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四职能的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8-01-28 07:05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8年18期
关键词:职能高校学生社团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10037)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最初的两大基本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在原有的职能基础上拓展了服务社会新职能。党的十八大后,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高等院校职能建设的最新要求,高校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高校第四职能。高校的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参与者,除了课堂的文化知识学习,作为“第二课堂”的高校学生社团,在对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有着同样的担当。一个良性的校园社会文化环境,会促进身处其中的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习得,并在社团的文化实践中传承与创新。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对高校第四职能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石作用。

一、第四职能下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1.第四职能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新要求

首先,学生社团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交流平台。在校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导向,通过报名和面试最终进入自己心仪的社团,并在社团中以自身擅长分工协作。学生社团的文化实践活动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成员在同一时间与空间中策划、准备、实施活动为不同文化交流创造了平台。不同文化的交流,学生活动得以以鲜活的形式和内容展现。

其次,学生社团是文化传承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学生社团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社团的存在与发展依靠连续的社团活动维系。社团活动的本质是将社团成员的意识通过活动转化为实践的展现。高校范围内,学生的第一课堂是自身专业课程的文化习得,而剩余的更多时间通过自身参与社团,进行文化实践。

最后,学生社团是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高校社团的兴起与繁荣,开辟了大学生文化传承创新的新领域和新载体,实现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文化实践的有机融合,是提高大学生文化传承创新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1高校社团文化的蓬勃发展是改革开放,尤其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以来当代中国高校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与之相对应,对高校社团的感性描述、理性分析和价值评价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之一。高校社团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已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2.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内容

高校社团作为高校的组成部分在第四职能的实践中有自身的特点,高校社团是由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治组织,社团文化功能兼具学校层面的文化传承内容布局和具体到个人的文化个性塑造任务。

首先,高校学生社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有优秀的哲学思想,更有支持民族发展的如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仅有优美感人的古典诗词更有戏曲、书法等各类表现形式。高校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场所,学生作为青年人是民族的未来,习得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而学生社团是在校学生文化实践的主阵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成为学生社团的文化传承的宏观内容。

其次,高校学生社团要继承高校特色文化。目前,我国已有综合性高校,行业专业性高校等2000余所,每一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学校特色文化原发于学校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伴随着民族意识觉醒而诞生,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不论是历史悠久的高校从创建以来的学校历史精神传承,还是建国后新组建的专业性院校所培育的学校专业文化,各院校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并在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中将学校优秀的特色文化传承。如北京大学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体现了百余年来北大人立学、办学、求学、治学的价值追求;而在林业类高校中,以梁希“让赤地变青山,让黄河流碧水”的思想成为林业高校特色文化,鼓励一代又一代林人的坚守与奋发。

最后,高校学生社团要弘扬优秀的新兴文化。这种文化内容里,一是学生社团自身的团建文化创新。不同的学生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团建文化。文化在习得与传播过程中往往是保持着原有状态,而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需要多种文化的支持,在实践中多种文化被创新性的融合在了一起,往往展现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式。比如,某社团将其林业高校的生态特色文化与中国古代诗词相结合,用诗词大赛的形式创新出了中国生态诗词大赛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团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中不断将传统文化创新。二是大众传媒所创造的文化新潮。文化传播方式创新是学生社团文化创新的最新成果。现阶段的高校社团的文化实践,对传统的高校文化传播方式有着显著的创新。

二、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1.社团文化内容认知的盲目性

学生社团活动如何选择优秀文化作为指导,实践社团活动一直被广泛讨论。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建设中,任职于社团的在校学生对文化的判断带有盲目性,受不良的网络文化影响,社团的活动策划者对于活动所宣传的文化信息,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甚至为了一味求新求异,将错误的腐朽文化引入校园活动,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却对此不以为意,这是社团对文化判断具有盲目性的典型表现。

2.社团文化活动实践的从众性

从众性首先体现在文化建设实践内容的重复。社团活动是高校社团文化的动态表现与具体表现,是社团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是社团的生命力2。社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质文化内容支撑的社团活动,而文化实践内容的重复导致了文化创新动力不足,社团活动参与度与效果不佳,阻碍了社团职能的发挥。这种内容重复集中体现为主题重复和活动内容的复制。

3.社团文化内容产出的形式性

前文所述,多元文化结合是学生社团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在不同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学生社团创新了大量新颖且有内涵的文化活动。但在这类文化实践中,存在一种低效的机械式文化结合。区别于有机文化结合方式,这类文化结合是不去考虑文化之间的联系和活动的背景,将两种不同文化生拼硬凑,产生了没有中心思想和实质意义的文化成果,是一种低效或是无效的“文化创新”。另一种低效的文化创新是形式性的文化创新,这种低效性的文化创新是社团忽视文化内容片面追求形式创新的文化实践活动的结果。

三、提升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能力的路径

1.明确学生社团建设目标

大学文化是大学本身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如果缺失了它,也就无所谓大学3。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它的前提就是自觉认识到文化建设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对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自身建设的竞争力。基于第四职能的要求,高校社团建设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对学生社团进行积极的文化引导,在实践中提高文化判断能力,正确选择优秀文化,拒绝不良文化的影响与传播。并让学生社团认识到自己的建设目标,树立担当意识,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社团更好地践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

2.打造学生社团文化个性

学生社团文化个性的培养需要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弘扬特色文化的保障。上文所述,学生社团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往往缺乏管理与调整的机制。高校社团活动的管理具有自发性,多数学校只有学期末的社团考核与审查,而缺少常态化的预防和引导机制。健全学生社团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对学生社团的文化活动做前期的引导,对文化主题的选择进行预先审查与纠正;有利于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中期的运转,淘汰形式化的跟风活动,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后期的成果产出,打造社团文化个性,鼓励优秀文化实践的传播与创新。

3.推动学生社团文化创新

面对学生社团文化产出的形式性,如何破除机械式的文化结合和形式主义的文化活动是核心工作。首先,提高学生社团对时代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基础性工作。学生社团的文化创新模式,要牢牢把握时代精神与最新的文化发展方向,从目标出发上提升文化创新水平与质量。其次,形式创新的同时注重活动文化内涵的塑造。一个卓有成效的文化活动,一定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支持,并在活动的推动中将优秀文化传播。比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但将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内涵用独特的方式展现,更推动了全民学习的“诗词热”。最后,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技术与发展的支撑下,提升文化创新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在第四能的要求下,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建设水平。提升高校学生社团文化自觉是对高校社团文化判断和选择时基本要求 ,在文化自觉中明确自身目标,从内心中明白社团的文化担当。健全的管理机制是社团活动规范化的保障。社团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新技术、新平台的运用则是提升文化创新成效的新要求。三个方面的社团建设共同推进,是有效提升学生社团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关键。

注释:

1.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2002(04):118-121.

2.黄惜.推进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及文化育人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2):127-129.

3.柳礼泉,胡港云.新常态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04):10-14.

猜你喜欢
职能高校学生社团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突出人大特色 发挥职能优势 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