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二十四节之清明、谷雨

2018-01-28 07:38陈超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18年4期
关键词:供品仓颉祭祖

◎ 文 | 陈超 编辑 | 吴冠宇

清 明

关于清明,有不同的解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提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而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的,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

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清明一般是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来临,这天太阳刚好到达黄经15度。而此时距离第一个节气立春,已经整整两个月,清明的大地上已是春光明媚,柳绿桃红,生机无限了。

清明有三候,分别为“初候桐始华”、“二候牡丹华”、“三候虹始见”。所谓“初候桐始华”,即桐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二候牡丹华”,这个时节也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日子,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三候虹始见”,即清明节过后,雨量增加,彩虹也就开始变得多见。

清明还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节最核心、最重要的活动便是祭祖扫墓。关于祭祖扫墓的习俗,早在秦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但当时具体的日期不定,自唐代开始才约定了清明节当天为祭祖扫墓的时间。

在苏州地区,人们祭祖扫墓是要带上清香甜美的糯米青团子。据说青团子与治水功臣大禹有直接关系。相传苏州有位年轻后生,为表达对大禹的崇敬,用尽心思制作了一种既能表达今人的怀念,又能传达去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今年的麦苗长势,让大禹放心的供品。这个供品就是青团子,一种用糯米和麦子叶做成的团子。可青团子做好之后,又苦又涩,有人便主张加少许石灰搅拌,这一次做好后,苦味涩味去掉了,清香扑鼻。从此,每年清明,又逢麦苗返青,人们就做青团子供奉在大禹墓前,以示不忘大禹精神。久而久之,这一习俗代代延续,直至今日,苏州人清明上坟,一定要带上青团子作为供品。

除祭祖扫墓之外,清明还有很多习俗,例如踏青,往往在祭祖仪式完成后,大家围坐分食所带的食物,随后采新草,折新枝,尽情踏青,所以清明也叫“踏青节”。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就有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再如插柳的习俗,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神神农氏。

清明时节最适合农作物生长发育,而此时又有非常多的雨水,民间便产生了很多清明节和水密切相关的谚语。如“清明无雨多吃面”,“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麦惊清明雨,稻惊白露风”,“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山东有“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黑龙江有“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江苏、湖北有“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的说法。这些民谚无一不体现了中国百姓在农作中积累的智慧。

谷 雨

当时间进入到公历4月19至21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便是“雨生百谷”的谷雨时节。相传谷雨的来历和仓颉有关。传说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帝决定要表彰仓颉,便赐给正在闹灾荒的人间一场谷子雨。得救的百姓感念仓颉,就把缅怀仓颉的日子定在了下谷子雨的那一天,称之“谷雨”。

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这是一派喜人的暮春景象,水中浮萍出现,春江水暖,湖中的景色开始变得迷人;二候时,作为谷雨时节的形象代言人布谷鸟和它提醒人们布谷的叫声,一起出现在田野里;三候时,桑树上开始出现恰似戴着凤冠的戴胜鸟了。

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气候越来越温暖,谷物们也进入茁壮生长期,此时的雨,又成了敏感的话题。从字面意思上讲,谷雨毕竟和雨密不可分。俗语道:“谷雨节气,时雨将降。”所谓“时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应时而至的雨水;二是指飘忽、急促的雨水。谷雨时节雨水不仅多了,而且也急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意思是说三月中旬,雨水之后土地化冻,到了谷雨时节,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十分有利于谷物生长。正因如此,农谚里就有了“雨生百谷”、“春雨贵如油”等来形容此时降雨对于耕种的重要性。

一年当中的第一场大雨,往往始于谷雨时节。趁着阴雨霏霏、连绵不断,抓紧耕种,农谚说得好,“谷雨前,好种棉”;农谚还说“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正是最需要雨水的滋润。

而西北易旱少雨地区的人们,则将谷雨时的河水称为“桃花水”,并相信用此时的河水洗浴可以消灾避祸。到了谷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去挑“桃花水”用来洗浴,同时还会举行射猎、跳舞等庆祝活动。

生活在沿海的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进行祭海活动。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谷雨节这天就成了渔民节。因为到了这个时节,鱼开始接近浅水区,对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们来说,谷雨是出海的好日子!这一天,渔民们要抬着供品,敲敲打打、鞭炮齐鸣地去海神庙或者娘娘庙,有时甚至直接去海边举行隆重的海祭,祈祷海神保佑渔民们平安顺利、渔获丰厚。

谷雨还是采茶的好时间,有民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亦有诗云“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谷雨时节有喝谷雨茶的习俗。谷雨茶,也叫雨前茶、二春茶,极受茶客们的追捧。人们之所以对谷雨时节所采之茶情有独钟,是因为谷雨时节雨量、气温都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据南方的茶农说,用谷雨这天上午采的新鲜茶叶制成的干茶,才是真正的谷雨茶。更讲究的是,谷雨茶还分一芽一嫩叶组成的旗枪和一芽两嫩叶组成的、像鸟舌头的雀舌。旗枪和雀舌都是茶的佳品,口感舒适,鲜香怡人。据说喝了谷雨茶,可以清火、明目,安心益气。

猜你喜欢
供品仓颉祭祖
仓颉造字的传说
CLOSE TOHEAVEN
结绳记事
洪洞祭祖
说仓颉
祭祖
字圣仓颉“走进”维也纳联合国城
蜡制供品
彝族祭祖仪式“尼木措毕”
麻生向靖国神社献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