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缺失的根本原因探析

2018-01-28 09:46:38
中国市场 2018年5期
关键词:企业家决策精神

李 冰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1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1.1 企业家的决策能力

决策是为解决问题所选择和采取的对策,是企业家活动的重要特点即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面对不断加快的市场变化和更为复杂的竞争态势,企业家决策能力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地提升。国务院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报告指出,自1996年到2002年,被调查的企业家都将“决策失误”列为存在问题的首位。在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思路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在“认为最需要加强的企业家素质”问答中,决策能力以67.39%的绝对比例位居第一位。由此可见,决策能力在企业家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对提高决策能力的期盼。

1.2 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管理主体善于敏锐地察觉旧事物的存在和不足,再及时发现并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时,能够提出大胆的设想和新颖的创意,在周密的论证基础上提出发展的新思路与方案,将新的可能变为现实。

中国的民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及企业家创新的产物。苏南模式是以乡镇或社队集体企业为微观主体,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广东模式是以“三资”企业为基本微观主体。这些经济模式都是由企业家们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综合当地历史文化和现实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制度创新,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3 合作精神与诚信精神

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质态。共生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马克思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人类互动的产物特别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在团结与斗争、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关系中,团结合作占据了更大的统治地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加入全球化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合作需要诚信,因此诚信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德,也是市场经济中竞争、交往与合作的必然要求。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契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更是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要求。在现代文明中,诚信更表现为市场经济所需的交易准则与商业伦理。

2 当前企业家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少企业家缺乏对市场竞争规则的遵守与对竞争对手的尊重。他们对自己及其企业高度负责,但对社会和消费者,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均衡有序,缺少基本的道德责任感,这种反差造成了他们的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的分裂。近些年来我国出现的“问题富豪”,如“走私大鳄”赖昌星、“地产富豪”钱永伟,一个个从财富的巅峰堕入犯罪的深渊。对他们来说,既是职业道德问题,又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敬业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诚信意识等企业家职业精神的薄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本质上讲,正是由于缺乏市场经济基本规则的一致性,才导致中国的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道德精神。尤其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社会中,中国企业家要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重塑企业家的职业道德精神是一个比管理创新、技术提升更重要的关键点。

2.2 缺乏必需的专业素质

中国企业家不够执着、严谨和敬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的困难,不同的困难都可能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例,由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缺乏一系列相关量化的数据,因此造成企业的财务成为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经营者在自身所具备财务知识的基础上,应对企业的收支平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可以对会计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判断,避免隐性危机的发生,为下一步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中国的企业家缺乏对市场运作规律的深入了解,表现在企业家不能科学地分析和预见市场发展趋势,掌握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为自身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导致部分企业家在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中,不能恪守规则。

2.3 缺乏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精神

现在,一方面,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世界发展变化速度加快,不思进取会严重影响企业家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经济的有效发展。现有的企业经营者多数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理论的学习,缺乏严谨的思维逻辑和企业家应有的文化素养。问题不在于差距和落后,而在于一些企业家对科学知识的不重视,不愿花费精力学习研究科学知识;或满足于依靠专家和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应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主流,我们必须克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心态,充分意识到学习现代专业知识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地学习,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应对来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3 当前企业家精神缺失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的企业家精神,首先要创造企业家精神生成的制度环境。中国企业正在逐步步入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轨道,但缺少对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规则的深刻理解。在现代股份制企业中,经理人的选任,仍然缺乏社会化的倾向,市场选择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国有控股的公司中政府干预过多,束缚了决策的科学性与市场性,遏制创造才能展现,最终束缚了现代企业的发展。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减少行政干预对企业的影响,增强企业自主决断能力。随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企业家们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2 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家激励制度

完善中国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是促使企业发展、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培养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不可缺少的一步。传统的以工资和奖金为主的物质激励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借鉴西方企业成熟的考虑人性、人的心理规律等基础上的激励制度。在全社会逐步培育起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氛围,激发创业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同时,企业家的收入与企业规模效率相挂钩,逐渐形成一套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激励制度。

3.3 建立并规范企业家培养和教育制度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家人才队伍的实际和我国企业家队伍的现状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家的需要,我国需要改变当前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偏重理论的现状。要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管理人才,就需要对当前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改革当前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相关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成功的经验,建立并完善我国企业家培训体系,着重培养复合型、开拓型、外向型的企业家人才。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将由简单的创业导向型的教育模式,逐步向以具备创新、理性的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适应新时期的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发展模式转变。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兴起将创造大量具备创新变革的人力资本,推动伴随创业经济而兴起的经济的增长。

[1]汪岩桥.“文化人”假设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3-75.

[2]陈俊龙,齐平,李夏冰.企业家精神、企业成长与经济增长[J].云南社会科学,2014(3).

[3]李鑫,张庆功.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上市公司成长[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3).

[4]姜忠辉,徐玉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探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猜你喜欢
企业家决策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拿出精神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企业家应避免无意识犯罪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1:52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中国商人(2010年12期)2010-11-15 0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