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德+++丁立江
“生態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经典阐述中,可以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央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回顾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创新、顶层设计到落实实施取得了重大进展与辉煌成就。
一、新的文明模式浮出水面,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启程。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绝不是一个单纯环境保护战略,而是基于中国智慧,以系统思维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生态治理与新文明创新之路。按照“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思路,经过五年的时间,一个基于新理念、新哲学、新思维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模式,已经浮出水面,初步成型。
为了完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从十七大提出了“两型生态文明”到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与飞跃。从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中国生态文明战略再度深化与创新。到目前为止,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已经成为一个集理念、使命、任务与制度为一体的顶天立地的伟大战略体系。
十八大之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两份重要的“姊妹篇”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两个文件,将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大战略,给予从理念到思路,从目标到制度创新的系统规划与落地。在此之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使这两个文件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系统纳入到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战略之中。这标志着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分享生态文明新时代,已在中国雄壮启航。
十八大提出的基于东方智慧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与联合国的高度认可与赞同。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署第二十七次理事会就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甚至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能够从根本上化解环境危机、给世界未来带来和谐共赢的“中国方案”。
二、环境治理重拳出击,污染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重拳出击遏制不断蔓延的污染势头,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要处理的问题。五年以来,为了遏制污染蔓延的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污染的制度法规。从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到2016年12月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及2017年开始启动最严格的中央环保督察行动,都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表明了中央对遏制污染、治理环境的决心。尽管中国治理环境还面临着重大挑战,但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使污染蔓延势头已经得到有效的遏制。
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城市空气、水质量问题得到明显好转,在减排方面,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最近五年来,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此外,我国还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耕地保有量2015年达到18.6亿亩,高于2010年的18.18亿亩,确保了18亿亩耕地红线。在综合碳排放上,《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增长0.1%,而中国碳排放同比下降了0.7%。
三、“两山理论”贯彻实施,绿色发展将成为增长新动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破解发展与保护对立难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五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的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对未来生态经济最具有全局性的革命是新能源革命。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在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以后来居上的优势居于世界前列。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近39%。
在中国工业企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互联网+”等新因素成为工业经济升级的主要内容。工业生态化成为十八以来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方向、新内容。伴随着工业化低碳化、生态化发展的兴起,我国环保行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产业从2012年的3万亿增长到2016年的5.26万亿,年增长率为15.2%。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尤为重要。中国以绿色发展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
四、生态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生态治理常态化、制度化正在形成。
如何将生态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实现生态治理的常态化、制度化,是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生态治理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进展: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先行,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效果显著。十八大以来国家围绕生态治理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与政策,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与此相配套的还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六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实施。这些保证生态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的方案,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治理之法。
二是经济管理方式,从GDP主义向绿色理念指导生态化管理方式转变。“要看GDP,但不能唯GDP”、“不简单以GDP论英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中的绿色治理思想,中央下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为了系统落实考核办法,环保部启动了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工作。首批入选的25省46县市将为系统推进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目前全国已经有70多个县市明确取消了GDP考核,中国迈向告别“唯GDP时代”的新时代正阔步启航。
三是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倡导节俭、低碳健康新生活,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从我做起、全民参与的文明行动。201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这是自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首个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作出专门规定的部门规章。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文化教育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正在全国各地有序推广开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