江县,其东北部地划入台拱县,台拱县更名为台江县;撤清溪县置为清溪区,该地入镇远县。
明永乐十一年(1413),以原思州宣慰司地置,隶湖广行省,历城人司祥首任知府[23]582。统辖潭溪、八舟、古州、洪州泊里、福禄永从、西山阳洞、曹滴洞7长官司。宣德九年(1434),废除新化府,所辖新化、欧阳、亮寨、湖耳、中林验洞、龙里、赤溪湳洞7蛮夷长官司隶黎平府[23]55。十年(1435),府治移入五开卫城,府卫同治。正统七年(1442),福禄永从长官司改流置永从县。万历十年(1582),改黎平府为黎平军民府。二十八年(1600),以黎平府隶湖广,三十一年(1603)回隶贵州。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废除赤溪湳洞、西山阳洞2长官司,其地入永从县。二十六年(1697),湖广五开卫迁平屯,府卫分治,黎平军民府复改黎平府。雍正三年(1725),湖广五开、铜鼓二卫改属黎平府。五年(1727),废除五开卫置开泰县,铜鼓卫置锦屏县,划湖广靖州之天柱县属黎平府。七年(1729),于苗疆置古州厅,设同知治之,隶本府。雍正十一年(1733),天柱县改隶镇远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移贵阳府通判入苗疆设下江厅,隶本府。道光十二年(1832),改锦屏县为锦屏乡,隶开泰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开泰县[23]56-59。二年(1913),复置开泰县,移治锦屏乡,改名锦屏县。民国三年(1914),改古州厅为榕江县[24]583。
明永乐十一年(1413),以原思州宣慰司地置思州府,以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治地为府治,江西新建人崔彥俊首任知府,统辖都坪峨异溪蛮夷、黄道溪、施溪、都素蛮夷四长官司[19]444。隆庆二年(1568),思州府署迁至平溪卫驿,万历五年(1577)迁回原址[25]6。雍正五年(1727),割湖广清浪、平溪二卫属思州府,同时废除清浪卫改置为青溪县,平溪卫改置为玉屏县[25]7。乾隆三十五年(1770),青溪县改隶镇远府;三十六年(1771),还隶思州府[19]332。民国二年(1913),废府,改思州府为思县[19]386。原思州府属施溪、黄道二长官司地并入省溪县[19]386-387。民国二十年(1931),思县更名为岑巩县[19]400。民国三十年(1941),撤清溪县置为区,其地并入镇远县。
永乐十一年(1413),以思州宣慰司地置,以新化长官司治地为府治,泰和人梁輈首任知府[23]582。有无府亲辖地也无考。统辖新化、欧阳、亮寨、湖耳、中林验洞、龙里、赤溪浦洞 7个蛮夷长官司。宣德九年(1434),废除新化府,所辖7个蛮夷长官司划属黎平府。
明永乐十一年(1413),以思南宣慰司地置,以乌罗长官司治地为府治,首任长官无考,有无府亲辖地也无考,统辖朗溪蛮夷、乌罗、平头著可、治古、答意五长官司。正统三年(1438),废除乌罗府。治古、答意二长官司同时废除。朗溪司划属思南府,平头著可、乌罗二长官司划属铜仁府。
首先,田氏二宣慰司的废除,设置八府,是贵州建省的基本条件。虽说贵州都指挥使司的设置,从军事上统一了对贵州的管辖,但从政治上正式形成一省建制,只能追溯到贵州布政使司的建立。
其次,对田氏二土司的改土归流,意味着在西南地区国家权力深入的开始,改变了此前国家在西南地区传统的统治模式。预示着更全面的改土归流即将来临。
第三,综观历史进程,改流后的贵州大大小小的土司治地以及明代为控制贵州而设置在各个土司领地内的卫所治地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城镇,推动了贵州城镇的发展。这为今天的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贵州民族研究所.《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2] 思南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嘉靖、道光、民国)思南府志(点校本)[M].贵阳:贵州省华泰印刷厂印装,2002.
[3] (明)宋濂.元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 夏国清,高应达.《安化县志》校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5] (清)张廷玉.明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 (清)蒋深.康熙思州府志[C]//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15).成都:巴蜀书社,2006.
[7] (明)万士英.铜仁府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8] 贵州省万山特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万山特区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9]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编.《清实录》贵州资料辑录[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64.
[10] 中共贵州省铜仁地委档案室,贵州省铜仁地区政治志编辑室.铜仁府志(据民国影印本点校)[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11] 贵州省铜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铜仁市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2] (民国)伍震,主修.黎民怡,纂修.德江县志[M].德江档案局藏印本.
[13] 《铜仁地区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铜仁地区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5.
[14] (清)祁顺.(乾隆)石阡府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15] 贵州省石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石阡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6](清)蔡宗建,龚传坤.(乾隆)镇远府志[C]//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16).成都:巴蜀书社,2006.
[17] (民国)窦全曾,陈矩.都匀县志稿[C]//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23).成都:巴蜀书社,2006.
[18] (民国)丁尚固,刘增礼.台拱县文献纪要[C]//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20).成都:巴蜀书社,2006.
[19] (民国)蔡仁辉.岑巩县志[C]//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16).成都:巴蜀书社,2006.
[20] (清)李台,王孚镛.(嘉庆)黄平州志[C]//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20).成都:巴蜀书社,2006.
[21] (民国)陈绍令,李承栋.黄平县志[C]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21).成都:巴蜀书社,2006.
[22] (民国)阮略.剑河县志[C]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22).成都:巴蜀书社,2006.
[23] (清)俞渭修,陈瑜纂.(光绪)黎平府志[C]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17).成都:巴蜀书社,2006.
[24] (民国)李绍良.榕江县乡土教材[C] //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18).成都:巴蜀书社,2006.
[25] 玉屏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玉屏侗族自治县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