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玉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的观念也正在一步步深入人心,可以说,生态文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我国为何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这一阶段我国又应当注意解决好哪些问题?带着相关话题,本刊記者专访了著名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
生态文明最早在党代会上提出还是在十七大报告中。十八大上,生态文明被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十九大报告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还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党代会报告为何一次比一次更加强调生态文明,赵教授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缘由:
一是面临国际上的政治外交压力。中国的发展长期面临来自西方的遏制,特别是新世纪中国进入WTO后,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碳排放量也居于世界前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借口,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压遏制。中国的传统发展方式与国际社会不断对立冲突产生矛盾,而我国又不得不应对西方政治外交上的这些压力和指责,这就成为促使我们要考虑怎样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要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外因。
2015年法国巴黎气候峰会召开,中国一度因气候变化问题遭受国际指责的被动局面出现了重大转变,随着中国积极主动的参与、推动巴黎协定签署,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使得中国进一步有效推动甚至引领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更加凸显。这一期间,我们成功的把国际上对中国的压力转变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动力,同时在国际上树立起了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形象。
二是国内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在资源领域,中国的45种基本矿产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务院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已有69个,600多个大中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4个严重缺水,还有石油的短缺,中国现在进口石油占到我们需求的60%以上,2030年我们的进口量将占到整个需求量的80%,面对这些资源的枯竭,我们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走下去了。还比如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在一些地区都呈现爆发态势。这些现状迫使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坚定不移要高高举起生态文明旗帜,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三是绿色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趋势。在工业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也遭遇了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现也在积极探索未来既适合经济发展又保护环境的发展道路,比如它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等。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同样面临着西方曾经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也必须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在中国由大国迈向强国的阶段,产业升级是必由之路。近代以来,以十九世纪崛起的英国和二十世纪崛起的美国为例,它们都有共同的但是很不光彩的发家史,都是通过殖民、侵略、霸权、掠夺等手段赢得资本积累。21世纪中国的崛起不能重复走它们的道路,我们未来的崛起只能通过绿色加创新,这是我们的发展战略,与国际上形成一种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因此我们的一带一路也赢得了世界的欢迎。我们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不仅会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向着绿色文明的方向发展,还能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的智慧和方案。
五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绿色情怀,他作为一位十分有地方领导经验的国家领导人,在长期的地方工作中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对于一个地区的贫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曾经工作过的任何地方,都是把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广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缘由。
此前赵教授曾撰文指出我国正处在绿色文明的最佳窗口期,对此他解答道,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提出来后,要让全国的领导干部和群众都能接受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十七大刚刚提出生态文明时,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内容,我们对于其体系、内涵还都没有了解掌握清楚。十八大时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当中,随后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凡是涉及生态文明的一切制度,尤其是领导干部关于生态文明的考核制度,生态文明主体功能区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干部离任的环境审计制度等都提了出来,应该说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这些基本制度的建立后,一时还没有发挥全面的效益,这些制度的落地在一些地区也存在不小的问题。
“十九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或者突破口。由此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观念也已经正在被全社会认知、认可。在这个时候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好的时机和条件成熟了。因此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绿色文明社会的窗口期。”赵教授说。
就这一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有哪些?赵教授谈到:首先是要把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考核制度落实到位,这能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但目前这项制度在考核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环保工作党政同责、重大环境责任事故追责,生态文明考核过程中的一票否决制等,都需要尽快落地实施,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因地制宜,要根据不同的部门、行业、区域进行分类;还有如生态补偿制度现在也提出来了,要把推进市场化、多元化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机制推行起来;还有如生态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县,每一个县还要划分出四个区域:重点开发区、优先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要把这四类地区划分明确,属于快速发展的还应把绿色产业植入其中,这样我们就既能调动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又能很好地保护好环境。此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还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用系统思维来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了重大的机遇期,同时依然面临着挑战。赵教授认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目前的发展所依赖的还是适应传统工业化发展的体制和模式,针对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的模式还没有真正形成起来,并固定下来。当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出现矛盾冲突时,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优先发展经济。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我们解决这种矛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全新的理念真正树立起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什么时候破坏了环境,什么时候文明的发展就要受到挫折。因此,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习主席提出的“两山”理念,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让全社会知道,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这也是评价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endprint