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模式转换与发展方向
——以上海市黄浦区“海燕博客”为例

2018-01-28 04:30:15肖存良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标志性社会阶层代表性

肖存良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逐渐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热点。当前我国大约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7 200万人[1]。根据上海市委统战部2016年进行的调查,上海市共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365万人[2]。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都处于体制之外、市场之内和社会之中,具有自主性强、流动性显著、自组织性强、创新意识强、思想多元、网络性突出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不同于传统统战成员,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统战工作方式来做他们的工作。如何突破传统,建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模式,如何有效地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央统战部原部长孙春兰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上坦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很多重点难点问题尚未完全破题。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017年4月至9月,笔者对全国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典型样板①俞正声和孙春兰在2017年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上把“海燕博客”作为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先进典型。——上海市黄浦区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海燕博客”)进行了深入调查,召开了多次骨干座谈会,参与了海燕博客组织的多次社团公益活动,对海燕博客子社团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度访谈,查阅了海燕博客微信公众号2017年的主要内容和相关历史资料。本文旨在通过解剖海燕博客这个麻雀,分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新模式,探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模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1.0版及其内在矛盾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组织起来”的号召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精神,全国各地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模式。首先,鉴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多处于市场之内和社会之中,属于现代“隐身人”,因而第一步是发现他们,找到人,然后接上头、对上话,使他们由一个个生冷的统计数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实实在在的人。其次,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四种类型中,寻找出各个领域的专业精英人士,先验地授予其为“代表性人士”,在统战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代表性人士”社会组织,如组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然后依托联谊会来做新的社会阶层群体的统战工作。对由此形成的“专业领域精英(代表性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模式,本文暂且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1.0版。

这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模式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第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专业领域精英能代表这一专业领域的所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认为其不但能够代表他们的物质利益和政治诉求,而且能够在这个群体中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产生代表性效应。这种状况正如毛泽东对代表性的比喻:“一根头发”与“一把头发”的关系[3]。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专业领域精英虽然只是“一根头发”,但他代表着“一把头发”,拔去“一根头发”就会影响到“一把头发”。第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需求主要是政治需求,满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需求就能满足其全部需求,就能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形成强大的政治吸纳能力。第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这种类行政化组织机构一旦建立,就等于工作到位,工作实效也会自然产生。组织结构建立之后,就会产生自身应有的功能,形成社会和政治影响力,自觉开展相关人士的统战工作。

如果能够满足这三个假设,1.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模式就是有效的、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模式。如果不能满足这三个假设,1.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模式就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事实上,传统统战工作建组织、搭平台、然后依靠组织平台去开展统战工作的方式都建立在上述三个假设之上。但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与传统统战工作相比,区别在于没有单位作为依托,不能通过单位来协助开展统战工作。因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更为鲜明地建立在这三个假设之上。这三个假设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有效性更为显著。在社会政治现实中,这三个假设都难以成立。从理论上分析,这三个假设存在两对内在矛盾。

第一,标志性人物与代表性人士之间的内在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我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党外代表人士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党外代表人士;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的党外代表人士;三是在改革开放深化推进以来涌现出来的党外代表人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党外代表人士,经历过革命血雨腥风的洗礼,他们是以历史与社会舞台来成就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地位的。可以说,他们的产生是历史与社会运动的结果。这种代表性人士所代表的界别或社会群体不是哪个政治力量塑造的,而是社会自我生成的,具有天然的强代表性。

在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党外代表人士,是在社会呼唤人才与精英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他们主要集中在知识、科教领域,多以自己突出的专业成就来创造自己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总体上是以科教精英统领社会发展的时代。所以,他们的出现很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资源。但是这些党外代表人士所代表的“社会各界”,实际上是体制划分形成的“功能性各界”,即依据社会各个群体所承担的功能划分为“社会各界”。这种“社会各界”不是实体性的,没有其内在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仅仅是一种工作性的划分。所以,“社会各界”的代表仅仅是社会各界的标志性人物,这些人物“标志”社会各界,但不必然“代表”社会各界。这种“代表”与所代表的群体没有实质意义上的“代表”关系,因而,自然不容易被社会各界所认可。不被认可的“代表”是没有认同度的,自然也就没有影响力和权威性。但是这批人与老一代党外代表人士之间有一定的时空重叠,并且通过政治交接从他们那里继承一定的政治资源,而且这批人都有单位依托,可以通过单位来建立和加强与所代表群体的联系,因而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改革开放深化推进以来,党外代表人士得以涌现的社会舞台和时代条件又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快速分化、世俗化、大众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潮流中,新的社会阶层领域涌现出来的专业精英人士由于身处体制外,缺乏单位依托,政治资源难以配置到他们身上,他们往往较难进入体制内的政治视野。他们与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标志性人物又不一样,在缺乏单位依托和老一代代表人士影响的情况下,缺乏直接转化为社会公共领域中代表性人士的政治渠道。与此同时,由于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的分散性和差异性,新的社会阶层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在所在专业和社会领域中也并不必然具有整体代表性。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涌现出来的标志性人物与代表性人士之间几乎完全脱节,不能通过标志性人物实现整体代表性。这就意味着,新的社会阶层领域统战工作不能仅仅抓住几个标志性人物来做,而是要分类施策,通过开展适应各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活动来把他们吸引到党的周围,建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

第二,政治统战的单向性与人的全面发展多维度需求之间的内在矛盾。毫无疑问,统战工作是政治工作。毛泽东曾经指出,统一战线是最大的政治。我们一般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研究都以政治为主,主要关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需求和思想动态。但是对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个体而言,政治需求并不是其基本需求,也不代表其全部需求,而只是其全部需求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除了政治需求之外还有广阔的需求天地,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就本质而言,公民并不是一种政治动物”[4]。

就基本需求而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基本需求与普通人无异。在基本需求之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还有在市场上生存与发展的经济需求,以及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需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希望个人境界不断得到提升的需求等。人只有把基本需求、经济需求、政治需求、价值需求和精神需求等综合起来,才是一个丰富的、立体的、完满的人。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政治需求,往往忽视其他需求。传统统战工作也主要关注政治需求,如此视野中的统战成员是一个单向度的而不是一个现代的、立体的、丰富多彩的人。因而,对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而言,既然“标志性人物+社会组织”不能代表他们,就应该通过多维度活动来吸纳他们、引领他们和提升他们。

根据上海市委统战部2016年进行的调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内部差异性极大。四类人群属于经济社会地位有着很大差异的社会群体。每一类人群当中,内部构成又较为庞杂,文化素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差异悬殊。即使在同一群体的同一行业中,经济地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2]。因而,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以标志性人物代表差异性极大的整个行业、通过行业标志性人物来实现代表性不具有充分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1.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际上是做一小部分标志性人物的工作,并把绝大多数普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置之门外。即使是对这一小部分标志性人物,也主要做他们的政治工作,对政治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付之阙如。这种工作思路看到的只是少数人,又只是看到少数人的少数方面,是一种“少数人少数方面”的工作模式。如何更好实现党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初心,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 1.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内在问题,也是传统统战工作的瓶颈。通过对海燕博客的实地调研,本文发现它能为我们提供突破瓶颈的新路径。

二、海燕博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2.0版

2006年,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团工委书记施海燕在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团建的试点活动中,意识到需要抓住商务楼宇中的白领。为此,她花了两周时间“扫”了近20幢商务楼宇,“扫”出了当时第一批50名“骨灰级”会员。随后她组织这些“扫”出来的白领开展了各式各样以娱乐为主的活动。参与活动的白领在娱乐之余,认为有必要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建议成立公益性组织,海燕博客由此产生。2012年7月,海燕博客以黄浦区统战部为业务主管单位,在区社团局正式注册成立“上海市黄浦区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截至2017年底,海燕博客先后孵化培育出了18个子社团,包括都市原点剧社、海有爱公益社、白金部落阁、海搏武道社、海天行益游社、海贝捉友社、海带读书会、海派创投俱乐部、海航梦想派、海韵旗袍会、书虫部落、东方雅集、茄子脱口秀、海悦荟、智慧公益、绿色有我、声音部落和海律社等,涵盖了文化、艺术、环保、交友、体育、公益、创投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高度关注的领域。海燕博客有线上线下会员近3万人,其中大部分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其会员还在滚雪球式地不断增长。

与 1.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相比,海燕博客开展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第一,从工作对象上看,海燕博客实现了从标志性人物到一般性人士的转变。海燕博客找到了具有代表性的一般性新的新社会阶层人士,而不仅仅是依靠少数标志性人物。海燕博客18个子社团的负责人都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但他们都不是所在公司企业的负责人,也不属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标志性人物,而是一般性人士。他们通过投身公益,在业余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建立了核心团队,凝聚了大量粉丝,影响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为所在公益领域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人士。比如,“书声”子社团负责人丁智刚每年做 200场阅读活动,平均每场参加人数30~40人。阅读活动坚持以普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不邀请作家等名人名家出席。丁智刚在爱好阅读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间拥有广泛的影响力[5]。可见,海燕博客是通过普通人做普通人的工作,然后从普通人中发现真正的代表性人士。

第二,从工作方式上看,海燕博客实现了从政治化统战到“隐政治化”统战的转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处于体制之外,本身与体制的联系较为薄弱,政治资源也难以直接配置到他们身上。对他们而言,政治只是生活与事业中极小的一部分。1.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模式主要从政治出发,重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推动他们的政治参与,这是一种典型的从政治到政治的政治化统战思路。这种统战思路一方面主要关注统战成员的政治需求,另一方面往往显得枯燥乏味。海燕博客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实施从政治到政治的政治化统战,而是实施从生活到政治的“隐政治化”统战。“隐政治化”统战不是不讲政治,而是把政治融入到生活之中,通过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管道来输入政治,以生活政治来感化、教育和提升人,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统战效果。海燕博客以娱乐活动起家,这种天生的娱乐基因使它的统战工作一开始就是生动活泼、新鲜多样的。都市原点剧社以演出喜剧《粉红女郎》开场,但逐渐有意识地把政治要素或统战要素植入其中,以剧目的形式来阐释政治或统战。剧社参演了中央电视台首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专题片《国魂》。2016年,该剧社推出以两岸和平统一为主题的话剧《和平饭店》。 2017年,该剧社以“黑石号”沉船事件为背景推出话剧,以艺术演绎的方式为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贡献。

第三,从工作内容上看,海燕博客实现了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的转变。海燕博客更加注重精神提升和精神引领。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得到较好满足。上海市委统战部2016年的调查显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是同时期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2]。海燕博客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把工作内容从物质转向了精神,从满足他们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实现自身梦想等角度来引领他们和提升他们。这样的统战工作就是属于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要义的统战工作。海燕博客开展的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都是从激发他们内心追求、内心需求出发:不是要他们做什么,而是在激发内心追求之后他们自己要求做什么。海燕博客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往精神、价值、个体实现和美的追求等方面提升,是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统战工作。个人美的追求、精神生活的提升是无法简单通过代表性人士来实现的。因而,注重精神引领的统战工作需要把每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融入进来。这样的例子在海燕博客中举不胜举。上海市梦想戏剧节发起人、都市原点剧社社长秦云峰的职业是威士伯(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商务经理,但他同时是一个对舞台艺术充满无限热爱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中缝发现“都市原点”剧社招募会员,他马上报名参加。这位心怀“戏剧梦”的“化工男”终于重披戏装,再走演艺路[5]。

第四,从工作方位上看,海燕博客实现了从单向度到全方位的转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仅仅开展政治统战是不够的,还要从政治领域拓展开去,把统战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个人实现、个人梦想、个人潜力发挥等方面。当然,海燕博客在开展全方位统战工作的时候,也不是不要政治性,而是按照前面所讲的“隐政治化”方式来植入政治性。在海燕博客的全方位统战工作中,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注重精神、文化和个人实现层面之外,海燕博客还注重以生活为基础,照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生活需求。海燕博客注重从满足生活需求出发,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全方位统战工作。海燕博客所构建起来的文化公益生活圈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了丰富的业余生活规划。“书声”活动、“都市原点”剧社、“文庙讲堂”、“茄子脱口秀”、海博武道社、海有爱公益社活动等公益性项目活动,均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参与主体,旨在满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全方位、多层次需求。

第五,从工作方法上看,海燕博客实现了从统战主客分离到主客融合的转变。海燕博客化统战对象为统战力量,充分发挥统战对象的统战主体功能。在以往的统战工作中,总是有明确的统战主体和统战对象之分,主客二元分立。但是在海燕博客的统战工作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交织、融为一体。海燕博客开展活动不是由主体规划推动,而是源自客体自发需求。客体有开展公益活动的内在需求,市场和社会也积极呼应这种需求,推动客体主动要求开展公益活动。主体把统战要素植入活动,使活动体现公益性和政治性,主体也把自身多年积累所产生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各种资源赋予客体,协助客体办好活动,协助客体解决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在前台组织张罗活动的是客体,而提供资源和幕后支持的是主体,主客体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机的一体化关系。

第六,从工作机制上看,海燕博客实现了基于项目化的运转新模式。海燕博客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项目化,即以优秀的公益项目来招募人、团结人、凝聚人、鼓舞人、提升人。项目化使海燕博客具有内在生命力,是其迅速生长、形成生态和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与 1.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相比,2.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模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组织+项目+公益+市场+政治引领+人自我实现的追求。2.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了社会化、市场化、人性化、平等化、项目化等多方面的突破,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模式。

三、方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3.0版

海燕博客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从1.0版提升到2.0版,改变了做“少数人少数方面”工作的困境,建构了一种做“多数人全方位”工作的新模式。但是,海燕博客开展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代表性人士与标志性人物的关系上,海燕博客虽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代表性人士,但还有大量标志性人物没有进入海燕博客的视野,即使海燕博客所在的黄浦区也是如此。从普通人士入手是海燕博客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方式和优点,但也导致其与大量标志性人物绝缘。标志性人物处于海燕博客的活动模式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燕博客的市场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二,在子社团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关系上,海燕博客虽然建立了18个子社团,但这些社团还没有成长为枢纽型社会组织,还不能把相关社会组织的绝大部分囊括到社团之中。海燕博客计划将每一个子社团都打造成为上海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组织,通过好项目带动上海同领域的组织共同发展,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第三,在政治性、市场性与公益性三性当中,海燕博客公益性最突出,市场性次之,政治性略显单薄。虽然海燕博客是以“隐政治化”的方式在开展统战工作,但是由于政治资源配置不足,使其在植入政治的时候面临一定的阻力,个别子社团负责人及其成员对植入政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种不愿意参与政治、融入政治的心态,不愿意被吸纳到政治体系中来。

建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3.0版,需要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帮助社会涌现出来的代表性人士成长为标志性人物,同时推动标志性人物往代表性人士方向靠拢,促使代表性人士与标志性人物实现有机统一。前者是自下而上的培养,后者是自上而下的培养。海燕博客通过公益社团活动培育了一批社会上自发涌现出来的代表性人士,但这些代表性人士还没有成长为自身所在领域的标志性人物。比如,前文所述丁智刚是阅读训练领域中自发涌现出来的代表性人士,在阅读训练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在上海近 3 000家读书会中,他并不是阅读训练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在海燕博客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就是要帮助像丁智刚一样的代表性人士逐渐成长为标志性人物,自下而上地把代表性人士与标志性人物统一起来。当然,推动他们成长为标志性人物并不意味着要海燕博客或统战部门包办代替。海燕博客和统战部门可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定的政治资源,但最终要靠其自身成长,靠其自身有成长为标志性人物的内在需求,决不能代替其成长,更不能拔苗助长。

与此同时,海燕博客是从普通人士入手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市场上一批已经成长起来的标志性企业及其标志性人物并没有进入其视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3.0版要把这些人物吸纳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对象中来,促使他们既是所在领域的专业精英,又在市场和社会中成为真正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代表性人士。基于本文前面所提到的标志性与代表性之间的脱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3.0版就是要把他们由标志性人士往代表性人物方向靠拢。以海燕博客所在的黄浦区为例,爱奇艺和蓝鲸传媒等新媒体企业都位于黄浦区,他们的负责人都是新媒体从业人员中的标志性人物,但目前他们都没有被吸纳到海燕博客中来。3.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模式仍然要以普通人士为主体,但要尽量把代表性人士与标志性人物有机统一起来。

第二,建立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把相关社会组织囊括其中。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科协、工商联、欧美同学会等群众团体和统战社团要广泛吸纳新的社会阶层党外人士。”除了上述这些已有的传统枢纽型社会组织之外,还要把社会组织团结联合起来,建立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以海燕博客为例,建立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就是要在海燕博客所建立的18个子社团的基础上,以项目为纽带,把相关社会组织完全整合起来,建构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联合会,把这些子社团打造成为所在领域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就是要让“各子社团与上海其他社团结成联盟,以领域为划分,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大平台,实现更大范围的融合”[5]。从目标上看,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要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标杆,成为统战社会组织和统战内在生命力的孵化器,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生活生态的全球标杆。

第三,把政府资源、政治资源与市场资源、社会资源有机对接。现代化推动国家与社会分立。但是分立之后,中国和西方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不一样。西方国家与社会分立之后处于对立状态,社会制衡国家,社会力量制约国家力量。我国国家与社会分立之后处于合作状态,国家与社会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各取所需、共同发展。尤其在我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状况下,一方面,社会上自发产生的社会组织为了能够在市场上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特别希望获得政府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社会上自发涌现出来的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市场能力,形成了自身一定的市场资源,政府在施政过程中也希望共享这些市场资源,获得社会组织的支持。但是由于市场上产生的社会组织本身处于体制之外,与政府相互隔离,社会组织自身的市场资源难以直接为政府所用。因而,在国家与社会互有需求的情况下,还需要一个中介组织把国家与社会串联起来。

海燕博客十几年来迅速发展壮大的一个秘诀就是作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者,一方面把社会组织的资源转化为对政府有用的资源,另一方面把政府的资源转化为对社会组织有用的资源,实现了政府资源、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之间的有机对接。海燕博客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获得了黄浦区统战部、宣传部、侨办、侨联、文化局和商务委等党政部门和团体的支持。海燕博客在获取政府资源支持上取得了成功,但在政治资源配置上,由于其成长与活动于体制之外,处于我国政治资源配置范畴之外。我国目前政治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组织性的行政配置,即通过组织内部的行政性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这种配置方式自然使得处于体制外的社会组织难以被纳入政治资源的配置体系之中,导致社会组织开展的的大量活动没有产生政治效应,社会组织自发产生的代表性人士难以纳入组织内政治资源配置的视野。政治资源配置环节的缺失导致海燕博客所开展活动的政治性较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3.0版,一方面要把海燕博客自发产生的代表性人士吸纳到政治体系中来,使他们在政治体系内获得一定的政治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两新组织党建、团建把政治资源配置到社会组织中去,以党建带统战、团建。

第四,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融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物质上的先行者,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率先进行精神上的追求,进而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海市委统战部 2016年进行的调查发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普遍注重精神生活,追求实现个人价值,这成为他们加入各种社会组织、参加海燕博客各类子社团的动因[2]。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率先具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因而要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融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统战工作必定注重精神生活。统一战线注重精神生活之后,必定把美融入统战工作之中,使统战活动具有内在的美感,体现人对美的内在追求,从而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成为一种美的统战,这是统战工作的一种新形态。海燕博客的统战工作就是一种帮助实现美的统战工作,它通过美来濡化心灵、提升道德情操、激发人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美的统战是海燕博客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一种特点和优势。3.0版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的追求融入各项工作。当然,3.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还是以普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体,标志性人物与代表性人士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尽量把二者统一起来。从模式上看,3.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普通人士、代表性人士、标志性人物)+枢纽型社会组织+资源(政府资源、政治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人的全面发展。这种统战工作实现了从“多数人全方位”工作到“全体人全方位”工作模式的转变,这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

四、结 语

海燕博客通过18个子社团吸引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通过每年500多场活动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既接受精神洗礼,又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海燕博客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模式 1.0版的基础上,把它推进到 2.0版,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了一种新模式。从发展方向来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有必要从2.0版推进到3.0版,即从“多数人全方位”统战工作模式推进到“全体人全方位”的统战工作模式,通过资源配置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建设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0版和3.0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契合人的内在需求,创造平等与创新的环境,寻求现代人的意义和归属感,以项目匹配资源,以参与带来活力,既是一种寻求共同生长的统战工作,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内生性统战,更是一种美的统战。

猜你喜欢
标志性社会阶层代表性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华人时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00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42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熊出没,注意”的由来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闽南风(2020年6期)2020-06-23 09:29:01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
屠呦呦入围“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伊朗遭“标志性攻击”震动中东
环球时报(2017-06-08)2017-06-08 06:41:57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勉冲·罗布斯达
文化遗产(2017年2期)2017-04-22 03: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