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怀连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经贸学院,重庆401331)
建设中国化、时代化、全球化和实践化的中国社会学,既是中国社会学家光荣的学术使命,也是一项艰巨任务和困难工作。要完成这样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首要和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指导思想问题。
诚然,中国社会学从恢复重建一开始,许多人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初就有明确定位:中国社会学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1]。之后,社会学界大多数人也都认同并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似乎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不成其为问题了。但实际上,体现在具体研究工作和学术实践中的指导思想,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一种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是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是语录式的照抄照搬?还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引?诸多问题还未见清晰表述,难有一致意见。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历史命题,它诞生一百多年,在中国传播实践近百年,它的理论形态及实践背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之后,中国社会学研究自觉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应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中国社会学中国化、时代化、全球化和实践化发展的不二选择。下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而中国社会学在经历恢复重建40年后,完成了“补课”和“接轨”的学术使命,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对中国和世界的时代形势,社会学界的总体判断是,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转变时代,中国也是如此,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化,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这一判断总体上是不错的,尤其对中国20世纪80-90年代而言是这样。
但进入21世纪后,我们发现中国还有一个更重要、更具时代意义的变化,即工业社会向信息-生态社会转变。其实这一转变,在西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很明显了。对此,我在1988年就把这一时代发展特征概括为“双重转变”,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这是“同时进行的双重转变”[3]。经过近30年的发展,并展望未来,我更加坚信,双重转变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并接近完成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进行和正在进行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已经开始双重转变,再过30年或50年,中国将完成这一双重转变,进入到信息-生态社会。
双重转变时代给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时代双重转变,带来产业、经济和社会大变革。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已经给全球带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西方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等产业、经济和社会大变革;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生态社会转变,也正在给这一世界带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全球化、绿色化或生态化、后现代主义等更加深刻、更加广泛、更加剧烈的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生态理念的革命性发展,已经给并将继续给现代产业、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推动全球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和人的心理带来巨震、危机感和焦虑。
二是世界重心转移,带来全球和区域格局大调整。近代到“二战”前,世界发展重心在大西洋。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和北美地区,是世界经济中心和发展的发动机。“二战”后,世界发展重心经由美国逐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包括美国在内的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和发展的重心。中国崛起,将使世界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趋势确定不移。
世界重心转移,亚太时代的到来,会给全球和亚太地域的关系格局带来重大调整。首先,传统的西方中心、东方边缘的关系被打破。西方对东方社会的刻板印象和看法必须改变,也正在改变。其次,美国主导亚太经济、政治和安全秩序的战后亚太“冷战”秩序也开始动摇,并最终被亚太地区国家和人民所抛弃。亚太将由亚太国家和人民主导,美国独霸亚太主导权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再次,亚太地域格局中以中俄为主轴的亚洲大陆板块部分开始崛起,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给亚太地区以重新定位。只有建立在中俄美日四国利益均衡协调关系的基础之上,包括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两大板块的国家在内的亚太地区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才是正常的亚太地域格局,也才能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展。虽然这种调整很困难,但大方向是正确的,也不会改变。
三是中国地位转变升级,带来中国和世界的大融合。目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世界大国,我们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最大的生产规模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有最强劲的投资动力和最被世界看好的创新主体和治理体系。虽然从人均看,我们许多指标还很落后,但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从一个发展中世界大国转型升级为新兴的世界强国和世界中心之国。
中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和世界中心之国转型升级,实际上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一次跃进,也是中国超越历史的回归。必须承认,这会给世界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强大的体制、文化和心理上的冲击。国际上许多人、许多国家会很不适应,会说“黄祸”“中国威胁”。但这是趋势,不适应也要慢慢适应。中国崛起和转型,是全球化和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崛起和转型会带给世界人民更多的,是中国和平力量和中国发展利好,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大融合大发展。
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社会学研究,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以其创新的理论和政策建议,支持、推动这些战略任务的具体落实和完成,责无旁贷且责任重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
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基本方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国社会学要为这些战略部署的落实和任务的完成贡献智慧,提供理论依据、政策支持和咨询服务。支持、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应是中国社会学肩负的重大责任,责无旁贷。
如前所述,中国社会学面临的形势是前所未有的,担负的使命是异常艰巨的。要想不负众望,体现担当,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社会学中国化、时代化、全球化和实践化。
要推进中国社会学中国化,使社会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站在中国立场上,用中国的学术语言和观点,自主研究中国社会课题,形成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
要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时代化,使社会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要站在人类文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生态社会双重转变的时代高度,回看中国传统文明的价值;要找准中国社会时代化的着力点,关注当下转型升级实践;要把握时代潮流与前沿脉动,规划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做时代变迁的总结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要推进中国社会学的全球化,使中国的社会学具有鲜明的全球特色。要把握全球化发展趋势,抓住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中国的“走出去”等战略机遇,推进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全球化。要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全球化课题,形成具有全球普遍意义的社会学理论,支持、推动和引领全球化发展。
要推动中国社会学实践化,使社会学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要坚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思想”为指导,坚持学术研究走出学术象牙塔和学者的自我小天地,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场和人民群众实践的大舞台;要坚持理论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形成一种以实践为本体,能够服务、推动和引领实践的社会学理论。
推进社会学的“四化”,既是实践和时代的呼唤、国家和人民期望,也是社会学体系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的价值所在,也是它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支持、助推和引领完成新时代新的战略任务,加快构建中国化、时代化、全球化和实践化的中国社会学,需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必须明确。但怎样确立呢?这也需明确。
古今中外的科学研究史表明,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都客观地受时代主流思想“范式”的约束或指导。这种指导,不是形式主义的装点门面,而是受其影响和约束,按照某种原理和观念来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通常而言,就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一个人社会行动尤其是研究行动的精神指引,潜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处和行动的背后,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起支配作用。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也是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与工业时代不同,信息-生态时代又与工业时代不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时间和地域,选择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在研究中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核心就是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所谓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即是能正确地认识、评价和引导这个时代,并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生态社会转变双重转变的时代。与当代最相适应,当代最需要,也最能认识和评价与引导当代双重转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信息-生态文明社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一世界观不再是机械唯物主义,而是把世界看作一个生命系统的新唯物主义;这一价值观不再是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二元主义价值观,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生产、生活、生态三元中和的价值观;这一方法论不再是实证主义,而是实践主义方法论。中国社会学要构建“四化”体系,支持、助推和引导时代与中国转型升级发展,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应该具有这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确定一种思想能否作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指导思想,标准只有两条:一是看它能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二是看它能否提供正确的研究路线图和实践指引,可以让中国社会学少走弯路、正确发展。以此标准来衡量,我们认为,只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作为中国社会学“四化”研究的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系统的、中和的、实践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引领当今时代发展,使这一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成果和最新成果,成为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引领当今时代发展,并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南的强大思想武器。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近代工业资本主义文明深刻的内在矛盾,在系统提出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等共产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在思想领域深度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实现了对西方工业社会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革命,建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系。
20世纪初至中叶,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俄罗斯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工人阶级暴动和农民阶级斗争,成功地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战线上,列宁主义关于在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武装暴动可以首先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和党的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毛泽东思想关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夺取全国政权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创新发展。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思想,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远远达不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认定标准的东方国度,实现巨大成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的创新成果。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挑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开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新高度,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形成了指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系统的、中和的和实践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引领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创新性地发展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成为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引领当今时代发展,指导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思想武器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引领当今时代并为时代所需,也就能够为中国社会学研究所用。在我们看来,在当代中国,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这是认识、评价和引领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社会学“四化”研究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它的进一步发展,也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发展路径和实践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经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实践和不懈努力,在成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其自身思想体系也在不断科学化、理论化和系统化。尤其是习近平同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苦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一系列的基本方略和部署。其立论更加高远,体系更加宏大,布局更加全面,部署更加周密,特色更加鲜明。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功实践证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成果,也必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中,得到更大更新的发展。在实践上,它将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多的中国内涵,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甚至也会为西方老牌工业化国家时代转型升级提供一种可选择案例;在理论上,它将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更加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也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全球特色和实践特色。这样的发展,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和未来提供进一步的发展路径和实践指引,同样,也会为中国社会学“四化”研究提供正确的路径和实践指引。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起,被正式确定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国人民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被国家法律所确认,意味着这个问题就没有学术讨论的必要了。但是,指导和被指导还有“自觉”和“他觉”之分。是发自内心,心甘情愿地主动争取这个指导?还是被动应付,形式主义地接受这个指导?内在差别对实质效果影响极大。我认为,中国社会学“四化”研究,应该发自内心,心甘情愿地主动地争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应该把这个指导体现在中国社会学“四化”研究的出发点、目的和全过程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是形式主义的、表态性的,不是机会主义的,甚至也不是政治性的,而应该是“四化”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本质体现。
中国社会学“四化”研究,是一项研究工作,一项学术活动。要想这项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有意义、有价值,必须对标时代和中国的发展要求,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要想这项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成功,就应该满足这些需要,支持、推动和引领时代的转变、中国转型升级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当前,时代转变趋势明显、呼声强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清晰、目标宏伟、使命光荣、任务繁重,要求中国社会学研究者与其无缝对标对接,研究、参与、支持和推动。有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我们的研究就有了方向,有了总体目标,有了基本原则与主导路径,与时代和中国发展实践对标对接就形成了自动、无缝、有效的机制,成功的概率就非常之大。否则,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就跟不上时代与中国发展的实践步伐,其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发展也流于空谈。
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近40年,走出了“补课”和“接轨”两大步,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同日新月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点跟不上的感觉;与同样发展很快的世界社会学现状相比,我们取得的成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相当地微弱。最近,英国DK出版社编著《社会学百科》一书,收录了全世界社会学界和对社会学研究有巨大影响的学者的思想观点,竟然没有出现任何中国社会学的学者及其观点,中国社会学对世界的影响小得近乎忽略不计。虽然这其中在我们看来可能有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偏见和对中国社会学状况的无知,但中国社会学缺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4]。
缺少有价值的研究,就缺乏有特色的成果。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学术体系建设缺乏自信自觉人所共知。在社会学恢复重建的40年中,不少研究者既对从中国本土和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缺乏自觉,又对从震惊世界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有价值的社会学研究成果缺乏自信,找不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北”。他们似乎以永远同西方“接轨”为满足,以引进连自己也不甚明白的花哨名词,吓唬外行和公众为学术乐趣,书是一本又一本地出,课题也是一个又一个地做,但几十年下来,为中国社会学留下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做有特色的研究。什么是有特色的研究?那就是中国社会学研究首先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根植于中国文化沃土,传承中国古典社会学思想的优秀传统与核心价值,回应时代与实践的要求,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体系。特色不仅是本土的、眼前的和理论的,而且还应该是全球的、时代的和实践的。除中国特色外,还应该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全球特色和实践特色。
只有诞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丰富的社会学思想资源,与双重转变和全球化同行,具有“四化”有机统一的社会学作品,才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理论自信,去同西方、同世界社会学对话。
一项研究的价值高低,一个学术活动的成败,谁来评价,怎么评价?长期以来,在社会学界难有正确的共识和实施。在一些人看来,中国学者做的社会学研究成果怎么样,中国人说了不算,中国实践验证了不算,一定要与西方“接轨”,采用西方的概念和标准,发表到西方的杂志上,得到西方学者赞赏,才是有价值的成果。社会学整体发展状况的好坏,也是用西方人的标准在评价。《社会学百科》讲中国社会学国际影响力等于零,我们很沮丧;另外一些西方人说中国社会学家(比如费孝通)在国际上很受重视,我们则感到自豪。一位科学专家说中国古代科技发达,有多少多少项目领先世界,不是一点两点,我们高兴;另外一位西方统计讲中国古代没有一项成果可以达到世界水平,我们则痛苦加愤怒。这都是西方中心主义价值标准在作祟。中国学术评价权话语权在哪儿?在西方人手中。
我们同世界进行学术交流,应是平等的交流,是在一个第三方评价标准下的交流。第三方学术评价标准是什么?不是西方人的标准,也不是中国学者的标准,而应该是社会实践。中国学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在学术界有无名气,在国际上有无影响力,其实是无所谓的。有也可以,无也可以。但有所谓的,应是它的实践能力,是实践影响力,是它对于时代和中国发展的支持、推动和引领能力。只要是在实践中有较大影响力,能支持、推动、引领时代转变和中国转型升级发展的社会学成果和学术活动,它在理论上一定要受到应有的评价,在学术上一定会有一定的地位,在国际上也一定会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因此,自觉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实践的学术评价标准,是推进中国社会学“四化”,提升中国社会学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和前提。
[1] 费孝通.建立我国社会学的一些意见[J].社会学通讯,1982(3):3-5.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 吴怀连.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增刊),1988(25):46-50.
[4] 高志奇.中国社会学在国际社会学界的影响分析——从品读《社会学百科》谈起[EB/OL].(2017-07-26).http:∥wemedia.ifeng.com/23782499/wemedi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