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专业化发展研究

2018-01-28 08:19杨宝申
图书馆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化公众图书馆

杨宝申

(北镇市图书馆,辽宁 北镇 1213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是党的十九大后的首部文化立法,是我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也是完善我国文化法律制度的重要一步。《公共图书馆法》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提出“将阅读推广作为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之一”,因此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加快阅读推广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指引。基于法治化环境,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如何抓住重点,求新求变,促进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1 图书馆阅读推广专业化的必然性

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服务核心内容以及“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被列入《公共图书馆法》,其中数项细则都与阅读推广工作开展紧密相关。例如第四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向公众提供以下服务:文献信息查询、借阅;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阅览室、自习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开放;国家规定的其他免费服务项目。第四章第四十条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诸如此类的法律细则均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带来新使命[1]。

《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发施行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阅读的重视,促进了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同时通过法律明确规定,政府与相关机构职责得到进一步梳理规范,公众阅读权益上升到了法律保护层面,图书馆阅读推广专业化、制度化等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公众阅读习惯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媒介的阅读时长不断减少,新兴媒介阅读时长不断增加,公民阅读意识与阅读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信息服务的智慧化、职业技能素养多元化、自身持续发展要求都需要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专业化发展。因此,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承担者、实施者,应以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法》为契机,出台配套措施,并采取多种形式推动阅读推广专业化发展。

2 图书馆阅读推广专业化面临的障碍

《公共图书馆法》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角色,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提出新的要求。而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并非独立存在并起作用的,必须站在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角度,通过与读者服务、文献建设等多方协同才可达到阅读推广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专业化地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应自始至终受现代图书馆管理服务理念引导,既有顶层设计,也有科学管理,有明确目标的服务实践与推广。但就现状来看,法治化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专业化推进尚面临以下几点障碍。

2.1 组织机构缺乏

许多图书馆针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缺乏专业组织机构引导,并未将阅读推广作为常规性工作开展,缺少可持续发展。

2.2 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阅读推广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开展,但诸多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对全民阅读的促进作用,能否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尚缺乏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阅读推广监督与评估机制,这也使得图书馆部分阅读推广工作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同时,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服务推广边界模糊、活动案例形式泛化等诸多问题,需进一步提升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本质认识,综合考量政策法律、行业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2]。

2.3 宣传力度局限

目前许多图书馆阅读推广途径较为单一,范围狭窄,并且与社会组织机构联系较少,仅靠图书馆自身力量开展阅读推广相关工作,存在资源、人力、影响力等各方面局限,借助外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图书馆与社区、学校等相关组织机构合作积极性有待提升。

2.4 专业队伍缺乏

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专业人才队伍,而阅读推广由于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图书馆从业人员在专业能力、服务能力上亟待提升。“阅读推广人”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深入开展的人才保障,具体指具备相关资质,可开展阅读指导并提升公众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人员,“阅读推广人”队伍直接决定着图书馆阅读推广效能[3]。但就现状来看,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来源广泛,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基层,诸多从事阅读服务工作的人员身兼数职,难以有效策划实施深层次、高质量的阅读推广活动。随着公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发展,阅读推广工作人员素质问题更趋凸显,提升阅读推广工作队伍专业性与规范化迫在眉睫。

3 法治化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专业化发展路径

《公共图书馆法》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新引领,法治化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如何得以专业化发展,如何找准聚焦点,求新求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制度专业化:职能转型,建章立制

为确保阅读推广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图书馆需结合《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要求,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更新发展理念,拓展工作视野,承载更多、更广的公共文化服务新使命,以制度专业化推动阅读推广工作发展。首先,《公共图书馆法》的施行推动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型,因此图书馆在管理体制上应持续推动由行政管理向行业管理的转化,进一步明确自身功能定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图书馆理事会等组织机构[4]。同时,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上,《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图书馆事业投入,形成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同时引导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布局,实现由城市图书馆向社区基层的渗透,尤其是做好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图书馆规划服务,强化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实现图书馆文化服务全覆盖,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

其次,加强建章立制,设立专门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组织结构,指导阅读推广工作高效开展;设立相对应的工作小组,做好公众阅读需求、阅读兴趣等各项分析。同时,进一步健全推广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社会合作制度以及人才培训制度等各项机制。尤其应注重监督评估机制的完善。关于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水平等问题,《公共图书馆法》有明确规定,并给出了考核办法。其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应制定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考核。考核应当吸收社会公众参与,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基于《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健全阅读推广监督评估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深层次分析,做到阅读推广工作质量评价、数量评价以及效益评价的三方平衡;同时为提升监督评价工作有效性与科学性,构建分层、分类指标体系,提升评估针对性与准确性;提升监督评估透明度,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与参与作用,并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进而为下一步阅读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3.2 平台专业化:开放共享,组建联盟

新形势下,图书馆需以《公共图书馆法》贯彻落实为契机,坚持开放办馆,基于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移动互联理念,推动图书馆在活动开展、资源建设、以及志愿服务等各方面不断丰富充实,提升阅读推广实效性。首先,可基于互联网构建开放交互的新媒体平台,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延伸至微信、移动应用等互联网阅读平台。例如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创立阅读微电台;通过图书馆APP推出具有地方独特性的文化资源;打造微课、慕课资源,为公众提供便捷化、高效化阅读学习模式。例如国家图书馆基于“慕课”创设“国图公开课”,为读者提供碎片化学习模式。

其次,《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便捷、高效与优质的服务,并做出系列化制度要求,例如“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等,都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事业提供了持续动力。同时,此次《公共图书馆法》中的诸多新提法,如“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沟通交流,开展联合服务”“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等,均为图书馆加强交流合作、健全服务指明了方向。因此,新形势下图书馆应积极组建阅读推广联盟,利用图书馆阅读推广平台,凝聚更多社会力量,突破经费、资源、技术以及人才等多重因素限制,为社会公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服务产品[5]。阅读推广活动项目策划设计初期,应加强与媒体、社会团体以及学校等合作,广泛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激发活动创意与可行性,提升阅读推广活动针对性与可持续性。同时,结合图书馆阅读推广主体多元化特性,强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相关利益主体的互利共赢,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功能。例如构建地方阅读联盟,众筹社会阅读服务资源,如上海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培训活动,其培训为公益性服务项目,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公众报名参与,吸纳各类有志于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人士。

3.3 内容专业化:与时俱进,凸显特色

首先,基于数字化趋势,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内容的与时俱进,在新技术应用与服务创新上持续发力,拓展开发新领域,基于传统活动基础,适度融合创新、前沿、时尚化内容,丰富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形式与空间。如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馆特色馆藏数字化,为公众提供数字服务;开发各类新媒体平台,适应“互联网+”时代读者对阅读服务的多元需求;构建更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利用24小时图书馆、城市书房、总分馆等模式建设,推进图书馆服务网络系统化、精细化、特色化布局[6]。

其次,凸显阅读推广服务特色与差异性,充分调动各类图书馆资源,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行业,构建起覆盖面广的图书分馆、书吧、图书室等,使阅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体验模式,同时基于不同群体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策划并实施儿童阅读推广活动、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特殊群体阅读推广活动、地方文献阅读推广活动、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等。尤其是要保障弱势群体以及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需求,例如针对儿童阅读推广,可以以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绘本阅读为媒介,构建“绘本阅读课堂”;针对老年群体,结合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特征,开展“戏迷会”“夕阳红阅读角”“健康养生论坛”等特征鲜明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广大老年群体参与[7]。

3.4 形式专业化:创设品牌,创新模式

首先,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一种文化服务,活动是其最主要的展现形式。图书馆需以服务活动化、活动品牌化为宗旨,整合各类阅读推广服务与活动,打造品牌效应,将优质服务、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推送给公众。具体应立足地方图书馆阵营以及资源,明确定位、合理化打造图书馆服务,使阅读推广活动与时俱进,更具体验感、互动感与获得感。例如佛山市图书馆所推出的“佛山领读者”阅读推广活动,其基于自媒体平台,邀请名家以说书、拆书模式,引领读者用户精读各类经典图书,并利用朗读活动、讲座等提升阅读服务,合理促进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推广,其模式值得借鉴[8]。活动品牌化即利用统筹设计、组织引导以及社会合作,形成有内涵、有影响力的阅读推广活动。

其次,《公共图书馆法》也进一步强化了数字化建设与现代技术应用在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支持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和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究,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基于《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图书馆应充分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及公众不断增长的实际文化需求,应用互联网理念与技术,把握数字阅读发展趋势,构建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对于图书馆而言,有必要培养读者用户的数字阅读技能,融合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渠道,把握数字阅读发展趋势,创新阅读推广模式。在阅读推广渠道以及方式上,不断探索特色化活动,优化专题讲座、主题论坛、展览、亲子阅读、网络互动、知识竞赛等各类推广模式。

3.5 队伍专业化:强化培养,吸收人才

《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提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更需要以高素质的队伍实现对阅读推广工作的创新。首先,图书馆需加强阅读推广人培养,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地方政府主办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各省分会开展的阅读推广人培训等,学习最新思路、观念与做法,关注法律政策、文化政策动态;加强实践学习,积极投身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支撑,促进阅读推广人快速成长[9]。同时,阅读推广工作人员需不断加强自我提升,实现自我赋权,成为具备专业资质的阅读推广人。其次,除了自身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图书馆更需充分利用各行业资源,吸收各领域人才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有生力量,例如行业巨头、专业名师、互联网大咖等,充分利用其影响力与专业知识助力阅读推广工作。

4 结语

随着《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施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步入高速发展轨道,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也迎来新机遇。对于地方图书馆而言,应基于《公共图书馆法》纲领,结合当前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新形势,在法治化环境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从制度、内容、模式等各方面推进阅读推广工作专业化发展,进而使图书馆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作为。

猜你喜欢
专业化公众图书馆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公众号5月热榜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